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大多数村民一般,大半辈子从未出过远门,左右不过是去邻村走走,而汴京对她来说就是个无法到达的地方。
先前听琼姐儿一家去了汴京,她也觉得新奇,可过了一段时日便是担忧。汴京城大,遇上事还找不到人帮衬,不若在村子里好,日子还过得安稳些。
陆琼倒也看出二娘的担忧,笑着摇头:“我只是放不下汴京的生意,这次主要是将离姐儿带回来,总不能中秋了叫虞娘一人在家过。”
见她这般解释,周二娘这才放下心来,又跟陆琼说上几句才转身出了门。
现下二娘家没人,陆琼也不好干坐着,见茶杯空了就给自己重新倒上一盏,茶还冒着热气,令她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没多久木门被人再次打开,周二娘单手拎着一个竹筐进来,手指用力到泛白,看起来就不轻。
里面是半袋面粉,一些米,够两人吃三五天,蔬菜主要是萝卜丶菘菜丶茄子丶芥菜,一些豆子,六七个鸡蛋,新鲜的柿子丶枣儿丶梨……
除了肉,几乎是常见的都来了点。
周二娘见陆琼沉默不语,以为她是不满意,忙着道:“这些面粉是前几日用新谷子磨的,我家不种水稻,米没多少,不过菜也是刚摘不久,刚从地窖拿出来。”
陆琼怕她继续说下去,忙打断:“不是,我只是怕太多了,这两日吃不完。”
原来是这样,周二娘也没多想,黝黑的面庞挂起憨厚的笑:“怕什麽,吃不完做成腌菜带回汴京。”
说着又想起自家还做了些腌菜,拍了下大腿,哎呦一声。
“我都忘了前些日腌了些胡瓜,我去拿来……”
见她要起身,陆琼叫住她,嘴角微扬:“二娘费心了,这些已经够了,萱儿还在家里等着我回去。”
周二娘也意识到不妥,便不再执着。
陆琼给了钱,还把食盒里的糕点丶月饼留下,怕她推脱还提前想好说辞。
“我跟萱儿在上元村待的这些年里,二娘也没少照顾,尤其是最近还添了不少麻烦,这些糕点也都是从铺子里拿的,没花钱,您就收下吧!”
周二娘自是心动,不过她也没把陆琼的话当真,这些糕点一看就值钱,就算是铺子做的没花钱,可买面粉要钱啊,更别说里边还有馅儿。
去年吃的那块月饼,她可是记了很久,当时跟家里人分着吃,每人也就尝尝味儿,根本不过瘾,现在每人能分到一块,她没多犹豫就应下。
去到外边,田地里已然没人在耕作,路上静悄悄的,只能听见溪边时不时传来的水流声。
今儿耽误不少时间,陆琼也饿得慌,即便身上的东西沉,也还是加快步伐走回去。
院子里的柴被收走一部分,等她走进竈房,便见到陆萱已经生好火,脚边就是方才晒干的柴。
“阿姐!我们今天吃什麽?”陆萱走上前,眼睛瞥向竹筐里。
陆琼想吃些简单的,打算做个鸡蛋羹,再用羊腿肉煮一锅饭。
陆萱也惦记腊羊腿半天了,二话不说便点头,把米放水里养着,其他要用的食材丶器皿也提前洗好。
没多久,腊羊腿就跟米饭一块儿蒸好,陆琼用锅铲翻一下米饭,底部稍焦的部分就露出来,边上生了层锅巴,蘸着腊羊腿的油脂,香味扑鼻。
不过她想再焖一会儿,这样更入味,旁边的陆萱却不好意思地笑:“阿姐,我想先尝一块……”
前些年她们没钱,但是过节的吃食也会用心准备,买些面粉来做炸物丶糖饼,奢侈点还会熬猪油渣。
唯有一年,田地收成不好,汴京物价上涨,花去必要的开销,她们便没多少馀钱,加上冬日里烧的柴火不够,陆萱也因此受寒,看病也花去不少钱,後来还跟虞娘借了不少。
好不容易扛过严冬,终于等到春节,家家户户置办年货,陆琼也买了大米回来。
平日为了省钱都会熬成稀粥,可毕竟是过新年,就起竈蒸了米饭,揭开锅便闻到锅巴的焦香,于她们而言,那便是人间美味。
当时陆萱才到她胸前,脸上一吹风就泛红,也像今天一般,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她,眼里全是期待。
想起这些,陆琼便笑出声:“好,我给你挑一块脆的。”
吃过午饭,二人便将院子的被褥收进屋子,晒过後的被子有股特殊的味道,叫她们也安稳地睡了一下午。
许是秋收到了尾声,下午的上元村也陷入一片寂静,唯有山林的树被风吹起,摇晃着身上的枝叶。
次日一早,陆琼带着陆萱去虞娘家,手中提着食盒,装的是糕点跟月饼,陆萱手里则拿着一捆药材,二人还未走进院子便闻到一阵酒香。
虞娘不知去哪了,只见离姐儿坐在院前,脚边堆放着两个大木盆,其中一盆刚腌好的猪肉,盆边还放着盐丶花椒丶黄酒,还用了不少茱萸增加辛味。
离姐儿抓了把粗盐,用力搓进猪肉里,等她脖子有些酸了,擡头便看见陆萱对她笑。
“离姐儿,你家的肉闻起来好香!”
陆萱真的好喜欢腌制的肉,不论是风干还是烟熏,味道皆好,很是下饭。
离姐儿兴致一般,对她而言每年过冬都会做,甚至还会生出厌倦,腌肉做多了,手会起皱,还会脱皮,等天一冷碰上水就更不好受。
不过面对陆萱,她还是很有耐心:“许是放的腌料多,而且这肉也是今儿刚送来的。”
即便有腊羊腿,可腊肉也在陆萱心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不过还没等她开口,陆琼便知道她的想法。
“你若是想吃,等回了汴京,我们就跟青娘多买些肉,到时叫金娘也一块儿腌肉。”
这一年来,陆琼也时常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本以为搬离通济坊後会渐渐断了联系,谁会想到金娘後来不做豆腐,改去绣坊了,而後也有了更多牵扯。
还没来得及想更多,身後便传来一阵喧闹声。
虞娘带着三五个妇人正往院子赶,脸上皆挂着笑,见到陆琼站在院子里,笑意更深,连脚下步伐都不自觉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