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八零飒爽女主持 > 第93章 她给未来留了扇没锁的门(第1页)

第93章 她给未来留了扇没锁的门(第1页)

江州市委大院的深夜,静谧得能听见树叶落地的声音,但这平静之下,一场看不见的风暴正在“公民叙事中心”内酝酿、升腾。

“影子人事库”上线第七天,服务器的蜂鸣声像是永不停歇的心跳,急促而滚烫。

访问量以几何级数爆炸,悍然突破两百万大关。

这个最初由苏霓团队点燃的火星,正以燎原之势,燃遍了江州乃至全国的媒体基层。

不再是零星的匿名投稿,而是成建制的反抗。

一些地方媒体人开始自上传自己和同事的资料,更有甚者,直接将数十年积压的、泛黄脆的工作日志整箱整箱地寄了过来,邮戳来自天南海北,每一个包裹都像一枚沉甸甸的炸弹。

赵小芸带着几个实习生,双眼熬得通红,几乎是住在机房里。

当她把一杯冰美式灌进喉咙,强迫自己麻木的大脑再次聚焦时,屏幕上的一条重复数据线索猛地刺痛了她的神经。

她将不同年份、不同城市的资料反复比对,一个令人脊背凉的模式浮出水面:名单上至少有十几位被“雪藏”的资深媒体人,都曾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不约而同地申请创办“民生热线类”节目。

他们的提案详尽、接地气,却无一例外,被上级以一句冰冷的“时机不成熟”驳回。

“苏姐,你看这个!”赵小芸的声音都有些变调。

苏霓疾步走到她身后,目光如炬,迅扫过屏幕上被标红的数据。

她瞬间明白了。

这不是孤立的个人打压,而是一张精心编织、覆盖了整个行业的大网。

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系统性地阉割媒体的喉舌,让那些最贴近民生、最容易引共鸣的选题,胎死腹中。

这是一个被刻意隐藏了十几年的“选题禁区”体系。

空气仿佛凝固了。

其他人还在为“影子人事库”的成功欢欣鼓舞,苏霓的眼神却已经穿透了这份喜悦,看到了背后更深重的黑暗。

她没有丝毫犹豫,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把这些被拒绝的提案全部整理出来,打包,我们给它们一个新的栏目——《未命名提案》。”

“直接播出?风险太大了!”团队里的定海神针,沉稳的陆承安第一个站出来,眉头紧锁,“这等于是在公开挑战整个审批体系的合法性,他们会疯的。”

“所以,我们不申请。”苏霓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我们采用‘逆向审批制’。”

她看向一脸愕然的众人,解释道:“每期节目,我们先完成制作,找个无关紧要的深夜时段,完成事实上的模拟播出。然后,我们再向相关主管部门寄送一封‘已完成播映’的告知函,并附上我们内部收集到的观众反馈数据。这样一来,球就踢给了他们。”

陆承安的眼睛瞬间亮了,他立刻明白了苏霓的狠辣之处:“他们如果要追责,就必须先承认我们拥有播出的权力,等于自证其审批流程存在漏洞;如果他们保持沉默,就等同于默认了这次播出的既成事实。高!实在是高!”

第一期《未命名提案》选定的,是一个被压了五年的选题——《农民工跨城医保报销难》。

节目用最朴素的镜头,记录了三位农民工为了报销几千块钱医药费,在两个城市间来回奔波半年之久的绝望。

节目在凌晨两点“播出”,第二天一早,一份包装精美的dvd连同数百条“模拟观众”的反馈意见,被专人送到了市卫健委的办公桌上。

接下来是死一般的沉寂。

卫健委整整三天没有任何回应,仿佛那份函件掉进了黑洞。

但他们不知道,节目的完整版早已通过无数个小号,被“泄露”到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舆情开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度酵,“跨城医保”的词条冲上热搜。

第四天上午,市医保局顶不住压力,主动召开布会,宣布将立即召开跨部门协调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战告捷,中心内部一片欢腾。

然而就在此时,团队里最年长的摄影师老张,却默默地将辞职信放在了苏霓的桌上。

“张叔?您这是干什么!”所有人都震惊了。

老张摘下老花镜,浑浊的眼球里却透着前所未有的清亮。

他缓缓扫过一张张年轻而错愕的脸,声音沙哑却坚定:“我跟了你们这群小的,心里这团火又烧起来了。我拍了一辈子别人的光,现在,我想回去教别人怎么看见黑暗。”

他计划回到自己的母校,一所快要倒闭的影视技校,开设一门全新的课程——“真相影像课”。

教材,就用他这几十年来偷偷积攒下的,那些被判定为“不合时宜”的废片、被剪掉的核心片段,甚至还有一些当年采访时为了保留证据而录下的监听录音。

苏霓想要挽留,却从老张的眼神里看到了不可动摇的决绝。

她沉默了片刻,拿起那封辞职信,当着所有人的面,撕得粉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叔,您不用走。”她转身在中心的规划图上,用红笔圈出一块最大的空间,“这里,以后就叫‘老张教室’。我给你配齐全套的复古设备,从毫米胶片机到老式剪辑台,你要什么,我给什么。你不是离开,你是把战场搬到了我们的大后方。”

“老张教室”开课的第一天,二十个眼神里混合着迷茫与好奇的年轻人挤满了房间。

老张没有讲光圈,没有讲构图,他只是走到讲台上,关掉了所有的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