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八零女主逆袭日常免费阅读 > 第79章 她拆开档案袋时风从裂缝里进来(第2页)

第79章 她拆开档案袋时风从裂缝里进来(第2页)

那是一种从生命之初就被强行切断根系的飘零。

当晚,园区主楼顶层的会议室灯火通明,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苏霓将那份《名录》的复印件放在桌子中央。

陆承安和唐主编的脸色都异常凝重。

陆承安戴上老花镜,一页页翻得极其仔细,他没有去看那些触目惊心的处理建议,而是专注于文件的格式、签章和流程。

许久,他才抬起头,沉声道:“这份名录,没有任何司法机关的备案和签痕迹。所有的审批流程,都停留在行政系统内部。苏霓,如果你将它公开,我们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历史问题,而是直接挑战了‘行政权力边界’这个最根本、最敏感的议题。这会是一场地震。”

唐主编则从另一个角度补充道:“而且是会波及当下的地震。”他指着文件末尾一连串的签批姓名,“我粗略看了看,当年在这上面签字的、批示的,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如今依然身居高位,甚至更高。一旦曝光,这就不是揭露历史,而是政治清算。我们会被瞬间碾碎。”

会议室陷入了死寂。

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而室内却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空气。

苏霓盯着那份名单,目光在“林素芬”和那十七个“红色一级”的名字之间来回移动。

良久,她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如果,我不公布任何一个名字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承安和唐主编同时一愣。

“我们不点名,不道姓。”苏霓拿起一支笔,在一张白纸上迅画了起来,“我们只公布这份名录的存在,公布它的分类逻辑,公布‘红黄蓝’三色标签的定义,公布那些荒谬绝伦的‘处理建议’。”

她的笔尖在纸上移动,画出一个个代表人物的方框,又用线条将它们与“监控”、“调离”、“限制子女”等关键词连接起来,形成一张触目惊心的关系网。

“我们不点火,”苏霓放下笔,看着两人,一字一句道,“我们只让所有人,都看见那个一直在冒黑烟的烟囱。”

第二天,《听见昨天》栏目官网和所有合作平台,同步上线了一部名为《编号o》的特别短片。

全片时长只有五分钟,没有任何一张人脸,没有任何一个真实姓名。

画面是大量的空镜头:一页被撕碎又被小心翼翼粘合起来的诗稿,静静地躺在蒙尘的书桌上;一双样式老旧的红色小皮鞋,孤零零地摆在空无一物的床下;一扇常年紧闭的窗户,窗外是四季更迭,窗内却永远是凝固的昏暗。

一个经过变声处理的、中性化的旁白,用最克制的语调,讲述着一个故事。

“……她曾是‘红色一级风险人物’,编号o。只因为她写的诗,在年轻人中传阅。她的丈夫,一位优秀的工程师,被调往偏远的三线工厂。她刚满三岁的女儿,被鉴定为‘不适宜在原生家庭成长’,由组织出面,送交他人抚养……”

短片没有控诉,没有煽情,只是冷静地陈述。

结尾,黑色的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两行白色的小字:

“你听过她的声音吗?”

“你记得她的编号吗?”

二十四小时内,“编号o”这串冰冷的数字,像一颗引爆舆论的深水炸弹,冲上了江城本地所有社交平台的热搜榜。

它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谜题,一个让无数人在深夜辗转反侧的追问。

许文澜是在第二天下午主动找到苏霓办公室的。

她的脸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

“苏姐,”她将手机放在桌上,屏幕上正是《编号o》的暂停画面,“我知道o是谁。”

苏霓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她不叫o,她叫舒曼。是我生母林素芬同批下放的文艺青年。”许文澜的声音低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后来,她疯了。整整十年,她总是在街头逢人就背《致橡树》,一遍又一遍。”

她的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陷入了某个幽深的回忆。

“我进入民政系统后,第一个接触的‘历史遗留特殊档案’,就是她的。是我……亲手在她的材料上,写下了‘精神状态不稳定,不具备独立抚养能力’的最终审查意见。”

苏霓的心猛地一沉。

她看着眼前这个被命运捉弄的女人,既是体制的受害者,又是体制的执行者。

她没有说任何一句责备或安慰的话,只是轻声问:“你想为她做点什么吗?”

许文澜猛地抬起头,那双总是带着迷茫和挣扎的眼睛里,第一次燃起了一束清晰的火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