笔趣阁

富士小说>镜中人 > 第 101 章(第1页)

第 101 章(第1页)

第101章

雨水,从爆炸发生的那天起,就似乎再也没有真正停歇过,不是倾盆如注的暴雨,而是那种绵绵不绝而冰冷的丶带着腐蚀性湿气的细雨,如同天空在为那四十七个冤魂无声地哭泣,也将整个城市浸泡在一种无休无止,令人窒息的阴郁之中。

而我的心情,比这天气更加晦暗沉重。

宿舍的窗户上,水痕纵横交错,像一道道凝固的泪痕。

莉莉已经在一场疲惫的哭泣後睡着了,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褪色的旧泰迪熊,那是她从爆炸废墟中唯一抢救出来,属于她过去的模糊印记。

看着她睡梦中偶尔因惊悸而抽搐的小脸,我的心脏就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

我,约翰·霍恩,一个双手早已沾满阴谋与算计的污秽,自认为可以将他人视为棋子的潜伏者,却从未像现在这样,将不相干者的生死看得如此之重。

那四十七张面孔,或许我无法一一记住,但他们被火焰吞噬丶被钢铁撕裂的惨状,他们亲人绝望的哭喊,如同循环播放的恐怖片,日夜在我脑海中萦绕。

尤其是那位年轻母亲,在她女儿兴奋地奔向糖果店时,她脸上那瞬间的惊恐与无助……是我间接将她们推入了死亡的深渊。

如果目标真的是我,那麽这些生命,就是因我而无辜凋零的代价。

这种负罪感,像硫酸一样腐蚀着我的内脏。

外界的舆论,在官方的定性“恐怖袭击”之後,最初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激起一阵涟漪後便试图恢复平静。

新闻开始被其他热点取代,当局似乎有意让这件事尽快翻篇。

但这种刻意的淡化,反而点燃了我心中那股压抑已久,混合着愤怒丶愧疚和一种想要毁灭什麽的冲动。

凭什麽?凭什麽四十七条生命可以这样被轻易地遗忘?凭什麽那些躲在暗处的凶手可以逍遥法外?凭什麽我要独自承受这噬心的煎熬而世界却可以假装无事发生?

一种近乎偏执的念头,在我心中疯狂滋生:我要让这件事无法被掩盖,我要让这血,染红每个人的眼睛!我要让这哭声,响彻整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于是,我开始行动了。

利用我在情报分析和网络渗透方面被磨练出的技能,我像一名隐藏在阴影中的导演,开始为这场悲剧“添柴加火”。

我通过难以追溯的渠道,将一些经过精心裁剪,真假掺半的“内幕消息”泄露给那些以挖掘真相自居的独立记者和边缘媒体:暗示爆炸案的炸药来源可疑,指向某个曾被军方秘密调查过的走私团夥;“挖掘”出几位遇难者“不寻常”的背景,比如其中一位是曾批评过军方政策的低调学者,另一位则与某个环保抗议组织有微弱关联;我甚至僞造了一些模糊的丶所谓的“目击者证词”,描述在爆炸前有“形迹可疑的军方人员”在公交车附近出现。

这些碎片化,充满暗示性的信息,如同散播出去的病毒,在压抑的社会情绪和连绵阴雨中迅速发酵丶变异丶传播。

起初只是小范围的猜测和质疑,但很快,就像野火般蔓延开来。

主流媒体被迫重新关注此事,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街头开始出现小规模的示威,人们举着遇难者的照片,要求彻查真相。

雨水并没有浇熄人们的怒火与悲伤,反而像是某种催化剂,让情绪变得更加粘稠和持久。

一个月过去了,关于爆炸案的讨论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形成了一个吞噬一切的舆论漩涡,官方的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任何试图降温的举措都会引发更强烈的反弹。

悲伤开始与一种广泛的社会不信任感交织在一起。

然後,成群结队的宗教人士,穿着黑色的长袍,举着象征哀悼与赎罪的旗帜和烛台,开始在雨水中长时间祈祷,他们吟诵的古老经文在潮湿的空气里回荡,仿佛在召唤着什麽。

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尤其是那些同样承受着失去亲人痛苦的家属们,开始自发地穿上丧服,沉默地聚集在广场丶公园和爆炸遗址周围。

他们不再呼喊口号,只是无声地站立着,任凭雨水打湿全身,脸上流淌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那种集体的沉默的悲伤,比任何喧嚣的抗议都更具震撼力。

整个城市,仿佛被笼罩在了一块巨大的黑色裹尸布下,只有烛火在雨中顽强地闪烁,如同不肯瞑目的灵魂。

这场面,既在我的推波助澜之中,又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和控制。

我成功地让悲剧无法被遗忘,但同时也释放出了一头名为“集体悲愤”的巨兽。

看着窗外那一片黑白色的,在雨水中颤动的悲哀之海,我感到一种病态的满足,但更深的是虚无和疲惫。

这把火,已经烧得够旺了,是时候由我来为它献上最终的祭品了。

在一个雨下得格外密集的下午,我精心准备好一切,我将莉莉托付给了一位我暗中调查过丶背景相对干净且富有爱心的退役老兵开办的私人托儿所,留下了足够她生活很久的钱和一份嘱咐她成年後才能开啓的信件。

我穿上那套唯一一套黑色西装,将沃德将军配发给我防身,但几乎从未使用过的一把手枪,仔细地检查了弹药,塞进腋下的枪套里。

然後,我走向了那个这些天来最大的露天哀悼场所——市中心广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