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自那次清晰得令人战栗的梦境之後,我体内某种沉睡的开关仿佛被永久地拨动了。我成了一个……活着的接收站。
即便足不出户,紧闭门窗,拉上厚重的丝绒窗帘,也无法阻挡那汹涌而来的信息,它们并非以文字或图像的形式直接呈现,而更像是一种多维度的感知,直接涌入我的意识深处。
起初是混沌一片,如同亿万人在同时低语,各种情绪丶片段化的思绪丶模糊的感官印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晕眩的噪音。
但很快,我的意识开始自动适应丶分类丶解析这些信息。
就像与生俱来的本能,我开始能“听”到这座庞大城市的心跳:
我能感知到几条街外,一位面包师在凌晨揉面时,对患病妻子的担忧和对面团发酵火候的精准判断;
我能“看”到政府大楼里,某位秘书在打字时,指尖泄露出的对上司隐秘癖好的厌恶与一丝幸灾乐祸;
我能感受到股市交易所内,交易员们心脏狂跳时混合着贪婪与恐惧的肾上腺素飙升;
甚至能捕捉到地下深处地铁隧道中,维修工人在潮湿空气中哼唱的老旧情歌里蕴含的乡愁。
这些信息并非特意记载的秘密,而是这座城市丶这个国家无数个体无意识中散发的生命波动,它们天生就能被我收纳,如同海绵吸水。
我成了一个全景的感知器,首都的每一丝情绪涟漪,每一缕思维碎片,都如同星尘般落入我内在的宇宙。
然而,随着感知能力的深化,我开始触及到那些更深层的秘密。
一些信息带着加密属性,充满了阴谋丶算计和权力的冰冷触感。
我无意中“听”到了某些大人物在密室中的低语,并非完整的对话,而是关键词语和情绪碎片——“名单……清理……”丶“海外账户……转移”丶“媒体……风向”丶“那个孩子……关键”。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我超乎常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下,逐渐拼凑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一场针对政敌的,蓄谋已久的清洗正在暗流涌动,涉及高层权力的重新洗牌,甚至可能伴随着不见血的清算。
一场政治风暴正在首都上空积聚,电闪雷鸣已隐约可闻。
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
这些秘密像有毒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我的意识深处,我知道了许多我本不该知道的事情,看到了这座城市光鲜表皮下的脓疮与暗影。
但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起,父母因此陷入极度的恐慌,表姐赵莹无法理解,而任何外泄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我只是沉默地承受着,像一个无声的见证者,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呼吸,心跳,以及其皮下正在溃烂的伤口。
就在我沉浸于内在的信息风暴时,K先生那边的压力如期而至。
阿尔卡季博士再次登门,这次他的态度少了几分学者的探究欲,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官方口吻。
“周先生,周雪公子的情况,我们已经向上级做了详细汇报。”
阿尔卡季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後的目光变得锐利:“他的‘特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可能关系到国家在某些前沿领域的重大突破。国立实验室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可以提供最顶级的医疗支持和安全保障。我们希望周雪公子能尽快入住,接受更系统的观察和辅助调理。”
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入住”丶“系统观察”这些词汇,让周岳夫妇感到了实质性的威胁。
这无异于软禁。
周岳强压着怒火,以我身体虚弱需要静养为由,再次婉拒,但语气已不如上次坚决。
他深知,以K先生的权势,如果对方失去耐心,强行带走我也并非不可能。
家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母亲弹琴的手指常常僵在半空,父亲书房里的灯亮到深夜,烟雾缭绕。
转机出现在一个看似偶然的拜访。
一位来自A国的着名学者,威廉姆斯教授,因早年受过周岳一笔巨额学术资助,此次来Q国进行学术交流,特意前来致谢。
晚宴上气氛融洽,威廉姆斯教授研究认知科学和信息理论相关专业,谈吐风趣,见识广博。
席间话题偶然转向了Q国近期的某些社会现象。
我安静地坐在一旁,原本无意参与,但当威廉姆斯教授提到一个关于城市信息流传播的数学模型时,我体内那活跃的信息感知能力不由自主地被触发。
基于我这些天被动接收到的海量城市数据,我下意识地补充了一个威廉姆斯教授模型中未曾考虑到的变量,并简要阐述了其对信息传播路径可能産生的非线性影响。
那一刻,餐桌上瞬间安静下来。
我所说的并非深奥的理论,而是基于对现实信息生态一种精准无比的洞察,这种洞察力,远远超出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孩子所能拥有的范畴。
威廉姆斯教授震惊地看着我,眼神从惊讶迅速转变为极度兴奋的光芒,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我的上帝,”他喃喃道,“周先生,您的公子,他拥有一种一种对复杂信息系统的天生直觉,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赋。在A国,我们有最先进的研究所和学术环境,完全可以为这样的天赋提供最好的发展平台!”
他转向周岳,热情地建议道:“或许,可以考虑让周雪去A国深造?那里的学术氛围更自由,也更适合挖掘和培养这种特殊才能。我可以亲自写推荐信!”
这个机会,如同黑暗中射出的一道光。
A国,远离K先生的势力范围,学术自由的名义也能提供一定保护。
周岳几乎是立刻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