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帝星幡的试运行成功,如同在地球文明的手中,放入了一柄足以撼动星辰的巨锤。然而,巨锤虽利,若无法精准、迅捷地砸向目标,其威慑力将大打折扣。帝国主力舰队依旧在遥远的外缘虎视眈眈,小行星带的猎杀与反猎杀也要求更快的反应度。无论是为了投送“启明星”这样的精锐力量,执行跨星域的奇袭,还是在未来可能爆的全面战争中实现战略机动,地球联盟都迫切需要一种远现有科技战舰度、且具备极强隐匿性的战略投送与侦察工具。
现有的“影舞”级突击舰或经过改装的“幽灵”级,其度受限于聚变引擎和常规空间航行原理,隐匿性也更多依赖于科技手段,在帝国日益升级的探测技术面前,风险越来越高。王也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浩瀚的宇宙法则本身。他决定,不再局限于改造科技造物,而是要炼制一件纯粹的、以修真理念为核心,深度融合空间奥秘的星际飞行法宝——“虚空舟”。
“虚空舟”的设计理念,源于《无上天元心法》中对空间本质的阐述,以及王也炼制紫微帝星幡时对空间法则的更深层次感悟。其核心并非追求极致的推进力,而是直接操控空间本身。
设计蓝图在王也的识海与“伏羲”的模拟空间中同步构建。它摒弃了传统的流线型舰体,整体呈现出一种古朴的梭形,尾尖锐,线条流畅而充满道韵。舟体并不庞大,原型机设计长度仅三十米,足以容纳一个小型战术小队及其装备。
其核心机制在于:在舟体内部镌刻微型化的“咫尺天涯”阵。此阵能在舟制造一个微型的空间“凹陷”,同时在舟尾制造一个对应的空间“凸起”,利用宇宙空间自身的“张力”,使虚空舟无需消耗巨大能量加,便能如同在褶皱的绸布上滑行一般,实现远常规引擎的亚光乃至触及光壁垒的巡航度。对于短距离机动,则依靠瞬间微调舟体周围的空间曲率来实现近乎无视惯性的诡异变向。
舟体表面并非实体装甲,而是由一层永续的“虚空屏障”构成。这层屏障并非能量护盾,而是直接使舟体存在于一个与现实空间若即若离的“夹层”之中,能免疫绝大多数能量扫描和物理碰撞,实现极致的隐匿。唯有对空间法则有极深理解者,或拥有特殊空间感知手段,才能现其存在的微弱涟漪。
借鉴《星辰引气诀》原理,在舟体核心构筑一个“微缩星璇”,能自动汲取宇宙中的星辉之力,为空间阵法和维生系统提供持续能源,使其理论上具备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
运用空间拓展技术,在舟内开辟出远比外部体积更广阔的乘员舱与储物空间。
炼制如此逆天法宝,所需材料皆非凡品。主结构需要一种能稳定承载空间阵法、自身对空间波动极其亲和的特种材料。王也最终选定了一种在小行星带极深处现的、天然蕴含空间属性的奇异结晶——“虚空髓晶”。这种结晶通常只在大型空间裂缝附近经亿万年的时间才能凝聚而成,数量极其稀少,为了收集到足够的份量,联盟付出了数艘侦察舰失联的代价。
辅助材料则包括用于稳定能量回路的“星辰金”,用于构筑“微缩星璇”的“星核砂”,以及大量用于刻画阵法的、导灵性极佳的“灵玉精髓”。
炼制工作,再次在“虚空熔炉”中进行。这一次,王也更为谨慎。炼制紫微帝星幡是力量的极致宣泄,而炼制虚空舟,则是对精妙掌控的终极考验。
他先将收集到的“虚空髓晶”投入熔炉。这一次,太阳真火并非用于熔炼,而是被控制在一个极其精妙的温度,如同温软的刻刀,配合着王也的神念,引导着髓晶内部的天然空间结构,缓缓塑造成梭形的舟体骨架。这个过程耗时长久,要求神念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髓晶内部微妙的空间平衡被打破,整块材料便会彻底化为无序的空间乱流。
紧接着,“星辰金”被炼化成液态,如同金色的血液,流淌进髓晶骨架预设的能量通道中,固化后形成稳固的符文基座。“星核砂”则在星辉之力的牵引下,于舟体核心处缓缓旋转,逐渐凝聚成一个自行运转、闪烁着微光的微小星璇。
最关键的步骤,是刻画空间折叠阵法与构筑虚空屏障。王也并指如笔,以自身混沌道韵混合提炼过的星辉之力为“墨”,小心翼翼地在髓晶舟体内部,勾勒出无数细密繁复、涉及高维空间几何的立体符文。每一笔落下,都需要引动一丝空间法则与之共鸣,整个熔炉内的空间都随之产生细微的褶皱与波动。构筑虚空屏障时,他更是将大量“灵玉精髓”气化,以其精纯灵性为引,在舟体表面“编织”出一层介于虚实之间的薄膜。
整个过程,与其说是炼器,不如说是一次精密的“空间手术”。王也全神贯注,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对化神期的他而言是极其罕见的。稍有失误,不仅前功尽弃,更可能引小范围的空间崩塌,反噬自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七四十九日后,熔炉中心的光芒渐渐平息。一艘通体呈现深邃的暗蓝色、表面光滑如镜、流线完美、长约三十米的梭形飞舟,静静悬浮其中。它没有喷射口,没有观测窗,甚至没有明显的接缝,仿佛是一块天然的、经过亿万年打磨的宇宙结晶,浑然一体。
王也深吸一口气,神念微动,与之建立联系。下一瞬,他便出现在舟内。内部空间果然宽敞,足以容纳十人,四壁散着柔和的、仿佛来自星空的微光。
他驾驭着这艘新生的“虚空舟”,缓缓驶出熔炉,进入月球轨道外的漆黑真空。
心念再动,无需任何推进器点火,舟前方的空间仿佛微微向内塌陷,舟尾的空间则略略隆起。整艘虚空舟便以一种完全违背常理的方式,悄无声息地骤然加,瞬间化作一道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虚影,消失在原地。月球基地的监测系统仅仅捕捉到一丝微弱到极致的空间扰动,若非提前知晓,几乎会将其忽略为背景噪音。
王也驾驭着虚空舟,在地月之间进行了一系列测试。瞬间加、直角转弯、悬停急刹……所有动作都流畅无比,且没有产生任何常规意义上的过载或惯性效应,舟内平稳得如同静止。他尝试靠近一艘正在巡逻的“影舞”级突击舰,直至几乎与之并行,对方也毫无察觉,其雷达和光学传感器上,虚空舟所在的位置空无一物。
最终,王也设定了一个更远的目标——火星。他锁定坐标,全力催动空间折叠阵法。只见舟外星光被拉成长长的线条,下一刻,虚空舟已悄然出现在火星轨道附近,整个过程耗时之短,令王也自己也感到一丝惊讶。
“虚空舟”原型机的试航成功,标志着地球文明在星际航行领域,开辟了一条完全不同于科技文明的、独属于修真者的道路。它的度、隐匿性与续航能力,使其成为理想的战略侦察、斩行动、紧急救援与核心人员投送的工具。
然而,其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炼制材料极其稀有,难以大规模量产;对驾驭者的神识强度和空间感悟要求极高,目前可能仅有王也及其未来亲传弟子能够完美驾驭;其防御能力更多依赖于虚空屏障的隐匿与空间闪避,若被识破并遭到大范围空间封锁或饱和攻击,依然存在风险。
喜欢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请大家收藏:dududu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