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八零后女神 > 第6章 风口浪尖上的转正答辩(第1页)

第6章 风口浪尖上的转正答辩(第1页)

省电视台的转正评审会议室里,空气像被浸了冷水的棉絮,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长条会议桌一侧,评审委员们的笔尖悬在纸上,目光却时不时飘向门口——那里仿佛藏着赵德海虽未到场、却无处不在的压力。

苏霓坐在对面,白色衬衫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间那串陪她熬过无数个夜班的旧银镯。她指尖捏着的,不是求饶的申请书,而是一叠按时间线整理好的材料,最上面是陆承安清晨在图书馆门口递来的《国家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意见(征求意见稿)》,纸页边缘还沾着晨露的潮气。

“苏霓同志,”评审组组长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带着刻意的严肃,“你在春晚擅自登台、辩论赛上公开质疑领导,这些行为是否构成对组织权威的挑战?职业道德评议环节增设,就是要查清你是否存在‘挑动群众情绪’的问题。”

这话像预设好的陷阱,等着她要么辩解得面目全非,要么承认“罪名”。

苏霓却轻轻推了推面前的笔记本电脑,投影幕布上瞬间跳出两段分屏视频:左侧是赵德海去年在文艺科会议上的录像,他拍着桌子高喊“年轻人要懂规矩,别总想着破格”;右侧则是三年前中秋晚会舞台坍塌事故的原始报告扫描件,红色批注里“工程队负责人为赵德海妹夫陈志国”的字样格外刺眼,旁边还同步播放着事故家属的采访录音——“他们说我丈夫是临时工,不算工伤,连抚恤金都不给……”

“我挑战的从来不是组织,”苏霓的声音清亮得像雨后的晨光,穿透了会议室的压抑,“而是那些把‘权威’当遮羞布,用‘规矩’包庇错误的人。当规矩成了掩盖真相的工具,当权威成了压制良知的枷锁,我们这些媒体人,难道还要闭眼服从吗?”

她没给评委们反应的时间,又切换到下一页:《南方都市报》对她救场事件的深度报道被放大,旁边是观众热线统计图表——一千三百五十二通有效来电里,一千一百七十六通是表扬;最下方是李建军连夜从技术科拷贝的直播数据包,红色曲线在她登场后陡然攀升,比往期峰值高出三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不是我的功劳,是观众用遥控器投的票。”苏霓的目光扫过每一位评委,最后落在周丽华身上,“我每一次‘越界’,都不是为了自己转正,而是为了守住电视人最该有的东西——良知与担当。”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钢笔落地的声响。周丽华攥着评审表的手微微颤,她想起自己当年刚进台时的初心,想起赵德海为了掩盖事故真相,逼她删改素材的夜晚。良久,她抬起头,声音带着未平的颤意:“我曾觉得她不懂分寸,总爱‘惹事’……可现在我才明白,也许是我们这些人,太习惯低头了。”

投票结果揭晓时,苏霓正在走廊尽头接水。评审组秘书追出来,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激动:“苏霓同志,票赞成,票反对,你全票通过转正,还被破格录入一线主持人序列!”

冰凉的自来水顺着指尖流下,苏霓却觉得浑身烫。转身时,陆承安正倚在楼梯间的窗旁,浅灰色西装衬得他身形挺拔,手里拿着一份折叠整齐的文件。“下次遇到这种事,可以早点找我。”他的声音里没有多余的客套。

“陆律师不怕惹麻烦?”苏霓挑眉,想起赵德海在台里的势力。

他淡淡一笑,将文件递过来——是《电视节目版权归属与运营模式法律建议书》,页用红笔标注着关键条款。“只要是正当的权利,就值得代理。”

当晚,苏霓推开了号演播厅的门。这里曾是她只能在后台远远观望的地方,如今灯光缓缓亮起,暖黄色的光柱从头顶落下,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走到舞台中央,拿起话筒试音,声音穿过空旷的观众席,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各位观众晚上好,欢迎收看……《时代声音》。”

这是她藏在心里半年的栏目构想,如今终于有了说出口的底气。

喜欢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