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过去,什么都没有。
二更将近时,忽然传来轻微的“窸窣”声。不是风,是脚步。
宋斯年猛地站起,手里木棍一拎,眼神瞬间冷厉:“谁?”
黑暗里,玉米杆子晃动,一个影子蹿了出来,手里还抱着两穗嫩苞谷。
“别打别打!是我!”那人慌慌张张地跪下,嗓子里带着哭腔,“宋知青,是我,是二狗子,我娘病着,实在没口吃的……”
阮时苒看清是村里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瘦得只剩骨头。怀里的苞谷还带着土香,他抱得紧紧的,像怕谁抢走。
宋斯年皱眉,手里的棍子没落下去。
“放你走?”他的声音冷硬,“这片地是全村人的,你偷一根,就是全村人分的粮少一口。”
二狗子眼泪汪汪,额头直磕地:“我娘咳得厉害,几天没吃饱了,我是想煮点粥给她压压……”
阮时苒心里一酸。她明白,七十年代最可怕的不是打骂,而是饿。
“走吧。”她忽然开口。
宋斯年冷冷看她:“你想纵着他?若是人人都来偷,庄稼还收什么?”
“我没说纵。”阮时苒声音淡淡,“今晚这两穗,让他拿去。明天我去找徐叔,把情况说清楚,让公家看能不能多分他家一点口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狗子眼神一亮,又怯怯地看宋斯年。
男人沉默片刻,最终把棍子放下:“滚。要是再被我抓到,不管是谁,我真打断你的腿。”
二狗子吓得连连磕头,抱着苞谷飞快跑走。
风重新安静下来。
阮时苒收回目光,低声道:“饿急了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宋斯年盯着她,半晌才低声道:“你心太软。”
阮时苒笑了笑,没再辩解。
心里却暗暗下了决心:等空间里的菜苗长出来,她要想办法救济一些最饿的人。
不是出于圣母心,而是因为——在这个年代,民心,才是最有用的护身符。
拂晓时分,两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小院。
槐树上落下露水,打在瓦上滴滴答答。
阮时苒推门进屋时,忽然看到桌上放着一小块纸条,上头写着歪歪扭扭几个字:
“你们要小心,偷庄稼的,不止是村里人。”
墨迹未干,显然是有人趁夜悄悄塞进来的。
宋斯年眯起眼,把纸条揉在掌心。
院外的风,忽然带上几分森冷。
弹幕瞬间刷屏:
【剧情要拐大弯了!】
【偷庄稼的怕是黑市上的人!】
【苒苒小心!这就是原书里女配翻车的开端!】
阮时苒盯着那纸条,唇角缓缓勾起一抹冷笑。
原书里?那不算数。
喜欢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请大家收藏:dududu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