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臣以为,此番之事与长平一战并不相同,不可同日而语。长平之战祸水东引过于明显,而楚魏相争却能依靠略施小计,掩盖住挑拨的意图。”
&esp;&esp;李斯提议可以协助齐王造势,做出齐国安于太平,不愿蹚浑水的模样。然后让齐王对外宣称为了平息事态,要把几座城一分为二,同时安抚两国。
&esp;&esp;接着再派人在两国内部挑唆,引导双方不接受只得一半的结果。于是齐王只好“勉为其难”地选择全部交给其中一国,彻底引爆事态。
&esp;&esp;“最后须得交给魏国,因楚国比魏国国力更强,楚国不会因此怯战,不敢开打。”
&esp;&esp;把齐王的目的伪装成是要居中调和,而非故意拱火。这样能大大降低楚魏的防备,最后引得他们成功入套。
&esp;&esp;扶苏满意点头:
&esp;&esp;“这招倒是不错,你还算有点能耐。”
&esp;&esp;而后对始皇笑道:
&esp;&esp;“可见李客卿颇有急智,只不过寻常总是引而不发。李卿有此才能,怎么好一直偷懒呢?不如多给他派一些政务吧。”
&esp;&esp;李斯先是欣喜于王上的看重,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不对了。
&esp;&esp;——王上方才那番对他不满的作态,不会都是装的吧?
&esp;&esp;然后现在说什么“李卿一直在偷懒”,要给他加工作量。可他分明已经很忙了,王上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esp;&esp;李斯呆了呆。
&esp;&esp;太子政同情地看向他:
&esp;&esp;“李卿,虽然需要你处理的事务是多了一些,但事情总有处理完的一天。”
&esp;&esp;等我继位了,肯定会对你好一点的,不会给你加那么多班。
&esp;&esp;谁让我是阿苏的阿父呢?
&esp;&esp;就得替调皮的儿子多安抚一下重臣。
&esp;&esp;太子政想着,可不能让李斯对阿苏生出不满来。不然等以后他的阿苏出生,那么小一个孩子,如何应付得了李斯这种成年人的针对。
&esp;&esp;不过转念一想,李斯不一定能猜到阿苏就是王上。
&esp;&esp;只是这家伙太聪明了,有一定的概率发现端倪。所以太子政不得不防,他得提前帮未来的儿子消除隐患。
&esp;&esp;李斯谢过了太子殿下的关心。
&esp;&esp;虽然他总觉得,殿下似乎话里有话。
&esp;&esp;扶苏却已经继续和阿父玩起来了:
&esp;&esp;“幸好有相邦在,否则寡人真是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寡人愚钝,全赖相邦相助。来人,将寡人新得的宝剑赠与相邦。”
&esp;&esp;侍者于是捧出了泰阿剑。
&esp;&esp;始皇原本只是和儿子闹着玩,没想到爱子突然送出了一柄名剑。
&esp;&esp;泰阿曾是始皇帝最爱的配剑,直到后来灭楚后,从楚国宝库又缴获了龙渊和工布。扶苏特意将龙渊取来,讨父亲欢心,后来始皇帝心爱的剑就多了一把龙渊。
&esp;&esp;如今还未灭楚,自然拿不到龙渊,但泰阿却是早就在秦国宝库之中了。约莫是当年白起率军攻入楚国的都城郢都时,从其中斩获的。
&esp;&esp;扶苏最近自秦王宝库里翻出了这把剑,立刻就拿来哄爹了。
&esp;&esp;始皇看着那剑,微微愣了一下。
&esp;&esp;他伸手接过爱剑,欣赏了一会儿。然后扭头看向笑吟吟的儿子,心下感动。
&esp;&esp;始皇眉目柔和下来:
&esp;&esp;“就你花样多,送个剑还玩这些。”
&esp;&esp;扶苏替阿父把剑佩戴上:
&esp;&esp;“还得是这样的名剑,才能配得上阿父的身份。”
&esp;&esp;太子政眼馋地看了一眼泰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