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 > 第40章 票数还没开场子先炸了(第1页)

第40章 票数还没开场子先炸了(第1页)

倒计时的钟声,在钱文彬撂下那句狠话的瞬间,便已在苏霓心中敲响。

三天,七十二小时,是江曼和她背后势力的最后通牒,也是苏霓绝地反击的唯一窗口。

次日清晨六点,天光尚未撕裂城市的夜幕,市中心广场的空气冰冷刺骨。

苏霓呼出的白气在眼前氤氲,她却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冲锋衣,亲自指挥着团队成员布置投票现场。

巨大的主投票箱矗立在广场中央,像一座沉默的丰碑,等待着民意的加冕。

五个印有《时代脉搏》标志的流动票站,如同哨兵般同步启动,向着城市的五个方向辐射而去。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面由数十张照片组成的巨型展板——“我的选择理由”。

照片上,有凌晨三点就在街角揉面团的包子铺老板,有迎着第一缕晨光清扫街道的环卫工,有日复一日护送孩子平安到校的校车司机……他们都是苏霓在《街巷烟火》中采访过的小人物,此刻,他们的肖像被放大,眼神里闪烁着对生活的质朴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每一张照片下,都附着一句他们自己的话,简单,却掷地有声。

“老金,出!”苏霓冲着不远处一挥手。

老金精神抖擞地跨上他那辆改装过的三轮车,车身贴满了“选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时代脉搏,与你我同在”的醒目标语。

他按下录音机,苏霓在菜市场那段即兴主持的录音立刻通过高音喇叭响彻街巷:“大妈,您手里这颗白菜,绿油油的,带着露水,您买的不只是今天的晚餐,是实实在在的日子,是充满生机的温度……”

这股源自街头巷尾的鲜活力量,瞬间引爆了清晨的寂静。

上班的白领、晨练的大爷、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纷纷驻足。

他们看着展板上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听着喇叭里那接地气的声音,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不需要过多言语,人们纷纷掏出手机,对准投票箱上的二维码,郑重地投下自己的一票。

电视台内部,气氛却截然相反。

江曼一身高定套装,妆容精致,与赵德海并肩坐在会议室主位。

她轻蔑地扫过与会的几位部门负责人,声音冰冷:“将一个王牌节目的主持人选拔,搞成一场街头闹剧,这是对我们专业媒体人的羞辱!这种所谓的公开竞标,完全违背了台里的组织程序和议事规则!”

赵德海适时敲了敲桌子,附和道:“江曼同志说得对!媒体的喉舌,岂能被一群乌合之众的情绪左右?这是典型的民粹化倾向,非常危险!”

一唱一和间,一顶巨大的帽子扣了下来。

会后,一份由赵德海亲自签批的《关于警惕媒体民粹化倾向的紧急报告》,被火送往市广电局某位与他关系匪浅的处长案头。

当晚,《晚间聚焦》节目临近尾声时,突然插播一条短讯。

画面中,正是市中心广场投票箱前人头攒动的场景,镜头却刻意选取了几个拥挤推搡的瞬间,配上记者毫无感情的画外音:“本市某电视节目竞选活动引争议,其投票方式被指涉嫌煽动观众情绪,干扰正常社会秩序……”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苏霓的手机几乎被打爆,团队里年轻的赵小芸急得快要哭出来:“苏霓姐,他们太脏了!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苏霓的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她只是盯着屏幕上那个被恶意剪辑的画面,眼神愈锐利。

她没有回应,没有辩解,而是直接拨通了一个电话:“郑老师,拜托您了。”

当晚,苏霓和团队通宵达旦,将一段两分钟的视频剪辑完成。

视频里,几十个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在他们敬爱的郑老师带领下,用清澈而坚定的童声朗读着苏霓亲手撰写的竞选宣言:“……我们出声音,不是为了盲从,不是为了喧哗,而是为了选择一个真正愿意为我们说话的人。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未来的时代,会听到怎样的回响……”

次日清晨,这段视频被市优秀教师代表陶主任,转至全市妇联系统的工作群中。

女性的共情力和母性的光辉,让这段视频瞬间突破了圈层壁垒,以燎原之势在社交网络上疯狂扩散。

前一晚的抹黑,在这纯净的童声面前,显得如此卑劣可笑。

与此同时,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也在悄然进行。

陆承安的办公室里,烟灰缸早已堆满。

他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既然敢打“程序牌”,就必然会在专家评审团的权重上做文章。

他连夜致信每一位专家组成员,信中并未提及竞标本身,而是附上了一份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布的《公众参与类节目管理指引》节选,并用红笔在“鼓励媒体创新与公众进行良性互动,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等关键句下划出重点,旁边只标注了一行小字:“民意表达受政策鼓励,非组织对立。”

这封信如同一剂清醒剂,让那些可能受到压力或蒙蔽的专家,重新看清了政策的风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做完这一切,陆承安并未停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