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 > 第16章 这碗饭我端得堂堂正正(第2页)

第16章 这碗饭我端得堂堂正正(第2页)

如果操作得当,完全可以歪曲成苏霓“排除异己,打压同事”的黑料。

一张针对苏霓的天罗地网,在无声中悄然合围,只等着将她彻底吞噬。

第三天深夜,拍摄进入了最关键的一环——采访在老城区卖糖水的吴老太太。

狭窄的巷子里,吴老太太的糖水摊只亮着一盏昏黄的灯泡。

苏霓团队的到来,并没有打扰到这位老人的平静。

采访快结束时,苏霓按照计划,轻声问出了那个问题:“婆婆,您这辈子,最怕什么?”

老人浑浊的眼睛望向远处黑漆漆的江面,沉默了很久。

她颤巍巍地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一张被摩挲得边角白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笑容憨厚的年轻男人。

“怕忘了他。”老人的声音平静得像一碗没有波澜的糖水,但每个字都仿佛泣着血,“老头子修那座跨江大桥的时候,掉进江里,人就没了。那年,我才三十八。他们说,他是临时工,不算工伤,一分钱抚恤金都没有……可他修的那座桥,现在每天都有几万人从上面过。”

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

李建军的眼眶红了,他看到老人的手,那双布满沟壑和老年斑的手,正轻轻摩挲着手边一碗她自己舍不得喝的红豆沙的碗沿,仿佛在抚摸爱人的脸颊。

“那我再问您,您最盼什么呢?”苏霓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中第一次泛起了一点点微光。

“我不想他白死。我想让他修的桥,也记得他这个人。”

那一刻,巷子里静得能听到风声。

李建军悄悄关掉了刺眼的补光灯,任由清冷的月光透过巷子顶棚的缝隙,温柔地洒在老人和那张老照片上。

没有导演,没有机位,只有真相和月光。

试播当天,天意弄人。

省委郑书记亲自率领的巡视组,临时决定改变行程,突击检查电视台基层内容生产和意识形态工作。

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到极点。

胡志强额头冒汗,按照既定流程,播放着那些歌功颂德、浮华空洞的样片。

郑书记看得面无表情,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就在一个样片播完的间隙,导播间的技术员小王,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是苏霓的铁杆粉丝,不知是紧张还是冲动,竟然鬼使神差地没有切到下一个预定片源,而是直接点开了标记着《街巷烟火》的文件夹。

全场一片哗然,胡志强的脸瞬间白了。

然而,画面已经切了过去。

没有华丽的片头,只有凌晨四点鱼市场嘈杂的人声,公交车引擎的轰鸣,以及老城小巷里悠长的叫卖。

当吴老太太捧着照片,用那平静到令人心碎的声音说出“我想让他修的桥,也记得他这个人”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几个年轻的女记者,已经忍不住开始抹眼泪。

郑书记缓缓摘下了眼镜,用手帕用力地擦了擦眼角。

他沉默了足足半分钟,才重新戴上眼镜,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的激动:“停一下!就这个片子,倒回去,我再看一遍。”

当片子第二次播放完毕,郑书记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这才是电视该干的事!这才是我们媒体人的根!我们天天在会上讲‘为人民服务’,可我们有多少年,没有在电视上听见这么真的话了?”

他转向身边的秘书,语气不容置疑:“把这个片子,列入本次巡视成果的重点汇报材料!我要知道,这个节目的主创是谁!这样的同志,为什么不在你们的推荐名单上?”

胡志强的冷汗,唰地一下流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电视台另一栋楼的技术部里,陆承安面无表情地敲下最后一行代码。

他成功调取了那封匿名举报邮件的后台ip,并顺藤摸瓜,通过网络日志,最终追踪到了打印那张“伪证”截图的路径。

源头,指向了财务室走廊尽头的那台公用打印机——一个江曼的助理几乎每天都要去打印报销单的地方。

陆承安没有声张,他冷静地将所有电子证据和路径图做成了一个加密文件,整理成册。

然后,他从李建军那里要来了吴老太太采访的全部原始录像——那段没有经过任何剪辑,长达四十分钟的素材。

他将这两样东西,一份是揭露阴谋的利刃,一份是承载人心的铁证,一并刻录成光盘,亲手投进了巡视组在电视台设立的专用信访信箱。

会议室的门开了,郑书记在一众领导的簇拥下走了出来,脸色依旧严肃。

在走廊的尽头,他忽然停下脚步,对随行的秘书沉声吩咐道:“立刻联系省档案馆,查一下市电视台去年那份关于媒体融合改革的会议纪要,我要核对原件的签存档情况。”

秘书微微一愣,但看着书记不容置喙的眼神,立刻点头应是。

一道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指令,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了出去。

走廊的另一头,苏霓刚刚结束了和团队的碰头会。

她没有去打听会议室里的情况,只是静静地站在窗边,望着远处演播厅顶上那片标志性的、深邃的蓝色灯光。

她的嘴角,终于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这一局,我不争名额。

我争的,是人心。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