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 第二十六章 进城买物资(第2页)

第二十六章 进城买物资(第2页)

进了县城,街口就热闹起来。

供销社门前一条长龙,卖布的、卖油的、卖肥皂的门脸全都开了,玻璃柜里的瓷缸白得晃眼。

对面邮局门口挤着信件袋,上头的麻绳像粗糙的蛇一圈一圈缠着,绿色的门半掩着,玻璃上贴了张“代售粮票”的红字通知。

“散!”赵杰招呼一句,“各自忙各自的,三点镇口集合。最好两点半就往回赶!”

众人“好、好、好”地答,没两下就四散。程薇把蝴蝶结拢了拢,转头对顾孟舟笑:“孟舟哥,我跟你去趟邮局吧,看我爸妈寄的信来了没。”

顾孟舟嗯了一声,侧身替她挡了两个人群,把她护着往邮局钻。两人背影并排过去,倒是像回事。

阮时苒被人流挤出去几步,立在供销社门口,抬眼看一眼柜台:粗盐一角一斤,酱油凭工业票,白糖限量,每人半斤。她不着急挤,顺着人流拐进旁边一个小胡同。胡同里潮气重,墙皮一块一块脱落,角落里有一只猫伏在那里打盹,尾巴尖一勾一勾。

她抬手扣了扣门上松松的木条,确认没人,往胡同更深处走两步,逼仄的拐角一挡,瞧见没有脚步影子,这才把门栓“吱呀”一声掩上。下一秒,整个人从原地不见。

空间里清爽得像刚下过一场小雨。灵泉边隐隐泛着光,地里的葱长得精神,前几天撒下去的香菜也冒了芽。她勾起一角笑,走到粮架边,麻利地整理:一大包白面、两包细面条、白糖、红糖各两斤、酱油两坛、食盐一兜、花椒八角一小纸包;再从箱子里摸出一摞书——一本数学复习提纲,一本语文古诗文背诵小册子,还有两支钢笔、两盒笔尖、一瓶黑墨水。票据那边,她把粮票、糖票、布票、油票捋齐,用细绳扎好。想着还得给宿舍添点做饭的小东西,又翻出两把木筷、一只菜刀和一个小铁勺。

她做事利落,把大包往背篓一挪——又怕太显眼,干脆拆成两小包,再用旧布裹上。最后补了几只蜜枣和两瓶藿香正气水,这玩意儿夏天有用,人一中暑,灌口就醒。

回到胡同的那一刹,身上挂的汗就回来了。她把包裹一背,贴上墙影走出去,胡同口的猫冲她“喵”了一声,像什么都没看见。阮时苒把包往上提了提,拐向供销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柜台里的人眼睛尖:“同志,买啥?”

“白面二十斤,白糖两斤,酱油一坛,盐两斤。”她笑,票和钱一并摊开,“票我带了。”

柜台后的小妹飞快扒拉了一眼票,眼睛一亮——票够齐整,手也快活,称面的时候还帮她多抹了半两。阮时苒把东西落进蛇皮袋,提起来试试分量,肩膀往上一抗,稳稳地。

又绕去百货店,她要了把小剪子、一团线、两卷蜡纸、两包火柴,还挑了两块深色的土布。布票她不缺,直接利落地放票、付钱,旁边有个大嫂瞪她一眼,小声嘀咕:“这些年青人,手头真阔。”

阮时苒没搭理,拎着小物件,弯弯绕绕去了旧书摊。摊主是个瘦得像干竹杆子的老头,黑白分明的眼珠往外一瞟,先把烟头按灭了:“看书?自己翻,翻坏了照价赔。”

“我自己小心。”她弯腰翻,翻到一本《文言文常识》,书角折烂了,旁边还压着一本《常用物理知识问答》。她把两本挑出来,又摸到一本薄薄的《种植问答》,笑着抬头:“这本也要。”

老头咂舌,“这年纪小小,啥都要啊。”

“看着玩。”她揣钱,收书,转身走。

邮局那边人更多,队伍像两条毛毛虫往里挪。窗口玻璃后头的女同志戴着袖标,脸上挂着习惯性的严肃,一嗓子吼过去:“下一个——!”

程薇把信件登记本翻开,指腹抚过去,嗓子里“嗯”了一声:“这……这期没有。”转头看顾孟舟,眼里一下子就红,“孟舟哥,我爸妈是不是忙忘了……”

顾孟舟抬手揉揉眉心,声音低低:“可能寄迟了。等下期吧。”

他本来就烦躁,昨天晚上守堤没守上,早上又被徐前进点名去搬木头,肩胛骨还酸。可看程薇这样,心又软了,叹口气,“走吧,先去吃点东西。”

“吃啥?”

“饭店吧。”

程薇嗯了一声。心里其实还惦记着昨天阮时苒指手画脚的样子,气得牙根直痒——可眼下她也学不来,只能先把自己肚子顾好。想到能去国营饭店,心里忽地又舒展开一点:饭店门口那牌匾,多体面。

喜欢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请大家收藏:dududu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