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忍住问:“冬冬,你都跟他说什么?”
梁宸安眨眨眼,同时抿了下嘴唇,“说小猫咪。”
梁暮秋一看就知道他没说实话。
他催梁宸安上床睡觉,等梁宸安躺下后关灯关门,之后回自己房间也在床上躺下。
并不是很困,梁暮秋又看起手机,发现s在五分钟前刚发了一条朋友圈。
看清内容后,梁暮秋腾地从床上坐起来。
s发的正是他想去看的那个装置艺术展的宣传海报。
梁暮秋没多想,点开s头像发了条信息:您知道这个展?
s几乎立刻回复:知道,是我朋友办的,我帮他宣传。
梁暮秋心道那可真太好了,正要问s方不方便把他弄进去,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好开这个口。
正犹豫,手机震一下,梁暮秋低下头,s又发来信息:你想去吗?我正好有张邀请函,但因为行程紧张恐怕没时间过去了,这么好的展览错过了可惜,如果你不介意又恰好有时间,不如代我去看看。
梁暮秋不得不感叹对方说话的艺术,当即应道:好的,其实我非常想去,谢谢您。
s:我跟你差不多大,就不必用您来称呼了,邀请函我会给你寄过去,注意查收。
梁暮秋先是诧异s的年龄,紧接着意识到不对,他心道中间是不是漏了一环。
梁暮秋先打了个您,又删掉,接着打字。
梁暮秋:你知道我地址吗?
显示对方正在输入,过了将近半分钟才弹出新消息。
s:是我疏忽,把你地址发给我。
梁暮秋把地址发了过去。
s回复得很简洁:收到。
对话到此就应该要结束了,但梁暮秋还想问明先生什么时候方便跟他见一面。他想了想,问:明先生,什么时候方便我们一起去房子看看,我还是想当面和你聊聊。
房子最终是给人住的,设计师需要对居住者有全方位了解,文字聊天虽然也能沟通,但效果有限,没有当面对话来得直观。比如今天以前,梁暮秋就从未想过明先生原来这么年轻,他潜意识以为对方起码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岁。
s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关于怎么设计你有头绪了吗?
梁暮秋坦率回复:有一些,但很零碎。
这句之后s就没了消息,梁暮秋以为对话到此结束,搁下手机正要睡觉,又收到了新的信息。
s:目前还不方便,等到合适的时候我会跟你见面。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