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甘草汤百度百科 > 第36章 生姜诉挟人质(第1页)

第36章 生姜诉挟人质(第1页)

夜已深,半夏庄的屋檐滴着白日残雨。甘草未熄灯,案前一盏油灯斜斜燃着,火苗低伏却不灭。他正将《甲区种植纪要》摊在纸上,以指腹摩挲“三棱”二字的笔锋走向,忽闻门轴轻响。

一人踉跄入内,扑通跪地。

是生姜。

他双膝砸在青砖上,肩头剧烈起伏,手中攥着一张泛黄纸条,指节白。甘草未动,只将册子合拢,推至案角,目光落于对方颤抖的手腕。

“你说过……不会牵连无辜。”生姜声音嘶哑,抬眼时眼白布满血丝,“可他们抓了我女儿。”

甘草缓缓伸手:“把纸条给我。”

生姜迟疑片刻,终于递出。纸条边缘磨损,中央绘有一剪影——幼女蹲坐,髻歪斜,腰间系着一枚红绳小袋。旁书八字:“若敢泄密,杀之。”墨迹浓重,笔锋凌厉如刀刻石。

甘草接过,凑近灯火细看。纸角微卷,残留一丝极淡药香,初为姜辛,继而透出腐根般的腥冷——与早前乌头催生剂气息一致。

他放下纸条,从袖中取出一片干枯姜叶,背面“乌”字刻痕清晰。两物并列,粉末附着方式、气味层次完全吻合。

“你何时收到?”

“昨夜子时。”生姜喉结滚动,“有人塞进灶膛。我烧了信封,只留这张。”

甘草点头,示意其起身。生姜却不动,额头抵地,声音压得更低:“我知道谁杀了半夏。”

“说。”

“天南星。”生姜咬牙,“他用‘分红’名义骗半夏入窖,说有笔银子要当面点清。半夏信了,酉时末独自进去。我在外守门,听见里面动静不对——水壶倒地声,接着是咳嗽,越来越急……我敲门问,他说没事,让我别管。”

甘草指尖轻叩桌面:“然后呢?”

“过了半炷香,他开门出来,脸色青,手里拎着空杯。他说半夏突旧疾,让我立刻去请大夫。我进去看,半夏倒在药架旁,嘴角溢沫,手指蜷缩成爪状——那是中毒才有的抽搐!可天南星说他是心脉骤停,命人封了药窖,不准任何人靠近。”

甘草闭目片刻:“乌头粉混入饮水,借‘半夏畏乌头’之理激化毒性,确能致死且伪装病。你既看出异常,为何不报?”

“因为第二天,我就收到了这张纸条。”生姜猛然抬头,“我还现——他给我的封口银,背面刻着‘逆药阁’三个字!”

甘草睁眼:“银锭在哪?”

生姜解开衣襟,从贴身布袋中取出一锭银子。表面光滑,无铭文;翻转过来,背面阴刻三字:“逆药阁”。字体方正峻刻,左上角略有残缺。

甘草以指甲轻刮铭文边缘,金属屑脱落少许,色泽灰白,质地疏松。他取出姜叶上的粉末残粒比对,光线下纹理一致,皆含微量盐渍土末与动物骨灰混合物。

同一模具所铸。

他将银锭置于灯下,再取《甲区种植纪要》翻开页,以纸托起银锭,覆于“三棱”签名上方。银背残缺处恰好嵌入印章左上空白,补全“逆药阁”三字轮廓。

严丝合缝。

“这银子,是你收的?”甘草问。

“不是赏钱,是买命钱。”生姜冷笑,“他说只要我不提那晚的事,每月初七都给一锭。若敢多言,不仅我女儿活不成,连她喝的米汤里也会加‘引’剂。”

甘草默然良久,终于道:“你本可继续装聋作哑。”

“可我熬不住。”生姜声音陡颤,“我女儿才六岁,爱吃甜糕,穿红鞋……她不知道爹做了什么。可每当我看见她笑,我就想起半夏临死前那只手——他想抓什么,却什么都抓不住。”

他忽然抬头:“你是甘草,润安堂出来的医者。你说过,药可救人,亦可杀人。如今半夏死了,乌头还在长,下一个是谁?我不能再等了。”

甘草缓缓站起,走到窗边。远处药房檐下空无一人,但方才天南星站立之处,地面尚留一道浅痕——像是铜片掉落又拾起的划印。

他回身,将银锭、纸条、种植记录并列于案。

三项证据,环环相扣:

一、账本匿名入账→封口费流向明确;

二、木箱暗格手记→天南星参与毒药培育;

三、银锭铭文→直接受逆药阁酬劳,动机成立。

再加上生姜口供所述杀人过程,以及鞋印、粉末、交接时间等旁证,足以构建成完整证据链。

“你女儿现在何处?”甘草问。

“我不知道。”生姜摇头,“他们只说人在江北,具体地方不许问。每次联络,都是纸条塞进不同灶膛。”

甘草沉吟片刻:“明日清晨,你带我去最偏的药户人家,找那些无人照看的老灶。若有新纸条出现,必是他们传递消息之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