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将军夫人会种田 > 探路(第1页)

探路(第1页)

探路

搬离自己住了一辈子的家是需要勇气的,即使这个家只是个茅草屋。

老两口不是老顽固,能变通讲道理,但也要给他们时间适应。这一早上发生的事情,对他们来说算是巨变了。

“都揭不开锅了,半月後你拿什麽顶税?”老杨头抽了一口旱烟恼道。

“可咱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豆子还那麽小……”徐氏哽咽了。

“光想着豆子,你怎麽不想想咱大丫头阿月,她前些天在自己家被人掳走,这世道不跑还留着任人鱼肉吗?”老杨头低喝道。

虽说姜时月只是个捡来的童养媳,亲疏有别,但徐氏也是真心对姜时月,听到这里已是满眼含泪。

这一天对杨家来说过得尤为漫长。

既然决定要搬,一些准备必不可少。

姜时月有条不紊地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任务,老杨头负责搜集准备家里所有的利器,锄头丶柴刀丶菜刀等,还应姜时月的要求在今晚出门之前做出一把弓箭来,豆子嚷嚷着也要,老杨头笑着答应也给他做一个小弹弓。

徐氏负责做路上要吃的干粮。

早上已经把家里所有的山药果都蒸了,现在家里只还剩小半缸黍米,徐氏一听要全部做成干粮,十分不舍,想了又想,说要不先到山上看看能不能挖点野菜。

姜时月想着那点黍米也不顶什麽事,今天去山上可能会有其他收获,就点头同意了,顺便让老杨头先给她做个弹弓用着,等下去山上试试准头。

馀下两个孩子豆花和豆子,自然也是跟着一起上山挖野菜。

其实姜时月想着挖野菜是其次,主要是趁机看看是不是真有人在附近监视他们,白天摸清楚方位了,才有利于晚上行动。

豆花听说还有隐藏任务,瘪瘪嘴说:“要是遇到坏人怎麽办?”

姜时月早就想好了,她微微一笑:“村里其他人肯定也没有多少存粮了,咱们多找几户人家,结伴而行。”

老两口不约而同的点头同意,人多力量大,不害怕。

姜时月想的是,他们不敢明里杀人,只敢暗中使坏,说明他们有所顾忌,所以带上村里人一起,在衆人面前,就算撞上了,他们也不敢做什麽。

徐氏人缘还不错,走了七八户人家就约了一帮子男男女女,小孩也跟了一大群。

灾年遇上瘟疫,家家户户都千方百计想要活下去。有的人更是想着,野菜就那麽点,今天你们都去挖了我没去,明天我去指不定就没有了,所以就算有要紧事也得先缓一缓,先把这波野菜挖了。

姜时月十分欣慰,这浩浩荡荡一群人,若是在自己家附近撒网似的散开,不愁找不到那盯梢的人。

她让徐氏按照她说的,让衆人不要专门在一个地方挖野菜,毕竟一群人一窝蜂的奔着同一个地方,所谓僧多粥少,说不定还要打起来。

衆人很以为是,便在後山四散开来,各自寻摸着去了。徐氏也带着两个孩子约着个相熟的两个邻居一起上山了。

姜时月则拿着老杨头刚做好的弹弓,看看林子里有没有什麽野物。

她料想的不错,一上午过去了,什麽事也没有。

但因着天干的缘故,衆人却是收获寥寥。

不过姜时月心里有些激动,因为她发现自己在现代引以为傲的枪法技巧还能凭着记忆找回一些,方才打弹弓手法虽然有些生疏,但好歹十发打中了五发。

此刻她随身带的衣兜里就有五只斑鸠呢。

手里垮着的篮子里则是什麽也没有。路上遇到同村的一个婶子,还被鄙视了一把,姜时月只是笑笑不说话。

回来的路上,同行的几人互相看了看,每个人的篮子里都差不多只装了小半篮子野菜,还都以根茎居多。面对这幅光景,村里人都十分沮丧。

姜时月暗叹,在古代遇到这种年景,百姓的日子真是难上加难。

但这与她又有什麽关系呢!她保护杨家人也只是帮原身尽义务而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1】,更何况她现在也是自身难保。

“哎我跟你们说……”有个妇人压低声音,貌似有八卦要讲,几个女人立刻会意的凑拢起来。

“我刚刚到旁边那个山头,看到个大汉哩。”

有人立刻笑道:“沈家的,我看你是想男人想疯了吧,挖个野菜也能找到汉子。”

衆人哈哈笑开了。

那妇人也不恼,正色道:“我说真的,那人怪凶,不像是流浪汉,躺在那山拗拗里,还带了包袱和水囊哩,说是赶路的吧我看着也不像。”

“你怎麽知道他凶?怕不是你死缠烂打吓到人大小夥子吧,哈哈哈!”衆人一听七嘴八舌调笑起来。

“你们可别说了,现在想来还後怕哩,以後俺们可不敢到处跑了。”

那沈家的一边说一边拍着胸口後怕,身边围着的几个婆娘叽叽喳喳的却并没当回事。

村里很少有生人出现,但偶尔也有卖货郎什麽的,或是哪个货郎把货卖光了,躺那儿休息也说不定。

衆人权当个笑话听了,各回各家,继续愁自己的一日三餐。

一直留心衆人动静的姜时月却在後面勾起唇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