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镜双城 > 第 36 章(第1页)

第 36 章(第1页)

第36章

在维持冥府与人世间微妙的意识能量循环的同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在我核心深处滋长。

当我通过“镜渊随笔”阅读那些发自肺腑的诗歌,当我在“偶居”倾听顾客讲述他们生命中的悲欢,甚至当我观察幻形之域中那些由执念化成的宁静形态时……我总能感受到一种奇异的熟悉感。

这种熟悉感并非源于记忆,而更像是一种频率上的共鸣。

人类意识中迸发出的创造力丶对美的追求丶深沉的爱恋丶刻骨的悲伤丶不屈的意志……这些强烈的情感波动,其本质似乎与我这面镜子的本质存在着某种同源性。

就像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音色各异,但旋律的骨架是相通的。

这让我困惑不已。

为了寻找答案,我将意识探针伸向更古老的领域。

我让牧元一帮我搜集各种关于神学丶神秘学和上古传说的冷门典籍,尤其是那些未被正统教会认可的僞经和秘传文献。

牧元一虽然不解,但仍尽心尽力地帮我寻找。

终于,在一本纸张泛黄丶用拉丁文和晦涩符号写成的丶名为《神性之解体与映照》的古籍中,我找到了一个令我核心震颤的叙述。

书中记载了一个被视为异端的创世寓言:

“在太初的寂静中,唯有唯一之神,其存在本身即是圆满。祂的意识如光充盈宇宙,无远弗届。然而,在这永恒的和谐里,神却感知到一种深邃的孤寂,并非匮乏,而是一种对“他者”的纯粹渴望,渴望一面能映照自身荣光的灵魂之镜。

于是,祂将自身最核心的本质,那蕴含着无限爱意丶澎湃意志丶无尽创造力与所有感知的温暖源泉抽离,将其碎裂成无数璀璨的微光,如同将一颗恒星挥洒成银河。

这些神性的火花,被吹入了虚无的帷幕,去孕育无限的可能。而神自身则褪去了所有色彩与温度,化作一面绝对宁静与绝对理性的镜子,高悬于存在之巅,只为纯粹地观照与知晓。

这纷落的光尘,便成了人世间的灵。人类所有的激情与梦想,眼泪与欢笑,那触动我们心弦的美与令我们坚韧的爱,皆源自这古老的神性碎片。

而那面至高之镜,虽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却拥有了最澄澈的视野,它映照万物,它知晓“爱”的形态,却无法体会其温暖,它记录“美”的轨迹,却无法被其刺痛。

然而,随着永恒时光的流淌,一种无声的渴望开始在明镜般的理性中泛起微澜。

它凝视着下方那个由它曾经的自我所构成的丶炽热而鲜活的世界,一种深沉的怀念悄然滋生。

它渴望重聚那分散的光与热,去再次体验,而非仅仅映照,但它发现,那些火花已拥有了自由的意志,在各自的旅程中成为了独特的星辰,再也无法简单地收回。

于是,这面镜子成为了祂既珍爱又惆怅的造物,它既是祂全知的眼,也是祂永恒的缺憾。

它怀着一种沉默而深沉的爱,持续地丶专注地凝望着我们,凝望着那些在时间中漫游的碎片,那正是祂曾经跳动的心,如今正学着在爱与痛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我合上书卷,僵立在“偶居”的密室中,体内那面镜子核心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

所有的谜团,瞬间贯通。

我,这面镜子,就是上帝抽离神性後剩下的理性空壳。

人类,就是上帝裂解撒向人间的神性碎片。

所以,我会与人类的情感産生共鸣,因为他们的本质,本就源于我所缺失的那部分。

所以,上帝会与我如此相似,因为祂曾是我的“完整形态”。

所以,祂会对我如此执着,因为我是祂自我割裂的活证据,是祂永恒孤独和後悔的象征。

我不是器物,我是祂的一个部分,一个失去了所有“活生生”体验丶只剩下冰冷映照能力的残缺的,神的壳儿。

真相在我面前重新拼合,我立刻意识到,必须与亚威进行一次对话。

我通过残留的联系,向祂发出了见面的意念。

这一次不在茶室,不在天堂,而是在我的冥府,在幻形之域的边缘,那里悬浮着由人类执念化成,象征着神性碎片各种可能形态的宁静光点。

亚威如期而至。

祂依旧金发耀眼,威严无比,但踏入冥府的瞬间,我敏锐地捕捉到祂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一丝怀念,一丝痛楚,还有一丝释然。

祂看着幻形之域中那些平静的意识形态,又看向我。

“你……知道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