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年月o日-月日·江西南昌外围)
年月o日的晨光,带着一种沉重的灰白,洒在笔架山通往南昌城的官道上。o军的士兵们正趁着夜色褪去的间隙,抓紧时间清理战场、收拢伤员。李根生蹲在王大锤身边,用撕成布条的军装蘸着随身携带的水壶,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他腿上的伤口——昨天反击时被子弹击穿的伤口已经红肿,边缘泛着不健康的紫黑色,显然是感染的征兆。
“嘶……轻点,你这小子下手没个轻重。”王大锤倒抽一口凉气,却又立刻咧嘴笑了笑,露出两排沾着尘土的牙齿,“没事,死不了,当年在东北打胡子,比这重的伤我都扛过来了。”
李根生没说话,只是手上的动作更轻柔了些。他抬头望向南昌城的方向,原本应该隐约可见的城郭轮廓,此刻被一层厚重的硝烟笼罩,只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零星炮声。昨天傍晚,军部传来消息:月日南昌城已宣告沦陷,第集团军主力正沿赣江两岸向西撤退,o军的任务,是在笔架山至梅岭一线构筑防线,阻击日军追击,为友军撤退争取至少三天时间。
“根生,什么愣?”王大锤用胳膊肘碰了碰他,“是不是在想南昌城的事?”
李根生点点头,喉咙紧:“锤叔,咱们守住了笔架山,怎么南昌还是丢了?”
“傻小子,打仗不是守住一座山就能赢的。”王大锤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的硝烟,“鬼子调集了多少兵力?咱们o军就这么点人,能守住笔架山,已经是拼了老命。南昌丢了,不代表咱们输了,只要咱们还在,总有把鬼子赶出去的一天。”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一名骑兵通讯员翻身下马,手里攥着一份电报,快步走向林文澜的临时指挥部——那是一座被炮弹炸毁一半的山神庙,庙门口的旗杆上,o军的军旗虽布满弹孔,却依旧倔强地迎风飘扬。
“军长!集团军司令部急电!”通讯员的声音带着喘息,“日军第o师团一部约八千余人,在坦克和装甲车掩护下,正沿南昌至安义的公路向西追击,目标直指梅岭隘口!”
林文澜正弯腰查看地图,闻言猛地直起身,眉头紧锁。梅岭隘口位于南昌西郊,是通往后方的必经之路,两侧山峰陡峭,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公路穿过,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是梅岭失守,正在撤退的友军主力将面临被日军合围的危险。
“赵志远!”林文澜沉声喊道。
“到!”赵志远立刻上前一步,身姿挺拔。
“你率团主力即刻赶赴梅岭隘口,抢占两侧高地,构筑防御工事。记住,务必在日军抵达前,建立起两道防线:第一道设在隘口前方的落马坡,用反坦克壕和鹿砦阻滞日军装甲部队;第二道设在隘口本身,依托两侧山峰构建交叉火力网,绝不能让日军轻易通过!”林文澜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的“梅岭隘口”四个字上,语气不容置疑。
“是!保证完成任务!”赵志远敬礼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林文澜又看向林文斌:“文斌,团经过笔架山一战,伤亡惨重,剩余兵力不足六百人,你率部作为预备队,在梅岭隘口南侧的竹林里隐蔽待命。一旦团防线吃紧,立刻增援!”
“军长,团虽然伤亡大,但弟兄们还能打!让我们去守第一道防线吧!”林文斌急声道,他看着身边疲惫却眼神坚毅的士兵们,心里满是不甘——团是“铁军”,岂能当预备队?
林文澜看着他,眼神复杂:“文斌,我知道你想打仗,但团已经拼得差不多了,得留着有用之身。梅岭阻击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后面有的是硬仗要打。”
林文斌还想争辩,却被林文澜摆手打断:“服从命令!”
“是……”林文斌无奈领命,转身走向团的士兵们。他刚走两步,又回头道:“军长,要是团顶不住,你可一定要让我们上!”
林文澜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他知道,这一次的梅岭阻击战,比笔架山之战更加凶险——日军兵力更多,装备更精良,而o军经过连日苦战,早已疲惫不堪,弹药和粮食也所剩无几。但他没有退路,为了友军主力的安全撤退,为了身后的百姓,他和o军的将士们,必须在这里筑起一道血肉长城。
上午十点,赵志远率领团主力抵达梅岭隘口。落马坡就在隘口前方三公里处,地势相对平缓,是日军必经之地。赵志远立刻下令:营负责挖掘反坦克壕,营设置鹿砦和铁丝网,营则在坡顶构建机枪阵地。
士兵们来不及休息,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布防中。李根生和王大锤所在的团预备队也跟着来到了梅岭南侧的竹林里。王大锤因为腿伤无法行走,被安排在竹林深处的临时救护所里,李根生本想留下来照顾他,却被王大锤赶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小子别在这磨蹭,去前面帮忙!多挖一道壕沟,就能多杀几个鬼子,也能让你锤叔少挨几子弹!”王大锤板着脸,语气严厉。
李根生看着他腿上的伤口,有些犹豫:“可是你的伤……”
“我没事!这里有卫生员呢,用得着你?”王大锤推了他一把,“快去吧,记住,小心点,别给我丢人!”
李根生咬咬牙,转身跑出了竹林。他来到落马坡,加入了挖掘反坦克壕的队伍。团的士兵们已经挖了快一个小时,壕沟深约两米,宽三米,里面还埋了不少削尖的木桩。李根生接过一把铁锹,跟着大家一起挖了起来。
泥土混杂着碎石,铁锹挖下去,震得虎口麻。李根生的手臂上还缠着绷带——昨天被弹片划伤的伤口还没愈合,但他顾不上疼痛,只是一个劲地挖着。他想起了王大锤的话,想起了笔架山上牺牲的战友,想起了沦陷的南昌城,心里的怒火像火焰一样燃烧着,支撑着他不停歇地挖掘。
中午时分,反坦克壕终于挖好了。赵志远站在坡顶,看着眼前的防御工事,满意地点点头。他刚想让士兵们休息一下,吃点干粮,远处的公路上就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日军的先头部队到了。
“全体进入阵地!准备战斗!”赵志远大喊一声,士兵们立刻冲进了预设的掩体里。
李根生趴在坡顶的一个机枪阵地旁,手里紧握着步枪。他透过掩体的缝隙望去,只见远处的公路上,十几辆坦克打头阵,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步兵,像一条黑色的长龙,快向落马坡驶来。
日军的先头部队很快抵达落马坡前。几辆坦克停下,炮口对准了坡顶的阵地,起了试探性炮击。“轰!轰!轰!”炮弹落在阵地周围,炸起漫天的尘土和碎石。
“隐蔽!快隐蔽!”赵志远大喊着,扑倒在掩体里。
炮击持续了十几分钟,坡顶的工事被炸毁了不少。炮击结束后,日军的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向落马坡冲锋。他们猫着腰,利用坦克的掩护,一步步向坡顶逼近。
“打!”当日军进入步枪射程时,赵志远一声令下,坡顶的机枪、步枪瞬间开火,密集的子弹像雨点一样射向日军。
李根生瞄准一名日军士兵,扣下扳机。“砰”的一声,那名日军应声倒地。他迅拉动枪栓,退出弹壳,又瞄准下一个目标。身边的机枪手也在疯狂地扫射,枪口喷出火舌,日军士兵像割麦子一样倒下一片。
日军的第一次冲锋很快被打退,公路上留下了数十具尸体。但日军并未退缩,很快又组织起第二次冲锋。这一次,他们动用了更多的坦克,对着坡顶的阵地疯狂炮击。
一辆日军坦克突破了鹿砦,向反坦克壕驶来。“反坦克组,上!”赵志远大喊着。两名士兵抱着炸药包,冒着日军的子弹,冲向坦克。
第一名士兵刚冲到坦克旁边,就被坦克上的机枪击中,倒在了地上。第二名士兵见状,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将炸药包塞进坦克的履带里,拉响导火索后迅卧倒。“轰”的一声巨响,坦克的履带被炸断,瘫痪在原地。
但这名士兵也没能幸免,坦克的碎片击中了他的后背,他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李根生看着这一幕,眼睛通红,他拿起步枪,对着坦克上的观察孔,扣下了扳机。子弹穿过观察孔,击中了坦克驾驶员,坦克顿时失去了控制。
激战持续到下午三点,日军起了五次冲锋,都被团顽强击退。但团的伤亡也很大,营原本三百余人,现在只剩下不到一百人,不少阵地都由伤员坚守着。
赵志远看着越来越多的日军涌上来,心里焦急万分。他知道,再这样下去,落马坡的防线迟早会被突破。他立刻让人向林文澜电,请求增援。
林文澜在指挥部里接到电报,眉头紧锁。他看着地图,心里盘算着:如果派团增援落马坡,那么梅岭隘口的预备队就没了,一旦日军从侧面迂回,后果不堪设想。但如果不增援,团撑不了多久,落马坡失守,梅岭隘口就会直接暴露在日军的火力之下。
“军长,让我们上吧!团的弟兄们早就等着了!”林文斌冲进指挥部,急切地说道。他身后跟着团的几名营连长,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