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镜花缘 > 第 44 章(第2页)

第 44 章(第2页)

那个艺术顾问再次接近她,但这次不再是探讨美学,而是以一种“理解”和“帮助”的姿态,表示可以为她提供“更优质丶更听话”的“缪斯”资源,甚至暗示有某种“技术”可以“定制”或“优化”她理想中的伴侣。

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收藏家”集团很可能想将维多利亚姑姑作为实验其意识操控技术的目标,或者利用她这种不稳定的情感需求作为控制她的把柄。

我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我加强了对维多利亚姑姑的暗中保护,通过特力菲家族的安保系统,严密监控与她接触的所有可疑人物,并悄悄在她常用的物品上放置了微型的追踪和监听装置。

同时,我让“啓识基金会”的心理学家以艺术疗愈的名义,定期与她接触,进行温和的心理疏导,引导她将情感能量更多地投向艺术创作本身,而非对替身的追逐。

维多利亚姑姑对“艾略特”替身的搜寻,逐渐演变成一场耗资巨大丶行为愈发偏执的追逐。

她不再满足于寻找外貌相似的青年,开始要求替身们进行极端的气质训练和角色扮演,甚至聘请语言教练和礼仪老师,力求复刻《梦幻之爱》中我演绎的每一个细节——从微笑的弧度到沉思时手指的习惯性动作。

她试图用金钱和资源,人工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幻影。

这种行为自然引起了小报和八卦媒体的注意,“特力菲家族神秘贵妇的男宠收藏”成了上流社会茶馀饭後的谈资,也给特力菲家族的声誉带来了微妙的负面影响。

雷迪叔叔对此颇为恼火,几次暗示我“处理”一下姑姑的“荒唐行径”,但我只能以“这是她的艺术追求和情感寄托,强行阻止可能适得其反”为由暂时安抚。

更令人担忧的是,姑姑的这种偏执需求,与“收藏家”集团所钻研的意识操控和人体改造技术産生了危险的共鸣。

那位艺术顾问与姑姑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他开始向她灌输一些关于“超越□□局限”丶“意识永存”丶“定制完美伴侣”的激进理念,并展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生物艺术”项目。

姑姑虽然尚未完全接受,但眼中闪烁的好奇与渴望,表明她的心理防线正在被侵蚀。

我意识到,不能再任由姑姑在替身的漩涡和“收藏家”的诱惑中沉沦,必须进行一次更根本的干预,目标是打破她对“艾略特”这个虚幻形象的执念,引导她将情感能量转向自身的内在整合。

我制定了一个名为“镜像重构”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不是给她一个新的幻象,而是让她亲眼看到自己是如何制造和依赖幻象的,从而引发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我邀请姑姑参与一个名为“追溯灵感之源”的私人艺术项目,名义上是帮助她梳理创作脉络。

项目地点设在一个高度保密的环境中,我请来了顶尖的心理学家和戏剧治疗师,营造深度的催眠和引导。

在安全的引导下,我让姑姑重新回顾《梦幻之爱》的拍摄过程,但这次,焦点不是剧情,而是拍摄现场的真实情景:导演的指令丶灯光的设置丶我的表演状态。

接着,引导她回顾她寻找替身的过程,将她与不同替身的互动并置呈现,让她直观地看到自己是如何将同一个虚幻模板套在不同个体身上,以及这种重复行为带来的短暂满足和终极空虚。

最关键的一步,是引导她将“艾略特”的形象与她早年的初恋画家丶以及她内心对理想自我的投射进行关联分析,让她意识到,这个幻象其实是她个人创伤丶欲望和理想交织的産物,而非一个外在的丶可被拥有的客体。

这个过程对姑姑而言是极其痛苦的。她

经历了激烈的情绪波动:从否认丶愤怒到悲伤丶茫然,她一度精神崩溃,无法接受自己沉迷的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幻梦。

但在专业人员的持续支持和引导下,她最终开始出现觉醒的迹象。

她不再疯狂地寻找替身,而是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和沉思。

她开始翻阅自己早期的丶未被创伤扭曲的画作,那些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真诚的情感。

一天深夜,她来到我的书房,脸色苍白但眼神异常清醒。

“莱昂纳多……”

她声音有些沙哑:“我……我都明白了。那个电影,那些男孩都是我逃避现实的借口。我恨的不是他们,是我自己无法面对的过去和空洞的现在。”

她没有提及对我的爱恋,但那情感的执念显然已经随着幻象的破灭而消散了。

她看着我,眼神复杂,有感激,有羞愧,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我需要时间……真正的疗愈,而不是另一个梦。”

姑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康复。

她解散了身边的“缪斯”团队,卖掉了那些充满黑暗气息的艺术品,甚至主动联系心理医生,进行长期的治疗,并且搬离了充满回忆的庄园,住进了一个更简朴丶更贴近自然的环境。

她的艺术创作也发生了转变,开始尝试用更温和丶更内省的方式表达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收藏家”的艺术顾问试图再次接触她,但被她坚定地拒绝了,她甚至将之前与他交流的一些可疑信息提供给了我,成为了对抗“收藏家”集团的线索。

维多利亚姑姑,这个曾经在仇恨与幻爱中挣扎的灵魂,终于踏上了回归真实自我的道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