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忒天真单纯了。”齐浩然不屑一顾地说,“宁县那地方,常年鼠疫,衙门上下都借着这东西发财,要说无辜,恐怕也找不出几个。”
池东清迟疑道:“我还是没明白,这和你看鹰卫卷宗有何关联?”
齐浩然嘿嘿地笑了一声,低声道:“因为我知道,鹰卫找不出那人,定要将过错甩给惊鹊门。惊鹊门与鹰卫的分工,本就是一笔烂账,这找嫌犯,按理说就是惊鹊门该做的,可两位大人找出了空棺秘密後,就忙得不见人影,我资质愚钝,如何从那茫茫多的宁县衙门人中找出幕後之人?得敦促鹰卫找,更不能让他们将过错甩在我头上。”
池东清多少有些无语,说:“所以?”
“所以,我要翻翻看,那些鹰卫中,是否有人和宁县有关系。”齐浩然笑得极其阴险,“鹰卫大多是北人,不少出身宁县,我到时候就写在卷宗里,递给鹰卫。鹰卫一看,定然觉得我是意有所指,说鹰卫中有人和宁县衙门勾结,所以才审不出个结果。”
池东清瞪大了眼睛,连瞌睡都消散得一干二净,指着齐浩然说:“你?!”
齐浩然按住他的食指,道:“放心放心,不是真的陷害,否则何必交给鹰卫?只是让他们晓得,我也有这层办法在。若他们能审出就最好,若审不出,也别想着将一切过错推给惊鹊门,咱们各领点罚,宁县老衙门呢,一个也别逃——如此一来,谁也不会受伤,这案子也不会错办!”
池东清简直不知说什麽才好,齐浩然面不红耳不赤地得意一笑,还总结了一下:“这就是官场之中的智慧。”
“无耻!”池东清下了结论。
齐浩然“欸”了一声,显然十分不赞同,池东清还要说话,却又突然一顿。
他盯着齐浩然手中的卷宗看着,突然站起来,说:“当年……胡珏胡大人在惊鹊门任职时,鹰卫还隶属惊鹊门,对吗?”
“三年前莫大人去世,鹰卫才独立出去,你糊涂了?”齐浩然疑惑地看着他。
池东清指尖发抖,他说:“那,胡大人去柳县办案,岂非要鹰卫随行?”
齐浩然更加莫名其妙,说:“这是自然。”
池东清说:“那随行鹰卫,是否都该同去同归?胡大人回来了,他们是不是也都该回来?”
“是啊。”齐浩然说,“可能偶尔会因为要办事而耽搁吧。”
池东清疯了一般地开始翻旁边堆叠的卷宗,齐浩然吓了一跳,池东清却没有解释,池东清翻了半天,总算翻出两份卷宗,一边喃喃道:“我知道是哪里不对了,和柳县没关系,是鹰卫,是胡大人身边的鹰卫……”
齐浩然茫然地看着他,池东清说:“胡大人在柳县时,并未发生危急之事,鹰卫按理说,并无折损。他是处理完所有案子後回的长安,也不可能留鹰卫在那儿处理案子……可是,少了一个人。”
齐浩然说:“少了……谁?”
“鹰卫!”池东清将两份卷宗一合,一个个对照,嘴里念念有词,“江泰,有来,有回;何凤,有来,有回,雷鑫丶赵从灵……都没问题!只有这个人,舒代天,他是随行鹰卫之一,却并未跟着一起归来。”
齐浩然眨了眨眼,四年前,齐浩然也并未入惊鹊门,故而对此一无所知,池东清不再犹豫,转身就往典簿厅跑,找到了邵伟邵大人,邵伟见他气喘吁吁,有些错愕,池东清却道:“邵大人,敢问您还记得一个鹰卫麽,叫舒代天。”
邵伟茫然地看着他片刻,说:“谁?”
池东清“呃”了一声,说:“就是,之前跟着胡大人去柳县的一个鹰卫……”
邵伟更加疑惑,道:“胡珏大人?那时候随行鹰卫有大约二十人吧?”
池东清说:“是,但他最後没有一起回长安。”
他这样一说,邵伟倒是有些印象,道:“我想起来了,是舒护卫。他一直跟着胡大人,的确没有回长安,他双亲亡故,必须回去奔丧,守孝三年。後来……就没什麽消息了,可能径自回了鹰卫?”
池东清说:“邵大人,您还记得他老家是哪里的吗?”
邵伟点头:“应该是宁县,因为我记得当时宁县又闹了鼠患,死了不少人,胡大人说舒护卫的双亲就死于那场鼠患……好端端的,你为何突然问这个?”
池东清说了句“多谢邵大人”,也没回答他的问题,转身又跑回了藏书阁,他气喘吁吁的,齐浩然抓了抓头,说:“你干什麽呢?疯了一样。”
池东清说:“鹰卫的名单,你这几日在查看,可曾看见有叫舒代天的人?”
“鹰卫那麽多人,我怎麽可能记得?”齐浩然似是觉得十分荒唐,“我又不像你,过目不忘。”
池东清说:“可否劳烦你一件事?帮我翻一翻……拜托你了。”
他双目发红,看着竟有几分可怖,齐浩然愣了愣,说:“……好吧。反正,我也正要做差不多的事。”
齐浩然开始翻阅鹰卫卷宗,并帮池东清留神“舒代天”这个名字,而池东清则从重重卷宗中,翻出胡珏当年在柳县的一桩案子。
胡珏是泰安是十五年初去的柳县,一直到十六年四月才回的长安,在柳县差不多待了一年半,不算太长,办的案子却并不算少。
这桩案子,与其说是案子,倒不如说是对簿公堂的可笑官司,故而池东清此前也只是一目十行地扫过。
当时是泰安十五年十一月,有几户人家联手状告一个灵丹医馆,说是庸医治死了他们的亲属,後经胡珏查验,确有此事,于是将此医馆庸医害人之事张贴,让其他在此治病过的百姓记得去其他医馆再查一查,若有亲属也出过事的,可以来公堂上报,好看看这庸医到底害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