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八零女主推荐 > 第59章 话筒没电了心还热着(第2页)

第59章 话筒没电了心还热着(第2页)

黄志远的心沉了下去:“这不就是变相的播前审查吗?”

“他们在怕什么?”电话那头的人冷笑一声,“他们怕你们。怕你们越是没有平台,越能长出翅膀,直接飞到民众中去。”

挂掉电话,黄志远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苏霓。

苏霓听完,脸上浮现出一抹冰冷的笑容。“备案即审查?想得美。”

她转向陆承安:“你立刻以声浪传媒的名义,起草一份立法意见书,针对这份草案,逐条驳斥其合法性与合理性。给我引用《宪法》第四十一条,关于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他们想关上门,我们就把天花板给他们捅开!”

正当团队与无形的巨手在多个维度上展开缠斗时,曾宪阳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援手。

他通过自己的人脉,联系上了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一家音像出版社。

“出版实体书,”曾宪阳的计划更加彻底,“以‘当代口述史文献丛书’的名义,将《破晓者》所有采访内容,整理成文字实录版出版。”

出版社的负责人起初十分犹豫,风险太大了。

苏霓没有多费口舌,她直接将两样东西拍在了对方的办公桌上:一份是短短三天内征集到的,过一万名节目会员的联署签名申请书;另一份,则是省妇联出具的,对节目关怀女性困境表示高度赞赏并支持其内容以适当形式传播的支持函。

“社长,”苏霓看着他,目光灼灼,“这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畅销书选题了。这是一份时代的证词汇编。今天你不为它留下记录,明天,历史就会忘了我们所有人。”

最终,合同签下。

印五万册,书名依旧是《破晓者》。

封面设计极度克制,没有任何主持人的照片和华丽的宣传语,只有一片深邃的黑色背景上,一行烫银的小字:

“普通人讲述的中国。”

仪式当天,没有盛大的布会,没有名流站台。

取而代之的,是全市十七个社区的活动中心,同时举行了一场场诡异而庄严的“静音观影会”。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播放着无声的《破晓者》节目画面。

台下的数百名观众,人手一本刚刚售的纸质书,目光在屏幕和书页之间飞移动,自己为画面配上声音。

在阿珍的书店里,气氛肃穆如教堂。

当屏幕上放到那位揭露职场霸凌的女性程序员王志远的章节时,一个穿着校服的高中生忽然站了起来。

他翻到书中的那一页,用还带着一丝稚嫩但无比清晰的声音,朗读出王志远最后的那段话:

“他们以为我说的只是过去生在我身上的事,但他们错了。他说的不是过去,是我的未来。”

他的声音落下,身旁一位白苍苍的老人,自然而然地接上了下一句。

紧接着,第三个人,第四个人……整个书店里,人们自地开始接力朗读,一字一句,不高亢,不激昂,却像是在共同诵读一篇不可动摇的誓言。

同一时刻,市中心最高端的写字楼里,许文澜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最后一次翻看自己的离职交接手续。

她被彻底边缘化了。

就在她心如死灰地收拾私人物品时,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新闻推送弹了出来:

“《破晓者》纸质版上架三小时,印五万册全部售罄,紧急加印,登上热搜第一。”

她死死地盯着那行字,然后机械地拉开抽屉。

那枚她从未佩戴过的,象征着媒体人初心的联盟徽章,正静静地躺在角落。

她拿起它,摩挲了片刻,最后轻轻地将它推入了抽屉的最深处,与一堆废弃的名片和过期的文件混在一起。

而在千里之外的省城,一栋没有任何标识的灰色建筑里,一个戴着老花镜的男人刚刚放下电话。

他的桌上,摊开着一份文件,标题是《近期社会舆情及线下传播新动向分析》。

他拿起笔,在文件的末尾,写下一行批注:“声浪虽微,其势已成。建议启动专项调研。”

他想了想,又划掉了“专项”二字,改为“常规”。

然后,他拿起另一份更加干净的文件夹,封面上印着一行小字:《关于完善基层问题反映机制的调研报告(草案)》。

他翻开第一页,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窗外城市传来的,一阵细微却又无比清晰的杂音。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