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慢慢地,我开始去看那些小盘股,那些曾经让我疯狂的题材股。
每一次,当恐惧袭来时,我就深呼吸,然后,去回忆老李教我的,那种端面的感觉——心要静,手要稳。
我不知道花了多久,或许是一个星期,或许是两个星期。
我终于,能够平静地,看着那些红红绿绿的线条,在屏幕上跳动,而不再心惊肉跳了。
我虽然做不到像过去那样,从容自信。但我至少,可以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去观察它,分析它了。
我开始寻找我的第一个目标。
我的原则,很简单:
第一,绝对不能碰杠杆。这是血的教训。
第二,绝对不能追高。只在市场的恐慌中,寻找机会。
第三,绝对要轻仓。把这七千块,当成七十万,甚至七百万来操作。
在经历了漫长的筛选和等待后,我锁定了一只股票。
一只因为行业黑天鹅事件,被错杀的,股价已经跌到三块多的,传统制造业股票。
它的基本面,不算优秀,但也绝对不算差。市盈率,已经低到了个位数。技术形态上,它在底部,已经横盘了很久,成交量,也萎缩到了极致。
这就像一潭死水。
所有人都对它,失去了兴趣。
而我,却从这潭死水里,看到了一丝微弱的生机。
我判断,市场的恐慌情绪,已经过度了。这只股票的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它的内在价值。它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一个让市场重新现它的契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决定,出手。
我没有一次性买入。
我把我的七千块,分成了三份。
我用第一份的两千多块,在它某天下午突然放量下杀的时候,挂了一个很低的价格,买入了第一笔仓位。
成交的那一刻,我的心,跳得飞快。
既有久违的刺激感,更有对未知的恐惧。
接下来的几天,股价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立刻反弹。
它依然像个垂死的老人,在底部,不死不活地,横盘整理。
我的账户,时而飘红,时而泛绿。那几十块钱的盈亏,在我眼里,却显得那么刺眼。
我每天晚上,都要看盘到深夜。白天在面馆干活的时候,也总是心神不宁,好几次都差点把碗打碎了。
老李看出了我的不对劲。
但他什么也没问。
他只是在某天中午,给我煮面的时候,特意多加了一个荷包蛋。
我看着那个圆滚滚、金灿灿的荷包蛋,心里一阵温暖,也一阵羞愧。
我知道,我让他失望了。
又过了几天,机会,终于来了。
那天下午,临近收盘的时候,市场上突然传出一个消息,说是国家即将出台扶持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利好政策。
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那潭死水。
我那只半死不活的股票,在收盘前的最后十五分钟,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直线拉升!
成交量,瞬间放大!
我死死地盯着屏幕,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是追?还是等?
我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这种尾盘偷袭,往往是主力资金抢筹的信号,第二天,很可能会高开。
我的贪婪,在蠢蠢欲动。我想把我剩下的所有资金,都砸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