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反常的势头,终于引起了江曼的警觉。
在周一的台务会上,江曼精心打理的妆容下,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她清了清嗓子,以一种公事公办的口吻提议:“各位领导,我注意到近期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非官方渠道布的影像内容,虽然看似正面,但其中存在一定的舆论误导风险。我建议,台里应该加强对外宣内容的统一管理,避免品牌价值被稀释。”
她特意加重了语气,意有所指地补充道:“尤其要警惕个别人员,打着所谓‘独立制作’的旗号,实则游离于监管之外,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台方的整体声誉。”
在座的几位领导纷纷点头,觉得言之有理。
会议纪要刚通过内部系统下,苏霓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张卫东的办公室门口。
她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会议纪要,另一只手,却捧着厚厚一叠信件。
“张主任。”苏霓将纪要放在桌上,目光直视着他,“您也认为,我是在损害台方的声誉吗?”
张卫东脸色一沉,正要作,苏霓却将那一叠信递了过去。
“如果您不信,可以看看这些。这都是这两天市民亲手送到电视台门卫室,指名给我的。”
那是一叠手写信,纸张各异,字迹也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打印体没有的真诚。
最上面一封,来自一个叫刘晓慧的女孩。
张卫东鬼使神差地抽了出来,信上的字迹娟秀又带着一丝胆怯:“……我从小就因为口吃被人嘲笑,我阿姨也总说,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别想那些没用的。可是那天在雨里,苏姐姐你把话筒递给我,对我说,‘你的声音,值得被听见’。就因为这句话,我报名了学校的演讲比赛,今天,我站在了决赛的舞台上。谢谢你,苏姐姐,是你让我相信,我不是一个没用的人。”
张卫东拿着信纸的手,微微一颤。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看似柔弱,实则比谁都倔强的女人,心中百感交集。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的微弱风声。
终于,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下个月,市团委要联合我们台里,做一个‘新时代青年典型’的系列报道。本来,这个项目是打算让江曼来牵头的……”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重新变得锐利,但这次,锐利中多了一丝审视和期待。
“……现在我觉得,或许换一种风格,一种更贴近人心的风格,效果会更好。”
他盯着苏霓,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这个项目,你来做。但前提是,必须正大光明地做,以我们电视台的名义去做!别再给我玩那些地下游击!”
苏霓笑了,那笑容像是乌云散尽后,第一缕穿透云层的阳光,明媚而耀眼。
“张主任,我从不打游击,”她轻声说,“我只是在等风来。”
与此同时,江曼的助理正在一个近百人的电视台内部工作群里,不动声色地转了一张截图。
那是一个本地知名论坛的帖子,标题用耸人听闻的红色字体写着——《扒一扒!
海城新晋网红主持人苏霓的崛起真相:背后金主竟是外资家电品牌!
》
江曼端着咖啡,看着群里瞬间开始的窃窃私语,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她对身边的助理轻蔑地说道:“我要让她知道,名声这东西,风吹起来快,塌得更快。”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就在那篇帖子布后的三分钟内,远在另一栋写字楼里的陆承安,已经通过技术手段,精准锁定了帖人的ip地址。
他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海城电视台办公网络”字样,面无表情地将所有证据链截图、存档,然后了一条加密信息出去。
深夜,喧嚣散尽。
苏霓独自一人坐在剪辑室里,回看着李建军派人从各个街头大屏下拍摄的观众反馈录像。
镜头扫过一张张或好奇、或感动、或沉思的脸庞,最终,定格在一对驻足观看的老人身上。
老太太抬手抹着眼角,对身边的老伴轻声说:“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还有人愿意听他们这些普通人说话啊……”
苏霓按下了暂停键。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眼眶微微有些热。
就在这时,口袋里的手机出一阵轻微的震动。
她拿起来一看,是李建军来的消息,内容很短,却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
“苏霓,刚才市教育局办公室打来电话,想请你作为特邀嘉宾,在下周的全市中小学校园巡讲启动仪式上,做个言。”
苏霓望着手机屏幕上那行字,窗外城市的霓虹在她眼底流转,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整个世界宣告。
“风,已经起来了。”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