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醉汉像是终于放弃纠缠,青白着脸去搬地上不省人事的同伴了,还有几个旁观的路人在指责店员不愿提供监控,看那意思,几个差评是难免的,说得那名烧烤店店员头都不敢擡。
扶青关掉外放,走到一边。
“事情解决了?”女生小声问。
扶青“嗯”了一声,对面立刻收起方才的盛气凌人,欣喜道:“今天太谢谢你们了,你们是不是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啊?我回头一定去学校登门道谢,能不能留个地址给我?”
吃饭时,她也听到了隔壁桌的谈话,多少能分辨出他们都是同学。
“对了,我叫赵婷婷。”
扶青想要拒绝,无奈赵婷婷软磨硬泡,只好答应,给了她学校地址和自己的联系方式。
挂掉电话,她看向院里的九人,在系统上记下每人的信息:“今天参与见义勇为的四人,包括响应同学呼救的五人,每人加3分,以示鼓励。”
想不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宋如双九人愣了愣,发出欢呼。
他们兴奋地讨论起积分的问题,扶青则看向闹事的那一夥人。
他们管店里要了个湿毛巾,沉着脸,在帮同伴擦鼻血。
气场压得极低,和喜悦的学生们泾渭分明。
那人撞上桌面时嘴角似乎也磕破了,血迹从唇边溢出,染红了毛巾,扶青一动不动地看了一会儿。
唾液,血液,伤口。
这是末日下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有很长一段时间,身上每出现一道伤口,扶青都要提心吊胆许久,仔细思考它的来历。
但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人们并没有这样的烦扰,对待伤口的态度也相当随意。
用过的毛巾被随手丢弃在垃圾桶里,扶青强迫自己移开视线。
说不上为什麽,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曾在末日中帮她避开无数危险的直觉突突地报着警。
醉汉酒後发疯很常见,景区游玩过程中起冲突很常见,为了报复社会将汽车开入闹市的事情,在近几年也不止一次发生过。
可或许是今天看到的那条评论起了作用——“话说,没人觉得最近的流血事件变多了吗?”
加上就连学生们都险些卷入一场冲突。
扶青第一次认真回忆起这段时间,发生在周围的“意外事件”。
距离重生刚过去一周,这一周她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日常作息稳定和谐,也不常关注新闻。但在上一世,扶青还是个普通大学生时,对社会热点事件还是很关注的。
末日五年,她不止一次怀念过曾经安逸和平的生活,可这一次回顾,当她将重点放在自己之外,扶青渐渐意识到自己曾忽略的某些事情。
在病毒爆发之前,似乎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社会显得尤其动荡。
各种死亡事件频发,很多一旦发生足以让人铭记许久警钟长鸣的事件,却在那一年内接连发生。
高速连环车祸,小区燃气爆炸,大型客机坠落。
枪击,投毒,随机杀人。
有人祸,也有“意外”。
社会对此不是没有做出反应,但因为这样的事件不止在华国发生,衆人最终得出结论:那是一场蔓延全世界的“水逆”。
专家分析,将此归类为经济形式太差引发的就业危机,生活成本提高,失业人数上升,导致社会不安定。
人心浮动,一点摩擦也可能被无限上升,并奉劝人们平心静气。
扶青当时还是学生,常住宿舍,拿着父母的遗産,平时很少和校外人员交往,对这种社会变化谈不上感同身受,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问题。
可现在想起来,最恐怖的时候,热搜一天就要变一个样,各种事件刷屏,人们来不及哀悼,就要迎接新的死亡。
这明显不对劲。
扶青仔细回忆,惊觉,一切似乎就是从这个夏天开始的。
这会与後面的病毒爆发有联系吗?
扶青在心中发问。
系统安静沉默,就像一块石子投入深深的洞窟,无限下坠,听不到回应。
*
当晚,两条新发布的帖子挂在论坛首页,引发了热烈讨论。
[今天收到了求救信号,正准备打车,手表就提示已经有人赶过去了,想问问那位呼救的同学还好吗?]
[兴奋得睡不着,有没有今天在现场的同学来聊聊?]
绝大部分人今天都在忙着享受来之不易的休息日,对烧烤店发生的事一无所知,直到晚上打开论坛才觉察不对。
第一条帖子发布时间较早,帖主口吻也很严肃,表示自己收到了来自同学的求救,不过很快有其他人先一步回应後,手环就停止发送信号了。她後来越想越不对,後悔自己没早点赶过去,只好来论坛问问,免得万一真出了什麽事,良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