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开局惊艳全场 > 第49章 谁在幕后剪线(第2页)

第49章 谁在幕后剪线(第2页)

周哲苦笑一声,压低了声音:“不是‘战略调整’,是有人给我递了话。他们说,支持《破晓者》,就是一笔‘政治风险投资’。”他摊开手,自嘲道,“你听听,多可笑。我一个搞芯片封装的,埋头做实业,怎么就碰上意识形态审查了?”

苏霓的心一沉。

这比她预想的还要严重。

对方已经把商业竞争,上升到了一个足以让任何企业家望而生畏的高度。

临别时,周哲将她送到门口,在与她握手的瞬间,飞快地塞了一叠纸到她手里。

那是一份会议纪要的复印件,纸张还带着温度。

“这是我一个朋友从市经信局弄出来的,你自己看吧。”周哲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苏总,祝你好运。”

回到车上,苏霓立刻展开那份文件。

白纸黑字,刺得她眼睛生疼。

许文澜,以“优化营商环境评估团”特邀顾问的名义,列席了市经信局的一场闭门会议。

会上,她“高瞻远瞩”地提议,为了维护健康的文化市场生态,应针对所有“非体制背景的重点文化项目”,实施“合规前置审查”。

审查内容,包罗万象,从资金来源到内容导向,几乎是无死角的绞杀。

苏霓握着文件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好一个“合规前置审查”,好一个许文澜!

她不屑于用钱文彬那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她要做的,是直接修改游戏规则,从源头上扼杀一切不属于她掌控的“变数”。

“她这是在用行政权力,行市场垄断之实。”陆承安在研究完文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的‘合规前置’,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根本没有依据,是典型的变相行政干预。”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事情闹大,让她的‘潜规则’见光死。”苏霓眼中闪烁着斗志。

陆承安点头,迅给出了方案:“双线并进。第一,我立刻以声浪传媒的名义,向市场监管局提交一份《广告合作自由声明》进行备案,申明我们遵循市场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非法干预。这是程序正义。第二,你联系其他同样受到影响的企业,我们搞个联名,布一份《市场选择自治倡议书》。用合法的声音,对抗非法的压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霓的行动力快如闪电。

她立刻联系了老朋友,省电台的金牌主持人林涛。

两人一拍即合。

三天后,电台一档全新的特别栏目《谁在定义影响力?

》横空出世。

期节目,没有预告,没有嘉宾,只有一段经过变声处理的录音。

一位匿名的企业家,用沉痛而压抑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如何因为看好一个创新项目,而被“好心劝退”的经历。

紧接着,节目无缝衔接了许文澜在一次公开论坛上的讲话原声:“……我们需要的,不是散漫的、情绪化的个人表达,而是要建立一个专业、有序、可控的传播新秩序……”

冰冷的权威声线,与企业家无奈的控诉,形成了振聋聩的对比。

节目播出当晚,“专业秩序”四个字冲上社交媒体热搜。

愤怒的网友将其戏称为“许氏清场令”,舆论的火焰被瞬间点燃。

风暴中心,许文澜却稳如泰山。

黄志远从电视台内部带来了更坏的消息:“她根本不在乎舆论。她已经联合了南方几家主流媒体和头部文创企业,正在推动成立一个‘南方视听创新联盟’,她自己,拟任秘书长。一旦建成,就等于掌握了区域内所有项目的生杀大权。”

“她不争一台一栏的权力,她要建一张覆盖所有人的网。”苏霓听完,出一声冷笑,“网再大,也怕被撕开一个口子。既然她要建,那我们就先撕一角。”

次日,一封《致所有相信对话力量的你——关于〈破晓者〉的一封公开信》在苏霓的个人社交账号上布。

信中,她没有煽情,没有叫屈,而是冷静地附上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从那份盖着红章的“税务核查通知”,到那份“合规前置审查”的会议纪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