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灌下一大口凉水,看着空荡荡的舞台,嘶哑着嗓子感慨道:“我在台里干了二十年,从来没见过哪个节目组,为了一个节目能拼成这样。”
苏霓站在舞台中央,凝视着那三张椅子,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光芒。
她轻声说:“因为,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个节目。”
“是我的命。”
播当晚,整个电视台的气氛诡异而紧张。
周丽华和她的拥趸们守在监播室,等着看收视率曲线如何一路走低,等着看苏霓如何成为全台的笑柄。
然而,屏幕上的数据曲线,像一头疯的野牛,从节目开始的那一刻起,就挣脱了所有束缚,一路疯狂地向上冲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分钟,破了台里同期记录!
十分钟,越了隔壁省台的王牌综艺!
半小时后,当那位下岗工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改革就是让我从铁饭碗里站起来,用自己的手挣饭吃”时,收视率的红色线条,悍然冲上了全省同时段第一的巅峰!
监播室内,一片死寂。周丽华握着茶杯的手,微微抖。
与此同时,电视台的热线电话已经被彻底打爆!
观众的留言雪片般飞来,内容惊人地一致:“终于有节目肯听我们老百姓说几句心里话了!”“这才是我们想看的电视!”“没有明星,没有煽情,比什么都好看!”
更让台领导们坐不住的是,节目还没播完,就有数家知名企业主动打来电话,指名道姓要找苏霓的《时代声音》节目组,洽谈第二季的独家冠名合作!
第二天,台长办公室里,几位台领导的脸上挂着公式化的喜悦,嘴上说着“苏霓同志为台里争了光”,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焦虑。
一场紧急闭门会议悄然召开,会议的核心议题,是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规范栏目对外融资及合作行为的暂行规定》的草案。
其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将《时代声音》这种“体外循环”的资金审批权,牢牢收归到台里,掐住苏霓的钱袋子。
然而,他们再次低估了苏霓。
就在台领导们秘密商议的同时,苏霓在节目组内部的复盘会上,拿出了一份更详尽的方案。
她早就预料到了这一步。
“从今天起,《时代声音》建立独立的财务台账。”苏霓的声音清朗而坚定,“我已经请陆承安先生协助,设计了一份‘双轨制管理协议’。未来我们所有的赞助款项,将直接进入由银行、赞助方和我们节目组三方共同监管的第三方账户。每一笔钱的用途和流向,都会定期在官方渠道进行公示。电视台作为播出平台,我们将按照市场价,向其支付合理的播出服务费和管理费。”
她环视着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团队,一字一句地公开宣布:“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钱,不进我苏霓的个人口袋,不进任何人的小金库。一分一厘,全都花在节目质量上,花在为普通人声的这份事业上!”
一周后,《南方日报》在文化版头条位置,刊了一篇深度评论文章——《从<时代声音的成功,看媒体改革的新路径》。
文章盛赞该节目“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巧妙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市场活力的完美双赢,为僵化的传统媒体体制撕开了一道充满希望的口子”。
这篇文章,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彻底奠定了苏霓和《时代声音》的行业地位。
台长办公室内,周丽华将一份写着“辞职申请”四个字的初稿,放在了台长桌上。
这一次,她不仅手指在颤抖,连嘴唇都在微微哆嗦。
窗外,阳光正好。
苏霓正带着团队在楼下的草坪上复盘最新的收视数据和观众反馈,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清朗的笑声远远传来,充满了生命力。
资料室门口,陆承安看着那道身影,眼中满是欣赏与温柔。
他转身走进苏霓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将一份他刚刚整理好的文件,悄悄塞进了她办公桌最上层的抽屉里。
文件的封面上,印着一行字:《关于鼓励创办个人独立影视文化工作室的相关政策解读》。
然而,苏霓的巨大成功,也像一块巨石投入了死水般的池塘,激起的涟漪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剧烈。
旧有的秩序被打破,隐藏在水面下的暗礁与猛兽,也被彻底惊动。
台里公开的敌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彬彬有礼的沉默。
可苏霓知道,在这片诡异的宁静之下,在权力走廊的幽深之处,一场远比封锁演播厅、收缴财权更彻底、更无情的风暴,正在悄然集结。
这一次,对方要动的,不是她个人,而是她赖以生存的整个结构。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