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形的涟漪,最先触动的就是市招商局的神经。
局长亲自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藏不住的兴奋,说是一家实力雄厚的港资文化集团,因“青春对话时代”的巨大反响,对电视台、对苏霓的团队产生了浓厚兴趣。
项目很快被摆上桌面——联合制作一档名为《改革先锋录》的系列纪录片。
对方展现出了惊人的诚意:出资八成,电视台提供播出平台,“声浪传媒”作为核心内容承制方,而苏霓,则被对方点名指定为项目总协调人。
这几乎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台里上下喜气洋洋。
只有苏霓,在拿到那份厚厚的合作意向书时,心头掠过一丝难以言说的异样。
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逐字逐句地审阅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款。
灯光下,她的指尖最终停在了一处——“版权归属:甲乙双方联合所有”。
看似公平的字眼下,却没有任何关于具体使用范围和收益分成的细则界定。
而紧随其后的一条附加条款,像一根毒刺,瞬间让她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该项目后期所有衍生品类开权,归投资方主导。”
主导?
这温和的词汇背后,是赤裸裸的吞噬。
这意味着,“声浪传媒”耗尽心血创作的内容,一旦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就会被对方轻而易举地拿走,从ip孵化到市场运营,都将与原创者再无关系。
这哪是合作,这分明是资本精心布置的一场围猎,用八成的资金作诱饵,捕猎的是节目最核心的生命线。
内部会议上,气氛热烈得像要提前开庆功会。
主管的台领导满面红光,大手一挥:“小苏,别太钻牛角尖了嘛!人家肯真金白银地投八成,这是多大的信任和支持?现在这个环境,有钱就是爷,哪有那么多讲究?赶紧签了,别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周围一片附和之声,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将获得大笔投资的喜悦中,无人理会苏霓凝重的表情。
“我不同意现在就签。”苏霓的声音不大,却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会议室的燥热,“这份协议里的版权条款,是在给我们下套。我们是在卖身,不是在合作。”
领导的脸色顿时有些挂不住,皱眉道:“小苏!注意你的措辞!什么叫卖身?这是双赢!”
“领导,如果我们连自己创作出来的内容都保护不了,那赢的只有他们。”苏霓站起身,毫不退让,“我请求暂缓签署,给我一点时间,我会拿出证据。”
她没有再多做解释,在众人或惊诧或不解的目光中离开了会议室。
她立刻拨通了李建军的电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拜托他动用关系,查一查这家港资集团过往的合作案例。
李建军的效率高得惊人。
不到半天,一封加密邮件就到了苏霓的邮箱。
邮件内容让她脊背凉——这家集团在过去三年里,用几乎一模一样的条款,先后与内地三家颇具潜力的制作公司合作。
节目大火之后,他们迅在海外注册子公司,将“联合所有”的ip独占,反过来起诉原制作方侵权,最终将三个价值连城的节目ip彻底据为己有。
看着那三家公司如今或倒闭或一蹶不振的结局,苏霓的手指微微颤抖。
这不是商业竞争,这是绞杀。
当晚,她从钱包的夹层里,翻出了那张质地精良的黑色名片。
她深吸一口气,拨通了那个号码。
电话接通得很快,陆承安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传来:“喂?”
“陆律师,你好,我是苏霓。”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想请你帮我看一份合同——不是法律咨询,是准备实战。”
电话那头的陆承安似乎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一丝了然于胸的锐利。
“地址给我,我派人去取。另外,把对方公司的所有背景资料,包括你查到的,全部过来。”
他的反应度和专业度,给了苏霓一颗定心丸。
接下来的是堪称风暴般的四十八小时。
陆承安甚至没有亲自露面,只派了一位姓陈的干练律师与苏霓对接。
但苏霓知道,背后运筹帷幄的,绝对是陆承安本人。
陈律师的团队以小时为单位向她汇报进展,他们不仅审查了合同本身,更通过专业的法律数据库,将对方公司的所有诉讼记录、商业纠纷扒了个底朝天。
四十八小时后,一份全新的、被红色标记和批注得密密麻麻的修订版合同,连同一份详尽的法律风险意见书,摆在了苏霓面前。
陆承安的电话也准时打了过来。
“合同里,我一共标出了七处重大风险点。除了你现的版权陷阱,还有‘不可抗力解释权单方面归属资方’、‘争议解决地定于境外仲裁机构’这些更隐蔽的条款,每一条都足以让你们在未来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