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八零后女神 > 第86章 她让规则先跪下了(第1页)

第86章 她让规则先跪下了(第1页)

风暴并非酝酿,而是已然降临。

《破框》期播出后的二十四小时,声浪传媒的庆功香槟尚未喝完,一张印着鲜红抬头的公函便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收视率监测系统上那个刺眼的“”,瞬间被公函上更刺眼的黑体字覆盖——“未经审批擅自使用‘公共话语平台’概念,涉嫌严重误导公众,责令即刻整改说明。”

出公函的单位级别不高,但位置极为刁钻,恰好是卡在宣传和广电两个体系夹缝中的一个监管办公室,平日里毫无存在感,此刻却像一颗精准的钉子,死死楔进了《破框》的命门。

办公室内,空气凝重如铅。

所有人都看着苏霓,等待她拍案而起,或者至少是一场雷霆震怒。

然而,苏霓只是将那张薄薄的纸片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指尖在“误导公众”四个字上轻轻划过,眼神平静得可怕。

“他们要公文战,我们不接。”她抬起头,目光扫过一圈紧张的下属,最终落在身旁的陆承安身上,“我们换个战场。”

陆承安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双眸闪烁着棋手落子前的精光。

他轻轻叩击桌面,应和道:“公文往来,一来一回就是半个月,足以把节目的热度拖死。他们要的是时间,我们偏不给。”

第二天,全网的目光还在等待声浪传媒如何“说明情况”时,一个更重磅的消息引爆了舆论。

市司法局官网,一个平日里只有法律人士和政策研究者才会关注的平台,赫然挂出了一份名为《关于建立“媒体准入听证会公众旁听制”的倡议书》。

倡议起人,正是苏霓与陆承安。

更令人震惊的是,倡议书后还附上了一份长达万字的《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白皮书》初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这一手釜底抽薪,直接绕开了那个小小的监管办公室,将皮球踢向了更广阔的公众领域和更高的立法层面。

与其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争论“误导公众”,不如直接讨论“谁来定义公众”以及“媒体从业者的权利边界”。

陆承安的布局远不止于此。

他巧妙地利用了现行法规对新型媒体形态界定的政策空窗期,在白干八股的白皮书中,嵌入了三枚锋利无比的“钢针”:明确“节目主持人署名权”,确保智力成果归属;建立“临时代班备案公示义务”,杜绝暗箱操作;规定“重大节目变动需向公众说明理由”,将解释权从内部审查转向外部监督。

“光有倡议还不够,要让它变成一把真正的剑。”陆承安的办公室里,他将一份整理好的材料递给苏霓,“以‘市民提案’的形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我们需要一个引子,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共情的活生生的案例。”

他点开一份加密文件,屏幕上出现一个女人的资料。

“许文澜,化名赵小雨。”陆承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基层区县台播音员,入职五年,因拒绝‘特殊饭局’被无限期雪藏,后因抑郁症离职。所有材料齐全,所有证据链完整。她将是这份提案的第一位联署人。一个倒在黎明前的人,最有资格要求天亮。”

风暴的另一翼,由赵小芸悄然展开。

她带领一支精干的拍摄团队,没有去追逐镁光灯下的明星,而是逆着人流,一头扎进了十二家区县电视台最幽暗的角落。

他们的微纪录片《幕后十分钟》横空出世,没有一句旁白,只有最原始的现场音。

镜头下,是导播在直播开始前三秒,因过度紧张而剧烈颤抖的手;是文案为了一个字,在满是烟蒂的房间里熬到天亮的红肿双眼;是技术老张在调试完所有设备后,靠在冰冷的机柜上疲惫的侧脸。

剪辑的最后一刀,赵小芸特意保留了老张对着镜头的唯一一句独白。

这位干了三十年电视的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一丝茫然和自嘲:“我们拍了一辈子别人,从没想过,这镜头有朝一日也能照进我们自个儿。”

视频在短视频平台布,二十四小时内,播放量突破百万。

评论区被一句句话刷屏:“原来每个光鲜亮丽的声音背后,都连着一根看不见的线。”“我爸就是灯光师,他说他一辈子都在给别人打光,自己却总在影子里。”“向所有幕后英雄致敬!”

公众的情绪被彻底点燃,那份冰冷的白皮书,瞬间有了滚烫的温度。

压力如潮水般涌向始作俑者。

眼看舆论失控,省里一位向来以“持重”“顾全大局”着称的资深评委终于坐不住了。

他通过一家官方媒体公开批评《破框》“形式大于内容”,是在“刻意煽动行业对立,破坏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

帽子又大又重,字字诛心。

所有人都以为苏霓会引经据典,奋起反击。

然而,她的回应只有一条微博,寥寥数十字,却掀起了更大的巨浪。

“尊敬的评委老师,与其隔空批评,不如躬身入局。《破框》第二季向您出正式邀请,您可从本季所有落选者中任选一位,亲自指导培训。若您指导的选手成功晋级,我,苏霓,当场宣布辞去声浪传媒一切职务,并永久退出媒体行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辩解,没有愤怒,只有一份赌上身家性命的邀约。

这条微博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狠邀请函”,舆论瞬间倒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