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大秦帝国同人文bg > 第116章(第2页)

第116章(第2页)

&esp;&esp;始皇便想起扶苏小时候也爱看史书自学那些朝堂博弈,顿时来了点兴趣。

&esp;&esp;他于是询问公子政:

&esp;&esp;“阿苏都带你看了什么?”

&esp;&esp;公子政张口就来:

&esp;&esp;“昔年我大秦献公为打击国内旧贵族势力,将国都由雍城迁往栎阳。由此,旧贵族留在雍城,朝廷地处栎阳,形成东西对峙的局面。”

&esp;&esp;始皇有些惊讶地问儿子:

&esp;&esp;“这是你告诉他的?”

&esp;&esp;扶苏表示:

&esp;&esp;“我只说了前半句,东西对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esp;&esp;这种对峙状态一定程度下缓和了彼此间的矛盾,也给大秦改革创造了条件。

&esp;&esp;这也是为什么献公和他儿子孝公前后两代人搞改革,秦国贵族都没能怎么插上手的原因之一。

&esp;&esp;献公废止人殉、编制户籍、推广县制、设立行商用的商市,是个对大秦功劳甚巨的秦君。奈何他儿子秦孝公和孝公的心腹爱臣商鞅太有名了,把献公衬托得黯淡无光。

&esp;&esp;说起来,对方能继位也是挺不容易的。

&esp;&esp;原本他是秦灵公的儿子,但秦灵公死后却不是他继位。

&esp;&esp;被拥立的反而是秦灵公的叔父简公,这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秦王,大秦的私田合法就是在简公治下开始受到官方承认的。

&esp;&esp;献公没能从父亲手里接手诸侯之位,只能去河西流亡,但大秦内部却很动荡。简公死后传位给了儿子、儿子死了又传给孙子,然而孙子只有两岁。

&esp;&esp;两岁的小孩肯定不能执政,所以是母亲代为掌权。后因任用宦官专权遭到臣民的怨恨,献公抓住时机回国夺位。

&esp;&esp;时隔三十年,秦君之位终于回到了灵公这一脉。

&esp;&esp;也就是说献公在外流亡了三十年。

&esp;&esp;始皇听公子政说起献公的往事,沉吟片刻,提问道:

&esp;&esp;“你可知献公为何要与旧贵族对峙?”

&esp;&esp;公子政想了想:

&esp;&esp;“他继位的元年便废止了人殉,次年提出迁都,可是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esp;&esp;始皇颔首:

&esp;&esp;“你觉得是什么联系?”

&esp;&esp;公子政认为这个答案很简单:

&esp;&esp;“废止人殉侵害了贵族的利益,他们不高兴了。哪怕推行时不会受到阻碍,贵族也肯定会在其他方面故意为难他。所以他要迁都到贵族管不了他的地方,这样便无人掣肘了。”

&esp;&esp;扶苏一脸与有荣焉:

&esp;&esp;“阿父还说他年纪小可能弄不明白这些,他分明就学得很快。”

&esp;&esp;天才和寻常人怎可同日而语?

&esp;&esp;始皇捏捏儿子的脸颊:

&esp;&esp;“朕幼时在邯郸,无人教导朕这些东西。当初不曾接触过,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小时候如此聪慧了。”

&esp;&esp;顿了顿,他又补充:

&esp;&esp;“不过朕倒是记得太子幼时的事情,你五六岁时也这么聪颖。”

&esp;&esp;公子政好奇,追问道:

&esp;&esp;“阿苏幼时进学是什么样子的?”

&esp;&esp;始皇回忆了一下:

&esp;&esp;“阿苏幼时常常自己翻史书看,看到穆公对外塑造仁善的形象,便说自己要同穆公学这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