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镜花缘 > 第 15 章(第2页)

第 15 章(第2页)

与让儿子被带入吉凶未卜的国立实验室相比,送去A国留学,无疑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在紧张而隐秘的筹备中度过,护照丶签证丶入学申请,一切都在低调而迅速地进行,周岳动用了所有海外关系,确保行程保密和安全。

K先生那边似乎察觉到了什麽,阿尔卡季博士又来了两次,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硬,甚至带着隐隐的威胁。

但周岳这次态度坚决,以“孩子需要更好的教育环境”为由顶住了压力。

一场无形的较量在暗地里进行。

临行前夜,母亲抱着我哭了很久,一遍遍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父亲用力握着我的手,眼神复杂,有担忧,有不舍,更有一种托付重任的决绝。

我知道,我此去不仅是为了避难,也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表姐赵莹得知我要去A国,毫不犹豫地表示要陪我一起去。

“我要去照顾小雪!”

她语气坚定,眼里闪着泪光,但更多的是勇气。

她的父母起初不同意,但在周岳的劝说和赵莹的坚持下,最终也妥协了。

有赵莹陪伴,父母多少能放心一些。

离开那天,没有隆重的送行,一辆不起眼的轿车将我们送往机场。

我坐在车里,最後一次“感知”着这座我生活了多年的城市。

那些熟悉的丶嘈杂的丶充满生机与阴谋的信息流,如同潮水般涌来,又渐渐远去。

我知道,我与这座城市的连接不会因距离而中断,但强度可能会减弱。

飞机冲上云霄,穿过云层,Q国首都的轮廓在下方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云海之中。

A国的空气闻起来与Q国截然不同,少了那种厚重历史与权力交织的沉滞感,多了一种混合着海风丶汽车尾气丶自由与焦虑的复杂气息。

威廉姆斯教授为我们安排好了住处,一栋位于学院附近的小公寓,赵莹很快适应了新环境,打理起我们的生活,并注册了语言课程,决心尽快融入。

我所入读的学院,名为“阿斯托利亚前沿研究学院”,以其鼓励跨学科研究和接纳“非传统天才”而闻名,校园建筑现代而开放,学生们穿着随意,思维活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受拘束的探索欲。

这里与Q国那种等级森严丶氛围压抑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对我而言,变化更大的是内在的信息环境。

Q国首都的信息流虽然庞杂,但相对“同质”,主要围绕着权力丶生存和有限的社会议题,而A国,尤其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简直是一个信息的狂欢节,频率之多丶来源之广丶内容之光怪陆离,远超我的想象。

起初,这种极度多元和高速的信息流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混乱和疲惫,甚至比在Q国时更甚,我常常需要独处很长时间,才能勉强梳理和适应。

赵莹以为我是因为身体不适和时差反应,更加细心地照顾我。

威廉姆斯教授对我极为关注,定期与我见面,与其说是师生,更像是一位充满好奇的研究者面对一个罕见的自然现象。

他引导我学习信息论丶复杂系统丶认知科学,试图为我的能力找到一个科学的解释框架。

但我能感觉到,他眼神深处除了学术热情,也有一丝与阿尔卡季博士相似的丶对“未知”的贪婪。

平静的校园生活并未持续太久。

我很快察觉到,有陌生的目光在暗中注视着我,不是好奇的同学或老师,而是那种训练有素的监视。

他们僞装成游客丶维修工丶甚至学生,但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警惕丶冷漠且带有敌意的信息频率,与周围轻松的环境格格不入。

是K先生的人。

他们的触角果然伸到了A国。

看来,我这个“完美的容器”,他们并未打算轻易放弃。

这种监视带来的压力,与A国自由开放的表象形成了诡异的反差。

同时,我开始在收纳的信息中,捕捉到一些与Q国那场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相关的碎片,流亡海外的异议人士的密谈丶国际金融机构对Q国资本异常流动的分析报告丶以及某些A国政客私下里对K先生派系的评价……

所有这些信息拼凑起来显示,风暴已然临近,而K先生似乎正处于风暴眼的核心,他的地位并非稳固如山。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我心中萌生:我或许可以利用我的信息接收能力,以及A国相对自由的环境,做点什麽。

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一种本能,就像一面镜子,既然映照出了黑暗,或许也有责任让光线照射到该去的地方。

我开始有意识地信息中搜寻与K先生及其派系相关的,更具破坏性的秘密。

我知道这极其危险,一旦被对方察觉後果不堪设想,但我体内那不断觉醒的力量,以及一种对扭曲权力天生的排斥感,驱使着我继续。

赵莹是我唯一的温暖港湾。

她总是想方设法带我出去散步丶看电影,试图让我像个普通青少年一样生活,她的存在,像一道坚固的堤坝,帮我抵挡着外部信息风暴的侵蚀,让我短暂地回归到“周雪”这个简单的身份。

然而,我无法向她透露丝毫真相,只能将越来越多的秘密埋藏在心底,这让我们之间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悄然生出了一丝无形的隔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