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单极子的存储设备,在多个领域的协助下,东拼西凑,硬是在一个星期内造了出来,是基于当前高温导材料制造的真空导磁阱。
基于导的迈斯纳效应,磁单极子靠近导体时,会受到强大的排斥力,从而被稳定地囚禁在球心附近。
操作员控制机械手臂触碰存储盒上的一个微小开关,存储盒瞬间开启。
“报告,真空腔内检测到正电子信号、γ射线信号、介子和μ子信号。”
“报告,量热器检测到局部能量释放,真空腔内温度稳定,目前磁阱一切正常。”
“报告……”
控制中心内,研究人员井然有序地收集着数据。
陈战找了个位置安静地坐着,目光看着中控屏幕,那里是特种摄像机从观察窗拍到的画面,真空腔正中心,有一处极为微弱的闪光。
这样的场景,这几天他已经看了不下十次。
据说是实验室位置接近地表,只能通过多次收集数据的方式来排除宇宙射线的干扰数据。
不过磁单极子的物理性质几乎已经定性。
陈战看向手中的资料。
单一磁单极子的磁荷强度为倍基本电荷,质量约合oo微克,相当于一个病毒的重量,后面还有高相互作用截面等等的数据。
陈战连百分之一的数据都看不懂,但他知道,这份不怎么核心的资料一旦泄露,足以让整个世界的科学界和情报界陷入疯狂。
在来控制中心的路上,陈战和吴柏笙院士聊了一会。
吴柏笙院士当前正在进行元素周期表的重构工作,估计元素周期表从现有二维平面表格,演化成三维立方体式的元素周期表。
据吴柏笙描述,在新的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将失去其作为生命元素之王的地位,大概率会被另一种在新的量子规则下更善于形成复杂结构的元素所取代。
说不定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或许真能脱离碳基框架,通过全新架构实现永生。
当然,被确定物理性质的磁单极子影响可不单单只有这一点。
由于蓝星现有科技不能自主制造磁单极子的缘故,这oo千克的磁单极子对于现有科学界来说就是稀世珍宝。
“能源问题一直是我们最核心的问题,能否离开蓝星走向星空,靠的就是能源。如果我们实现了物质嬗变能源技术,宇宙飞船没能源了,都可以随便抓一颗陨石作为能源继续航行。实在不行把飞船内部一些不重要的零件拆下来当燃料也是可取的……”
“那也应该先建设材料科学相关的实验设施,如果我们成功控制磁单极子,就能设计和制造具有前所未有电磁特性的材料,甚至用磁单极子的场可以极其精确地操控带电粒子、自旋流和其他磁性材料。”
“就说最近的,磁场精度上去了,我们能复现拓扑辉石内部结构,第三代量子计算机核心,以及声子武器的核心,都能摆脱对拓扑辉石的依赖,真正进入实用化阶段。老方,你说是吧?”
“嗯,对。”方砚樵敷衍了一句,目光并没有从手中的笔记本离开。
磁单极子可以使质子快衰变,将其能量以定向束流,例如粒子束或伽马射线暴的形式射出去,就能制造出威力无比的行星级舰炮。
其威力足以在数秒内轻松蒸一艘航空母舰。
再将这个装置小型化部署在近地轨道,一种接近光打击能力的武器,能让夏国不再惧怕他国的威胁。
“老方?老方?!”吴柏笙又喊了几句。
方砚樵这才将目光从笔记本上挪开,苦笑道:“我自己觉得吧,应该先建设我的项目,毕竟拥有安全的环境才能让我们更安心的研究,毕竟其他国家不是傻子,对罗布泊虎视眈眈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话锋一转,方砚樵继续说道:“但是你们说的都在理,偏向哪一方都不合适。会议结束后,我给老长写封信,看能不能在资金方面在提供更多支持。”
“也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