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看板与会员增长数实时挂钩:每当会员数量达到一个新的整千关口,系统就会自动解锁一段独家花絮视频。
当会员数冲破三千时,放出的是舞台搭建的延时摄影;五千人时,是苏霓和团队熬夜改稿的侧拍。
而当会员人数势如破竹地冲破八千大关时,一段精心剪辑的视频被准时释放。
视频的主角,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电焊工。
他面对镜头,有些拘谨地搓着手,展示着一张微微泛黄的个体户营业执照,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这是我三十年前拿到的第一张执照。那时候我就想,我一个拿焊枪的,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今天,我的故事也能被人听见,也能上电视……”
视频不长,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观众的心上。
评论区瞬间被引爆。
“这比他妈的任何电视剧都动人!我一个大男人看哭了!”
“冲!兄弟姐妹们!为了让更多这样的故事被看见,十块钱算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会员+,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想给那个焊工大爷点赞!”
质疑的阴霾被彻底驱散,取而代de是更为狂热的支持。
而另一边,方建业,这位百货公司的老总,也带着自己的市场团队,悄无声息地来到了小剧场。
他没有提前打招呼,像个普通访客一样在剧场里转悠。
当他看到墙上那面巨大的、贴满了每日账目更新的公示栏时,他脸上的商业化微笑逐渐凝固了。
他本以为这只是苏霓的又一个营销噱头,可当他凑近了看,现上面连办公室区域和剧场区域的电费,都按照使用时长和面积,用公式清晰地分摊计算时,他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
“你们……是真把这事儿当成一个事业在做。”方建业走到正在指挥现场的苏霓面前,由衷地感叹道。
他当场拍板,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追加十万元的广告置换额度。
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一个极具创意的想法:“在我的百货商场中庭,给你们设立一个‘破晓角’。把那些观众投稿的故事卡片陈列出来,让每一个来逛商场的消费者,都能边走边看。苏总,这才是活的品牌,有血有肉的故事,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危机,转瞬之间变成了更大的机遇。
然而,就在团队士气高涨之时,新的阴影却在内部悄然滋生。
赵小芸的母亲病情突然恶化,医生下了最后通牒,手术费还差一大截。
连续几天,赵小芸都心神不宁,几次欲言又止。
这天下午,高敏现她正一个人在宿舍里默默地收拾行李。
“小芸,你干什么?”高敏一把按住她的手。
赵小芸眼圈一红,声音带着哭腔:“敏姐,我不能再待下去了。我妈那边……我不能再拖累大家了。”
高敏愣住了,正想劝说,苏霓和陆承安却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你的工资和预支的奖金,已经打到你和你母亲的共管账户里了。”苏霓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赵小芸猛地抬头,满脸的不可置信。
陆承安适时地解释道:“这是我和苏霓早就商量好的,设立了一个‘团队应急基金’。从所有拉来的企业冠名收入中,固定提取作为保障金,专门用于团队成员或其直系亲属的突危机。”
苏霓将一张转账凭证的截图递到赵小芸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你说你要走,是怕拖累我们。可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走了,才是真的拖累我们——你走了,谁来替那些说不出话的人,出第一声呐喊?谁来教那些一辈子没上过镜头的普通人,怎么面对镜头讲出自己的故事?”
她直视着赵小芸的眼睛,声音陡然拔高:“你的岗位,无人可以替代!现在,收起你的东西,去医院陪你妈妈。这里,有我们。”
赵小芸再也忍不住,捂着脸蹲在地上,失声痛哭。
外部的质疑被粉碎,内部的危机被化解,但来自更高层级的压力,却如乌云般笼罩而来。
市电视台,副台长办公室。
许文澜看着下属递交的舆情报告,脸色阴沉。
她授意宣传科连夜撰写了一份内参报告,标题触目惊心——《警惕以“众筹”为名的群众集资行为,其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风险分析》。
报告将《破晓》定性为“利用煽情叙事进行敛财”,并暗示这种不受官方控制的民间舆论力量,极易走向失控。
这份报告被直接送到了台长黄志远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