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甘草段图片 > 第60章 初查案疑窦生(第1页)

第60章 初查案疑窦生(第1页)

雨水顺着窗棂滑下,在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甘草站在东厢房内,掌心仍残留着方才水珠渗过的湿意。他摊开手掌,灰白粉末浮于水膜之上,未化。

这不是苍术残渣。

他指尖轻捻,粉末颗粒细密如霜,遇水不散,反凝成微粒浮起。这与老林洞石灶中焚烧未竟之毒时留下的灰末一致——第七味丹参炼化后若无甘草调和,药性逆冲,伤人神智。三人昏厥、抽搐、口吐白沫,并非寒毒入络,而是同一毒源所致。

点心是载体。

他转身走向案几,取出瓷杯残片,将剩余粉末倾入小碟,又从怀中抽出账册,翻至末页。那行“注:增购苍术三斤”的墨迹压在油渍之上,笔锋顿挫,收尾带钩,正是莪术惯用的回锋写法。而苍术本非宴席常用药材,用量三斤更显突兀。此条为事后补录无疑。

真采买单上,根本没有这一项。

他合上账册,目光落在“付款”一栏。佛手签批,款项经由商会银档转出,流向一处名为“济安药铺”的商户。该铺注册地在扬州西市,法人不明,但甘草记得,半月前西山线报曾提过一笔资金流:江北浮尸岸边现的腻子中含特殊金属屑,其成分与半夏庄修缮所用材料吻合;而半夏庄,正是逆药阁在江南的资金中转节点之一。

他重新翻开账册,逐页核查非常规采购。果然,过去十日内,佛手以“备储应急药材”为由,三次增购附子、朱砂、雄黄等烈性药材,均通过“济安药铺”下单,款项最终汇入半夏庄名下田契户头。交易时间皆在会议前一日,且使用化名“陈实”,经第三方钱庄过账。

手法专业,路径隐蔽。

但破绽藏在细节里。

他在一笔厚朴交易的附单背面,现极小纸条夹层,字迹仿造工整,落款为“货收讫,半夏代签”。其中“半夏”二字末划拖曳过长,呈轻微波浪状——这是西山旧档中半夏庄文书特有的书写习惯,因执笔者右手有疾,提笔不稳所致。

佛手与半夏庄有往来。

而半夏庄,通逆药阁。

甘草搁下笔,取出炭块,在纸上勾画三者关系:佛手采买→济安药铺中转→半夏庄收款→逆药阁调度。中间每一环都设屏障,唯独最后一步,露出了尾巴。

他抬头望向窗外。雨势渐歇,天光微明,檐下积水缓缓滴落。账房方向静无声息,昨夜那道人影已离去多时。

青皮仍在偏院。

甘草闭目回想厅中一幕。青皮冲入时袖口沾糕屑,指甲缝残留豆沙,颜色泛青。但他所述“刚摆盘便去倒茶”与紫苏叶记录的时间吻合——从递点心到陈皮病,不足一刻。若真投毒,绝无可能在众目睽睽下调换毒饵后再销毁证据。

除非,有人在他转身之际动手。

六碟点心中,四甜二咸。豆沙酥两碟并列中央,极易混淆。只需趁青皮离席瞬间,取走一碟原品,换上含毒版本,待陈皮食用后立即焚毁残碟,再将无毒碎屑洒于青皮衣袖,便可嫁祸。

动机清晰:制造混乱,掩盖真正接触点心之人。

佛手曾离席核对单据,厨房无人见证。他回来时手中仍执笔,看似未曾染指,但指尖微颤,左手无名指蜷缩——那是人在强压惊惧时常有的生理反应,黄芪被逼问时亦如此。

甘草起身,将炭笔图折好,塞入瓷瓶底部夹层。他取出另一张空白纸,写下三行:

三人中毒同源,皆因点心载毒。

苍术为幌,丹参残质现形。

佛手购药,款项流入半夏庄。

笔尖停顿,他又添一句:

青皮被栽赃,真凶借机脱身。

门外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廊下。

门被推开一条缝,紫苏叶探身进来,低声道:“青皮不肯睡,在偏院吵着要见你。”

甘草点头,“让他来。”

片刻后,青皮推门而入,双眼布满血丝,衣襟未整。“你说查账,可查出什么?我叔到底是不是被人害的?”

“你指甲缝里的豆沙,是你准备的那碟?”甘草问。

“是!我亲手做的,叔最爱吃这个口味。”青皮握拳,“我递上去的是干净的!我没下毒!”

“我知道。”甘草盯着他,“你在场时,没人碰过点心,直到你转身去倒茶。”

青皮一愣,“你怎么知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