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结扎你为了我,就不能一直留在西北?……
金满仓,银满仓,在西北都不如粮满仓。
陈棉棉捧着厚厚一封,贴满邮票的信,正盯着警卫员在往革委会发电报。
又是一封长达上千字的电报,警卫员的手指都按麻了。
陈棉棉圆满完成了小麦增産30%的任务。
河西各个供销社的粮库主任和民兵队长,市领导外加地委书记的签字,装在厚厚的挂号信信封中,随後就会寄出去。
发完信,她还得回家写文章。
因为下一步将是登上《人民日报》。
那事儿可不能被动等待。
她得自己写好报道稿并寄到总革委去。
报社当然不会照她的稿子刊登。
但她提供的原始资料多,登报也就能更快,而等她登上人民日报,一般人谁还敢整她?
妞妞现在基本不坐婴儿车,因为她更喜欢跑来跑去。
她特别迷恋电报机,站在电报室门口,一眼不眨的看着,直到妈妈说:“妞儿,该回家啦。”
妞妞恋恋不舍的转身,来牵妈妈的手。
但娘俩才要走,邮递员来了,笑着说:“陈主任,有您家的包裹。”
翻开绿色的邮政大包裹,从中翻出个绳子紧绑的大布袋
见是首都寄的,陈棉棉以为是赵军发来的东西,嫌太沉,遂让个勤务兵先送回去。
勤务兵会放到门口,她或者赵凌成回家,就搬进屋了。
今天百货商店发西瓜和杏子,现在也是难得的,戈壁滩可以吃冰的季节,因为太阳太晒懒得多走路,再加上家里有了新冰箱,陈棉棉一次性买了整整二十支冰棍儿。
因为要吃冰棍,妞妞就又坐回了婴儿车里。
妈妈还在她膝盖上罩个手绢防弄脏。
妞妞穿着雪白的裙裙,黑色小皮鞋,专注对付那支冰棍。
她当然意识不到,但大院里所有小屁孩对她既好奇,也无比的羡慕。
她爸爸是全基地最凶的男人,可不但从来不骂她,还经常会把她架在脖子上出门。
她妈妈超级会赚钱,让她家拥有了基地第一台电冰箱。
别的孩子要吃根冰棍,先得跟妈妈闹钱,然後才跑去百货商店。
妞妞妈妈会买一大堆,拿回家慢慢给她吃。
在妞妞无忧无虑的意识里,这片戈壁绿洲是她的家,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
她听到妈妈和别人讨论,说明年要搬到泉城去,但她并不想去,因为她只喜欢那个两室一厅,窄而温馨,又整洁的家。
吃着冰棍,突然想起搬家,她就说:“妈妈,不要读书喔。”
陈棉棉被孩子一句话说笑了,说:“孩子都是要读书的,但你为什麽不读呀?”
妞妞摇头:“不要离开爸爸,不要去城里。”
她张开小手:“妞妞的家,最好啦。”
别看基地只有黄沙和梭梭草,但妞妞出生在这儿,当然也喜欢这儿。
陈棉棉对基地谈不上讨厌,但真心不喜欢。
进出管理太严格,出趟门需要层层审批,火车还慢的像蜗牛。
她已经把祁嘉礼列的名单给了邱梅,让着手调人了,她也必须搬到泉城。
因为火车每天往返需要整整四个小时,她和妞妞都熬不住。
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她也必须搬家。
唯一辛苦的也就赵凌成了,他不爱做饭,以後估计得顿顿吃食堂。
因为搬出去就不算是驻地家属了,她们很难再回来,得赵凌成出基地去看望她们。
而且私事外出基地有纪律,要不是因病,事假一个月只有一天。
也就是说从今往後,陈棉棉和赵凌成一年见面,大概总共也就半个月时间。
说来也是麻烦,首先家务没人干。
再,妞妞和爸爸也将很难见面,她会想爸爸的。
但赵凌成不愧是林蕴在给赵勇的信中反复讲,说性格最像她的,令她骄傲的长子。
所以就在陈棉棉还在苦恼两地分居时,赵凌成已经把问题给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