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权游血色婚礼是谁的婚礼 > 第311章 拍卖行内线(第1页)

第311章 拍卖行内线(第1页)

老谢和小孟对着加密u盘的破解界面熬红眼睛时,陈默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林夏”——这位省报的调查记者,之前帮他核实过“鑫源环保”的虚假环评报告,手里握着不少媒体人脉。

“陈队,有个重要线索,”林夏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兴奋,“我通过香港的媒体朋友,找到个曾在‘环球珍艺’拍卖行亚洲分部做过运营总监的人,他愿意透露点内部情况,但特别怕,只肯用加密软件聊天,不肯见面。”

“环球珍艺”正是之前查到的、帮金广拍卖湿地盗掘文物的拍卖行,陈默立刻让林夏把加密通讯软件的账号来:“你先跟他聊,别逼太紧,重点问他知不知道金广的文物来源,还有拍卖行怎么帮他洗钱的。”挂了电话,他走到技术组办公室,让老谢同步监控加密通讯的安全——防止被金广的技术团队窃听。

半小时后,林夏来第一份聊天记录截图。

内线用的账号是“匿名观察者”,头像是个黑色剪影,回复的文字断断续续:“我在环球珍艺待了五年,o年辞职的,金广的货从oo年开始进拍卖行,每次都是‘匿名委托’,但我们内部都知道是他的——他的货有个特点,青铜器多,上面的土腥味没洗干净,一看就是刚挖出来的。”

“他说的‘货’,就是湿地盗掘的文物!”陈默指着截图里的“青铜器”“土腥味”,跟老吴对视一眼,“之前苏瑾的云存储里,就有类似的青铜器照片,只是当时没找到拍卖渠道的证据。”

林夏继续追问“拍卖行怎么帮金广操作”,内线隔了十分钟才回复,文字里透着明显的恐惧:“先抬价,再洗白——每次上拍前,会请几个‘专家’写鉴定报告,把普通的汉代陶罐说成‘罕见珍品’,估价翻十倍,比如实际值o万,能估到oo万。”

“这就是给假货贴真标签!”老吴在旁边解释,“普通人不懂文物,一看有‘专家鉴定’,再加上拍卖行的名气,就以为真是好东西,其实都是虚的,目的是把黑文物的价值炒高,方便后续洗钱。”

林夏接着问“怎么卖出去”,内线这次回复得更慢,还加了个“抖”的表情:“找白手套接盘——每次拍卖,都会安排几个‘匿名买家’跟拍,比如有人出价oo万,他们就加到oo万,逼真正的买家退出,最后让自己人以高价‘拍’下来,钱从表面看是正常交易,实际还是金广的钱在左手倒右手,只是把‘盗掘文物’变成了‘合法拍卖品’。”

为了让陈默更清楚流程,林夏还特意让内线举个例子。

内线过来一段打码的拍卖记录:“o年秋拍,一个‘汉代青铜鼎’,实际是湿地盗的,估价oo万,最后被‘匿名买家’以oo万拍下,这个买家的资金,来自开曼的一家空壳公司,就是金广的——相当于他花oo万,把自己的黑文物‘买’了一遍,钱就变成了‘拍卖收入’,洗白了。”

陈默让林夏追问“有没有更隐蔽的操作”,内线沉默了很久,才来一张打码的内部文件截图——上面能看到“艺术品抵押”“银行合作”等字样。

“还能套银行的钱,”内线的文字带着后怕,“拍卖行跟几家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合作,让金广的人用‘拍来的艺术品’做抵押,贷款额度是拍卖价的o——比如oo万拍的青铜鼎,能贷o万,这些贷款最后会转到金广的海外账户,相当于空手套白狼,既洗了钱,又拿到了新的资金。”

“这就是把黑钱变成‘合法贷款’!”

陈默心里一震,之前只查到拍卖行的佣金回流,没想到还有银行抵押这条线,“你问问他,合作的银行有哪些,客户经理是谁?”林夏把问题过去,内线却突然没了动静,过了半小时才回复:“不能说,说了我会死——金广的人在银行也有人,我之前的同事,就是因为泄露了点消息,去年在香港‘意外’坠楼了,我不想跟他一样。”

林夏赶紧安抚:“我们不会泄露你的身份,也不会让你出面作证,只要你提供银行的名字,剩下的我们自己查。”

又磨了将近一个小时,内线才勉强透了两个银行名字:“香港的东亚银行,还有瑞士的宝盛银行,具体客户经理我不知道,只知道他们内部叫‘艺术品融资部’,专门做这个的。”

为了获取更多证据,林夏试着问“文物的来源证明怎么弄”——这是证明文物非法的关键。

内线这次来了一张更清晰的打码文件,是一份“provenance(来源证明)”模板,上面写着“传承自民国收藏家xxx”“oo年从海外私人藏家手中购得”等字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都是编的,”内线解释,“会找专门的‘造假团队’做旧的收藏记录,甚至伪造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让来源看起来‘合法’,其实都是假的——金广的文物,哪有什么‘民国传承’,全是盗掘的。”

陈默让技术组根据内线提供的模板,对比之前查到的环球珍艺拍卖记录,果然在o年的“汉代青铜鼎”来源证明里,找到了相似的“民国收藏家”名字——经核查,这个收藏家在年就去世了,根本没有相关的文物收藏记录。

“证据链又多了一环!”陈默兴奋地拍了下桌子,“现在不仅知道金广怎么拍卖文物,还知道他怎么伪造来源、套银行贷款,接下来只要查到银行的抵押记录,就能把整个洗钱链条串起来。”

林夏还想追问更多细节,但内线突然说“不能再聊了,我已经说得太多,再聊会被现”,之后就再也没回复,连加密账号都注销了。

“能拿到这些信息已经不错了,”林夏给陈默消息,“香港的媒体朋友说,这个人现在躲在东南亚,每天换酒店住,就是怕被金广的人找到。”

陈默立刻安排两件事:一是让老吴联系香港廉政公署,协助调查东亚银行“艺术品融资部”的抵押记录,重点查oo年后与环球珍艺合作的业务;二是让国际刑警对接瑞士宝盛银行,核实金广是否用拍卖文物做过抵押。

“银行的记录是硬证据,只要能拿到,就算金广躲到天边,也能定他的洗钱罪!”陈默在行动日志上写下这句话,心里清楚——内线提供的线索,就像打开了拍卖行黑幕的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金广洗钱网络的另一重要环节。

当天下午,香港廉政公署就传来反馈:东亚银行“艺术品融资部”在oo-o年间,为环球珍艺的件拍卖品办理过抵押,总贷款额度亿港元,其中件的抵押人信息显示为“匿名”,但资金最终都流向了金广控制的开曼空壳公司。

“跟内线说的一模一样!”老吴拿着反馈报告,激动地说,“这些抵押的艺术品,有件能在苏瑾的云存储照片里找到,都是湿地盗掘的文物!”

技术组也有新进展——老谢和小孟用“字典攻击+暴力破解”结合的方式,终于打开了加密u盘,里面存着李伟明与“金先生”的聊天记录,其中一条写着:“环球珍艺的抵押款,已转到你瑞士的账户,注意查收。”后面还附了宝盛银行的账号——这个账号,跟东亚银行查到的、金广的空壳公司账户,属于同一批代持人。

“三条线索全对上了!”陈默站在线索板前,用红笔把“环球珍艺”“东亚银行”“宝盛银行”“开曼空壳公司”连在一起,“金广的流程是:盗掘文物→送环球珍艺,虚高估价+找白手套接盘→用拍卖品在银行抵押套贷→资金转到海外账户→再回流国内贿赂官员——整个链条,从文物盗掘到资金洗白,再到利益输送,全齐了!”

老吴看着线索板上完整的链条,感慨道:“要是没有林夏找到的内线,咱们还不知道拍卖行和银行的勾结这么深。现在证据够了,就算金广有‘烛龙’保护,有外交豁免权挡着,也能把他的海外资产冻结,把他引渡回国!”

陈默却没放松——小李还在开曼调查金磊的“环球数字金融”公司,加密u盘里还有些未破译的文件,金广本人的藏身地址也没找到。

“还没到庆祝的时候,”他拍了拍老吴的肩膀,“让小李注意安全,尽快摸清金磊公司的情况;技术组继续破译u盘里的文件,说不定能找到金广的藏身地。”

夜色渐深,行动组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老吴在整理银行抵押记录,林夏在写关于环球珍艺黑幕的调查报道(暂时不表,作为后续证据),技术组还在对着u盘里的文件加班。

陈默站在窗边,看着远处的城市灯火,心里清楚——内线提供的线索,让他们离最终的胜利又近了一步,但只要金广还没落网,这场战斗就没结束。

喜欢血色权力请大家收藏:dududu血色权力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