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 > 第18章 从今往后轮到我说了算(第1页)

第18章 从今往后轮到我说了算(第1页)

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成一块陈年琥珀,将每一粒尘埃都封存在压抑的静默中。

胡志强那张沟壑纵横的脸隐在办公桌后的阴影里,镜片反射着窗外惨白的光,看不清眼神。

他以为苏霓是来求情的,是来哭诉的,甚至是来质问的。

这是他处理过无数次的剧本,每一个不甘心的年轻人,最终都会在这间办公室里,被现实磨平棱角。

然而,苏霓没有。

她甚至没有看一眼那张象征着权力的办公桌,而是径直走到他对面,将一份薄薄的文件轻轻放在桌沿,动作平稳得像是在摆放一件艺术品。

“胡科长,这是我的提案。”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瞬间激起无形的涟漪。

胡志强眼皮一抬,目光落在文件封面上那行刺眼的黑体字上——《关于优化青年主持人晋升通道的提案》。

他没有去拿,只是用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出沉闷的“笃笃”声。

苏霓仿佛没有察觉到他审视的目光,自顾自地解释:“现行的转正制度,过于依赖论资排辈和编制名额,对有特殊贡献、能引巨大社会反响的非编制人员缺乏一个快上升的通道。这不仅会挫伤一线人员的积极性,更可能让电视台错失真正能引领时代潮流的人才。”

她的语不快,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逻辑链条完整得像一份无可挑剔的法律文书。

“我建议,在现有制度之外,设立‘特别贡献评议机制’。当非编制人员主导的节目或个人临场表现,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或在全网形成现象级正面舆论,产生重大社会效益时,可由本人提交申请,绕过常规年限,直接进入转正资格的最终评议。”

胡志强终于停止了敲击,他缓缓拿起那份提案,一页一页翻看着。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摩擦的沙沙声。

他看得极慢,仿佛要将每个字都刻进脑子里。

这份提案,哪里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的手笔?

它逻辑严密,引经据典,甚至连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应对方案都一一列出。

这根本不是一份请求,而是一份改革檄文。

“既然我走的是例外,”苏霓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那就让它变成先-例。”

这一刻,胡志强终于明白了。

苏霓今天来,不是为了她一个人的转正。

她是要用自己的胜利,为后来者砸开一扇门。

她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规则。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苏霓以为他会把文件扔进碎纸机。

窗外的广播里,正播放着转正仪式上激昂的音乐和新晋员工代表的言,那些声音飘进这间压抑的办公室,显得格外讽刺。

终于,胡志强抬起头,深深地看了苏霓一眼。

这个年轻的女人,她的野心和格局,远远出了这座电视台的围墙。

他慢慢拧开笔帽,在提案的末尾,签下了三个字:拟同意。

当苏霓走出人事科时,外面的阳光刺得她微微眯起了眼。

张卫东像一头焦急的豹子,在走廊尽头来回踱步,看到她出来,立刻冲了过来,脸上是狂喜和不解交织的复杂神情。

“小苏!你跑哪去了!天大的好消息!”他压低声音,但激动得声音都在颤,“台里刚刚开会决定,恢复《时代声音》的独立栏目建制,由你全权负责组建团队!还批了专项预算!你现在是咱们台最年轻的制片人了!”

这消息在苏霓的预料之中,却依然让她心头一热。

但张卫东接下来的话,却让她真正感到了意外。

“还有,江曼……她申请调去文化频道了,说是想静下心来,负责一档戏曲专栏。”张卫东的语气有些唏嘘,“这等于彻底退出了竞争。有人说她其实是递了辞职信,被领导按下了,谁知道呢。”

苏霓沉默片刻,望着远处人声鼎沸的庆祝现场,只淡淡说了一句:“她不是输给我,是输给了这个时代。”

一个只懂得仰望权威、复述陈词的喉舌,注定要被一个倾听大众、传递真实声音的时代所抛弃。

傍晚,郑书记的秘书打来电话,说书记想在临行前见她一面。

还是那间简朴的办公室,只是多了几个打包好的纸箱。

郑书记的气色很好,丝毫没有即将离任的落寞。

他亲自给苏霓倒了杯茶,开门见山:“小苏,你做的《街巷烟火》,我一集不落地看了。这件事,已经出了一个主持人的范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