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他走到陈荷坠崖之处,支起画架,刻意寻找陈荷站在那里时的视角,起稿构图。
最终画就这幅风景。
画中,看似没有人物,其实有两个看不见的人——
一个女孩为了寻找她的朋友,一直寻到这悬崖之上。
她绝望地俯视着美丽的山谷,却不知她的朋友正埋在那最深处。
然後,她坠落而下。
一个粉身碎骨。一个终将盛开。
朱藏墨画这幅画时,一定十分癫狂,自以为是个在生和死之间挥毫泼墨的疯狂艺术家。
实际上,他只是一只爬行在地府边缘的吸血鬼。
陈荷掐破了手中的纸,胸腔的恨怒如岩浆,烧得血管发烫。
她低着头,缓缓说:“这幅画,是以邱月的遇害为灵感的。表达的,是美丽风景下掩藏的谋杀。”
周正正也想明白了。她指了指画的售价,问陈荷:“他们是因为画作背後的寓意……才卖这麽贵吗?”
陈荷看了看那价格:成交价两百万人民币。
心中估算了一下:“中等尺寸。买主是外国的收藏家。倒也是正常价。”
“哇!”周正正睁大眼睛,“油画这麽值钱吗?”
“油画的价格,不全是艺术因素。头衔,身份,都会影响成交价。”
陈荷擡手在空气中虚画出阶梯线,“朱藏墨在国内油画家的梯队里,算是上游层级。这幅画本身也是佳作,这个价格符合他的层级。”
画家的“层级”划分很明确,是以画家作品在国内外各大拍卖行的成交价格为依据的。
国内美术界顶尖大师,价格是要往千万几千万奔的。
但朱藏墨,虽被冠以“油画大师”之名,各种展会的简历也这麽写,实则是圈内人的奉承之词,算不上顶尖。
以他的身价,一幅精品画作,拍到百万到两三百万,算是正常。
陈荷解释完,最後补充道:“一家画廊或是艺术商行,只要能和一两位朱藏墨这个等级的画家达成长期合作,就足够撑下去了。”
不远处另一台电脑前,一名戴眼镜的警察听到了她们的对话,擡起了头:“这家艺行可厉害了。可能赚钱了。”
两人循声望过去。
周正正先介绍了一下:“我们经侦的同事。”
然後问:“怎麽个厉害法?”
“你们来看哈。这是艺行的历年经营情况。”经侦警察调出一个报表。
两人凑过去看。
“它在规模上算是小型艺行,但营业额惊人,每年有数千万甚至过亿的流水。”
经侦警察的手指滑过表格的其中几行,“尤其是这五六年,一年比一年多,加起来四个多亿。後边几年直至现在,倒平平无奇……”
五六年,四个亿。
听到这个天文数字,陈荷一阵心悸,冷汗渗出额头。
她这时才意识到,行昌商行背後,牵涉巨大利益。
数额之大,足以让贪婪者为之疯魔,为了一己之利,不惜将他人绞得粉身碎骨。
宋舟被拖入的,是一个比她预想中更危险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