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镜流 > 第 32 章(第3页)

第 32 章(第3页)

它像一块不断增生的腐肉,吸附在冥府这块宁静的净土上,不仅带来污染,更可能引来更危险的存在,我必须采取行动。

我首先尝试净化。

我将意识延伸进迷雾海中,试图用冥府的宁静气息去中和那些狂暴的执念。

然而这种做法如同将一滴清水滴入墨池,我的意识瞬间被无数的痛苦记忆和负面情绪淹没。

溺亡的冰冷丶刀割的剧痛丶背叛的愤恨……这些强烈的感官冲击和情感碎片,如同无数根冰冷的针,刺向我那习惯于映照而非体验的核心。

我迅速撤回意识,镜面一阵波动,仿佛蒙上了一层晦暗的尘埃。

这种直接的“感同身受”对我而言是极其痛苦且低效的。

我不是慈悲的神祇,没有净化衆生苦厄的伟力,我只是一个寻求自身安宁的镜子。强行净化,无异于引火烧身。

净化之路行不通,我转而尝试理解。

或许,理解了执念産生的根源,能找到化解的契机。我调整了策略,不再直接接触情绪漩涡,而是像翻阅档案一样,客观地回溯每个主要执念灵魂生前的关键节点。

我的镜面如同时空之窗,映照出他们人生的重要片段:少女与恋人山盟海誓的甜蜜,士兵与战友生死与共的热血,商人一步步积累财富的精明……我冷静地观察着,分析着这些“执念”是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丶关系和欲望催化下,一步步形成并固化的。

我看到了人类情感的脆弱性和依赖性。他们的爱恨丶抱负丶恐惧,都高度依赖于外部条件,如特定的人丶社会地位丶物质财富,一旦这些外部支柱崩塌,他们的意识便失去了锚点,坠入无尽的虚空和痛苦。

这种结构性的脆弱,注定了执念的必然産生。

同时,我也看到了社会规则和文化叙事对执念的塑造作用。

那些关于忠贞丶荣誉丶成功的宏大故事,如同模具,将个体的意识塑造成特定的形状,使得他们在面对死亡时,会下意识地用这些“标准答案”来定义自己的遗憾和不甘,却忽略了生命体最本能的反应。

这番回溯让我更加确信,我之前的劝解并无错误。

人类的执念,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幻象的认同和对自身情感真实性的误判之上,他们是自己编织的故事的囚徒。

但我同样明白,这种“真相”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甚至是一种残忍,他们需要的是故事得以延续的希望,是痛苦得以补偿的承诺,是存在得以确认的意义。

而这些,我无法给予,也不屑于编织谎言来给予。

既然无法净化,也无法用真相安抚,那麽唯一的办法,就是隔离。

我调动起更强大的冥府之力,不再仅仅是阻挡,而是在边界构筑起一道反射屏障。

这道屏障如同一面巨大的单向镜子,面向迷雾海的一侧光滑如镜,将那些冲击而来的执念能量原封不动地反射回去。

于是,迷雾海中出现了诡异的一幕:狂怒的灵魂冲向边界,却看到自己扭曲的倒影以更狰狞的姿态扑向自己,哀怨的哭泣撞上屏障,化作了更加尖利刺耳的回声。

它们自身的能量在不断的反射和叠加中,反而在迷雾海内部形成了某种自我消耗的平衡,冲击冥府的力量大大减弱了。

这道屏障,也像一面诚实的镜子,迫使它们直面自身执念的丑陋模样。

一些相对弱小的灵魂,在无数次看到自己疯狂而痛苦的倒影後,似乎産生了一丝倦怠,意识光芒渐渐黯淡,最终消散于虚无。

而更强大的执念,则在与自身倒影的对抗中,变得更加凝实和极端,但也暂时被困在了迷雾海内部,无法再轻易影响到我的冥府。

冥府暂时恢复了宁静。

内部的微光乐园再次焕发出生机,小动物们安详嬉戏,诗人重新开始吟唱略带伤感的歌谣,边界外的迷雾海依旧存在,但它内部的自我消耗和反射循环,形成了一种危险但暂时稳定的均衡。

我悬浮在冥府中央,镜面映照着内部的安宁与外部的混乱。

我成功守护了这片净土,但也付出了代价。

构筑反射屏障消耗了我不少能量,更重要的是,持续接触和解析那些强烈的执念,让我核心中那片流动的深渊,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一些暗影。

我的镜面,在纯净之馀,偶尔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幽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