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写,没有多余的温度。
她拿起卡片,用手指细细摩挲纸张的质地和墨迹,又对着光线检查是否有隐藏的水印或微孔。一无所获。
她将卡片放到一边,看向盒内的衣物。
是一件浅燕麦色的羊绒针织衫和一条深灰色的羊毛长裤。面料触感极佳,剪裁简约,品牌是某个以舒适和低调着称的奢侈品牌,价格不菲,但完全符合她表面身份可能接受的范畴,不会过于夸张。
她将衣服一件件取出,平铺在茶几上。动作缓慢而仔细,如同在进行一场严谨的鉴定。
手指一寸寸地抚过针织衫的纹理,感受线股的编织密度。检查纽扣——是天然贝母扣,内部似乎没有夹层。翻看所有接缝处,针脚细密均匀,没有现多余的线头或异常凸起。
长裤也是如此。面料、拉链、扣子、缝线……一切看起来都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她甚至拿起衣服轻轻抖动,靠近倾听,也没有听到任何不该有的细微声响。
没有追踪器?没有窃听器?没有任何技术层面的监控手段?
这反而让她更加警惕。
陆沉渊绝不会做无意义的事。他大张旗鼓派专人送来这份“礼物”,绝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歉意。
如果不是技术手段,那会是什么?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那两件衣服本身。
款式、颜色、品牌……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我了解你的喜好,我掌控你的消费层级,我甚至能精准判断你的尺码。
这是一种无声的、居高临下的宣告。
穿上它们,就意味着无形中接受了他的“标记”,时时刻刻提醒着昨晚的经历,以及他们之间那种微妙而危险的联系。
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暗示和束缚。
更或者……这些衣服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被某种特殊的、无色无味的化学药剂浸泡过?这种药剂可能对人体无害,但能被某种特定的传感器检测到,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定位她的行踪?
这种手段,更隐蔽,也更难防范。
苏晚看着那两件质地精良、颜色温柔的衣服,眼神却冰冷如霜。
她不会穿它们。
但也不能直接丢弃,那同样会引起怀疑。
她需要处理掉它们,用一种合理且无法追踪的方式。
沉思片刻,她有了主意。
她将衣服重新叠好,放回盒子里,盖好盒盖。然后,她拿起手机,点开一个本地慈善捐赠平台的app,熟练地填写信息。
捐赠物品:女士羊绒针织衫一件,羊毛长裤一条(全新,吊牌未摘)。
捐赠理由:尺码不合。
取件方式:预约上门取件。
捐赠人:匿名。
做完这一切,她将盒子放到门边角落。
陆沉渊的“礼物”,将会通过慈善捐赠的渠道,流向某个完全随机的、无法追查的陌生人。
而她,则拿起那张素白卡片,走到书桌前,拉开一个抽屉,将它扔了进去。
抽屉里,已经躺着另一张卡片——之前夹在礼服盒里的、同样没有任何署名的、只打印着晚宴时间和地址的卡片。
两张冰冷的卡片并排躺着,如同两道来自深渊的注视。
苏晚关上抽屉,面无表情。
第一回合,无声的较量,看似平静地过去了。
但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陆沉渊的试探,绝不会停止。他只会换一种更难以察觉的方式。
而她,需要比他更有耐心。
喜欢马甲夫妇今天也在互相套路请大家收藏:dududu马甲夫妇今天也在互相套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