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镜组词 > 第 25 章(第2页)

第 25 章(第2页)

女人起初还在哭求反抗,後来眼神变得空洞,只剩下绝望的呜咽。

我没有动。

我像被钉在了原地。

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丶颠覆性的认知冲击。

图书馆册子里的文字,父亲笔记中的警告,在这一刻与眼前的景象重叠印证,书中描述的暴行,不再是抽象的记载,而是正在发生的血淋淋的现实。

人类,这些平日里衣冠楚楚丶谈笑风生的同类,剥去那层文明的外衣,行为和禽兽有什麽不同呢,他们并不把自己的同类当人,只是视为可以随意践踏丶满足私欲的物件。

一股并非属于我原本“性格”的情绪,如同黑色的原油,从我意识的深处汩汩涌出。

不是愤怒,不是同情,而是一种纯粹的蔑视和厌恶。

既然他们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人,我为什麽还要把他们当人?

既然这个世界本就充满了这样的污秽,我为什麽还要维持那虚假的“干净”?

镜子,不是应该真实地映照出它所面对的一切吗?

那一刻,我感到体内某种一直绷紧的,维持着“魏音”这个温和表象的弦,骤然断裂。

我的“镜面”,被这突如其来的丶极致的黑暗彻底污染了。

从那晚之後,一切都变了。

我依然在拍戏,甚至因为一部制作精良的古装剧意外爆火,成了所谓的“新晋流量小生”,聚光灯更亮,粉丝的欢呼更响,经纪公司的捧捧更高。

但在我眼中,这一切都变成了荒谬的闹剧。

我看着镜头前对我深情款款的对手戏演员,想到的是他私下里对助理的刻薄;我看着台下为我尖叫的粉丝,想到的是她们之间为了应援排位而起的纷争;我看着赵明为我规划的“阳光励志”人设,只觉得无比讽刺。

我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温和应对。

我的眼神里不自觉地带上了那种寒冷的审视和疏离,这反而被粉丝和媒体解读为“高级感”丶“破碎感”,更加痴迷。

我越来越少说话,拒绝参加大部分综艺和应酬,对剧本也越发挑剔。

我无法再忍受去扮演那些充满了虚僞“人性光辉”的角色,我更喜欢接一些边缘人的角色,比如杀手丶精神病患者丶或者非人的存在。

只有在扮演这些角色时,我才能感觉到一丝扭曲的“真实”。

赵明对我越来越不满,说我“红了就飘了”丶“不懂人情世故”。

我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看得他最终讪讪地移开目光。

我搬到了更偏僻的住所,几乎断绝了所有不必要的社交。

我就像一个坐在看台上的观衆,冷漠地俯瞰着下方名为“人类社会”的斗兽场,场中,衆生为了名利丶欲望丶感情,上演着一幕幕或滑稽或惨烈的戏剧。

我鄙视他们,鄙视他们的虚僞,鄙视他们的脆弱,鄙视他们被本能和欲望驱使而不自知的愚蠢。

但同时,一种更深层的变化正在发生。

当我以这种“非人”的视角去“映照”世界时,我发现自己能更清晰地捕捉到人类潜意识中那些被压抑的黑暗面:嫉妒丶贪婪丶暴戾丶欺骗……这些负面情绪像浑浊的暗流,在看似平静的社会表象下涌动。

而我的存在,我那被污染了的“镜面”,似乎正在无意识地放大着这些暗流。

剧组里莫名其妙的冲突变多了,网络上针对我的黑粉言论也显得格外恶毒和具有攻击性,甚至连我居住的小区,也偶尔会传来邻居更激烈的争吵声。

我知道,这不是巧合。

镜子已经蒙尘。

它不再反射阳光,而是开始放大阴影。

而我这个由谎言和意外构筑的存在,正在一步步滑向未知的深渊。

我不知道这面变质的镜子最终会照出怎样的景象,又会给这个我既鄙视又无法脱离的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起初,那些因我而放大的负面效应,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细微而难以察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这种影响并非被动的反射,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而无声的催化。

在片场,灯光师和摄影师对某个镜头光影效果的意见不合,只是一个轻微的摩擦,会因为我无意识的丶带着冰冷审视的目光扫过,而迅速升级为一场充满火药味的争执。

空气中弥漫的焦躁和敌意,浓烈得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

我就像一个行走的负面情绪放大器,所到之处,人类心底那些被理智压抑的阴暗角落,会被不自然地照亮丶膨胀。

网络上,关于我的讨论区更是重灾区。

原本只是粉丝间的寻常口角,或是黑粉无脑的谩骂,会逐渐演变成规模庞大丶用语极其恶毒的网络暴力漩涡。

那些匿名的账号背後释放出的恶意,带着一种近乎实质的粘稠和冰冷,即使我刻意远离网络,也能隐约感受到那种隔着屏幕传递过来的被扭曲的能量。

我知道,这不是他们突然变得格外邪恶,而是我这面“镜子”,将他们内心本就存在的,或许只有一丝的恶意,放大成了滔天巨浪。

甚至在我偶尔不得已出席的公开活动上,我也能感觉到一种异样。

记者们的问题会变得更加尖锐和充满陷阱,保安人员的神经绷得更紧,人群中的骚动也似乎更容易被点燃。

我仿佛成了一个不祥的磁场,吸引并激化着周围环境中的混乱因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