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不是都派轻衣去瞧过了,郡主这几日都与顾大人和陆大人在忙碌互市的事情。”
思及此,姚知远便忍不住咋舌,轻衣一身轻身功夫惊艳绝伦,听力极佳,往日都是被派去探北夷情报的,如今都被世子殿下派去打听郡主的踪迹了,世子殿下竟还没反应过来自己的心思吗?
他有心想提点两句:“既已知晓郡主的行迹,何必还要等郡主的字条呢?”
那字条上左不过也是将一日的行踪简略带过几句而已。世子哪里是想见字条了,分明是想见人了。
可以前只要他人在军营,字条便日日都有,如今一连三日只言片语都……
百里浔舟微眯起双眸,自从那位姓顾的状元郎来了北疆,这字条便没有了。
他嚯地起身,姚知远目光追随着他的动作,“世子这是要做什麽去?”
“在北疆开互市,本世子怎麽能不到场?”
百里浔舟气势汹汹推开书房的门,还没开口,便被封眠明显带着喜悦的目光扑了一脸。
“你来啦!我正准备去找你呢!”封眠欢欢喜喜地迎上来。
百里浔舟连日来日渐鼓起的那点莫名地气闷尽数散了,心里打好的质问的腹稿也丢了个干净,乖乖地跟着她到桌前坐下。
“找我做什麽?”
“我想从疾羽营中借些人。”她专注地望着百里浔舟,将心中所想娓娓道来,“一来是为了震慑北夷部族,安定民心,做“巡市官军”,监管集市秩序。二来这准备办互市一事,也需要请人去与那几个部族说上一声。”
“我思来想去,也还是疾羽营的将士比较合适。只是不知近日营内人手可方便?”
百里浔舟略一思忖,点了点头,“自然没问题。我给顾大人拨五百精兵,可够了?”
顾春温:“足矣。多谢世子殿下。”
“互市地点可定了?”百里浔舟只瞧了他一眼,便又将目光挪到了封眠身上。
她今日妆扮得很是素净,俏生生像枝头新生的小花苞。
“我打算去黑石沟。”
百里浔舟略一扬眉,听她继续说道:“黑石沟恰好处在北夷与大雍的接壤处,又遭了灾害,庄稼十不存一,百姓流散,应是没什麽人会反对在设立集市。”
“若能增设贸易集市,也能助理当地的民生恢复。流散的百姓便是失了庄稼,也总能借着市集重谋生计。无论是运货丶摆摊,还是为商旅提供食宿,总能得一线生机。”
“郡主考虑万全,我等都觉得可行。”顾春温跟着附和一句,陆鸣竹连连点头。
“如此也好,那阿央他们岂不是也可以回家了?”百里浔舟想起此刻还住在城外的阿央等人,问道。
“是啊,我正想着去见过你以後,再去城外将此事与他们说了。现下你过来了,倒省了我一桩事。”
封眠说着起身,桌上的其他三人也跟着一并起身,大有同去之意。
百里浔舟瞟一眼对面两人,抢先开口,“我陪你同去,自打他们安置好,我也还没去看过呢。”
“顾大人和陆大人就不必相送了,互市的章程还需你们细细写下一份才好,留步吧。”
“也是呢,多誊抄几分,回头去联络那几个部族时,一并带去。”一般北夷部族中都会培养人特意学大雍文字,封眠并不担心他们会看不懂。
顾春温和陆鸣竹被一道命令钉在了原地,只能眼睁睁看着百里浔舟将封眠领走。
两人对视一眼,一个笑容不变唯有双目微沉,一个眉眼间聚起一点丧气,动作一致地坐下,磨墨,提笔,写文书。
城外支着一个小摊子,黑石沟的百姓们有条不紊地排着一条长队。
队伍最前头,村长袖口挽起,腕间搭着一只素手,他紧张兮兮地问:“柳大夫,咋样了啊?”
摊字後面,柳寄雪正肃容专注地为他把着脉,闻言眉眼柔和下来,收回了手,提笔写着什麽,“没什麽大碍了,再喝两幅药巩固一下即可。”
村长登时长长舒了一口气,擡袖擦了擦额间的汗。柳大夫哪里都好,每日不落地来为他们逐一把脉,有病的吃药治病,没病的小心预防,可是十分尽职尽责。
唯有一点不好就是,把脉的时候面相态严肃,瞧得人心里头不住地打鼓。
村长接过柳寄雪写好的药方,道着谢正要去一旁抓药,忽然看向城门方向,轻咦一声,“哎呀,那不是郡主的马车吗?”
柳寄雪立时回头看去,一辆熟悉的马车缓缓驶近,接着跳下来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阿雪!”
一见封眠,柳寄雪未语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