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烽烟全部演员名单 > 第6章 宁都侦察遇险1935年江西宁都(第1页)

第6章 宁都侦察遇险1935年江西宁都(第1页)

树枝断裂的脆响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刺耳,巡逻队队长的喝问像石子投进水面,瞬间绷紧了所有人的神经。林文澜趴在草丛里,手指紧紧扣住腰间的手枪——他清楚此刻不能慌,一旦交火,不仅会暴露侦察任务,他们这一个连的兵力还可能被红军后续部队包围。

赵大虎的呼吸也粗重起来,他悄悄把木枪横在胸前,眼神死死盯着一步步靠近的红军士兵。陈小六脸色白,双手攥着望远镜,指节都泛了青——是他的疏忽差点酿成大错,此刻满心都是愧疚,只盼着副团长能想出办法。

“没人是吧?”红军队长见没人应答,却没放松警惕,挥手示意两个士兵上前搜查,“过去看看,注意隐蔽!”

两个红军士兵端着枪,猫着腰朝草丛走来,脚步放得极轻,枪托抵在肩窝,随时准备射击。林文澜看着他们越来越近,心里飞快盘算:硬拼肯定不行,只能智取。他突然注意到不远处的山坡上有几只野鸡,心里立刻有了主意。

他缓缓松开手枪,从口袋里摸出一颗小石子,趁着风声响动的间隙,猛地朝野鸡群的方向掷了过去。石子落地的瞬间,几只野鸡受惊起飞,扑棱着翅膀出“咯咯”的叫声,朝着山林深处飞去。

“是野鸡!”搜查的红军士兵看到飞起来的鸟群,紧绷的肩膀顿时放松下来,其中一个还笑着朝队长喊,“队长,虚惊一场,就是几只野鸡惊着了!”

队长抬头看了眼飞远的野鸡,眉头皱了皱,却也没再多疑——这一带山林茂密,野物本来就多。他对着士兵们挥挥手:“走了,继续巡逻,注意别放过任何可疑痕迹。”

脚步声渐渐远去,直到彻底消失在山林里,林文澜才缓缓松了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他转头看向陈小六,没有责备,只是轻声说:“下次注意点,在侦察的时候,任何一点小动静都可能要命。”

陈小六红着脸点头:“副团长,我知道错了,下次再也不会了。”

赵大虎也松了口气,拍了拍陈小六的肩膀:“行了,知道错就好,谁还没个疏忽的时候?赶紧收拾东西,咱们得赶紧离开这儿,免得他们再折回来。”

林文澜站起身,拍掉身上的草屑,拿出地图借着树影快查看:“现在咱们在宁都东北的鹰嘴崖附近,刚才那支巡逻队的路线是朝着西北方向去的,说明那边可能有红军的主力据点。咱们不能再往西北走了,先往东南方向撤,到前面的落马坡休整一下,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士兵们立刻收拾好装备,跟着林文澜朝东南方向转移。这次没人再敢大意,连走路都尽量踩着落叶厚的地方,避免出声音。陈小六走在队伍中间,眼睛时刻盯着周围的动静,手里的望远镜就没放下过——他不想再因为自己的失误给队伍添麻烦。

太阳落山前,他们终于赶到了落马坡。这是一处隐蔽的山坳,周围长满了一人多高的灌木,中间还有一块平坦的空地,正好适合扎营。林文澜让士兵们分成三组:一组负责警戒,一组去附近的小溪打水,还有一组则搭建临时的隐蔽帐篷。

“副团长,您看这个。”赵大虎拿着一块布条跑过来,布条是深蓝色的,边缘有磨损,上面还绣着一个小小的“红”字,“我在山坳入口的灌木丛里现的,应该是红军士兵不小心挂掉的。”

林文澜接过布条仔细看了看,布条的布料很粗糙,针脚也很简单,显然是手工缝制的。他皱了皱眉:“看来这一带经常有红军活动,咱们晚上得加强警戒,值哨的士兵每隔半小时换一次班,千万别打瞌睡。”

“放心吧副团长,我已经跟警戒组的人说了,保证不会出问题。”赵大虎拍着胸脯保证。

晚饭是压缩饼干就着溪水,士兵们吃得很快,吃完后就各自找地方休息,只有警戒组的士兵背着枪,在山坳周围来回巡逻。林文澜没有休息,他坐在一块石头上,借着月光整理白天侦察到的信息——宁都周围的红军据点分布、兵力部署、火力配置,还有巡逻队的路线和换班时间,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陈小六也没睡,他走到林文澜身边,小声说:“副团长,我白天观察的时候,现红军的据点里有不少老百姓进出,好像是在给他们送粮食和草药。”

林文澜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凝重:“这说明红军在宁都的群众基础很好,咱们这次围剿,不仅要对付红军的部队,还得注意跟老百姓的关系,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征用粮食,不然会把老百姓推到红军那边去。”

他想起之前在南昌补充团的时候,因为强行征用老百姓的粮食,导致当地百姓对国军很抵触,甚至有人偷偷给红军报信。这次一定要吸取教训,不然就算摸清了红军的布防,也很难打赢。

“副团长,您说得对。”陈小六点点头,“我老家就是这附近的,老百姓都很实在,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就愿意跟你打交道。要是咱们能给老百姓一点好处,说不定他们还能帮咱们打听红军的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文澜眼前一亮:“你老家在这附近?具体是哪个村?”

“就是前面的陈家村,离这儿大概有十里地。”陈小六回答,“我爹娘都还在村里,要是咱们能去村里看看,说不定能从他们嘴里问出点有用的信息。”

林文澜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可行。陈家村离落马坡不远,而且陈小六是本地人,有他在,老百姓不会那么抵触。他跟赵大虎商量了一下,决定第二天一早,让赵大虎带着大部分士兵在落马坡留守,他和陈小六两个人乔装成老百姓,去陈家村侦察。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林文澜和陈小六就换上了从老百姓那里买来的粗布衣服,林文澜还特意留了点胡子,看起来像个常年种地的农民;陈小六则背着一个竹筐,里面装着几块肥皂和一些针线——这些都是用来跟老百姓换信息的“礼物”。

两人沿着山间小路往陈家村走,路上遇到了几个早起种地的老百姓,陈小六用当地方言跟他们打招呼,老百姓们也很热情,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陈小六笑着说是从邻村来的,想找点活干,老百姓们也没多怀疑,还跟他们聊起了村里的情况。

“你们不知道,最近村里来了不少红军,都是好人啊,不抢东西,还帮咱们种地、修房子。”一个老农一边锄地一边说,“之前那些国军,一来就抢粮食,还打人,跟红军比起来,差远了。”

林文澜心里一沉,看来老百姓对国军的印象确实很差。他没有接话,只是跟着陈小六一头,偶尔问一两句关于红军的情况。老农也没防备,随口说了不少——红军在村里的祠堂里驻扎,大概有一个排的兵力,每天都会帮老百姓干活,晚上还会教村里的年轻人认字。

走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到了陈家村。村子不大,大概有几十户人家,村口有两个红军士兵在站岗,手里端着枪,却没有像国军那样凶神恶煞,看到林文澜和陈小六,只是笑着问了一句:“你们是来走亲戚的?”

陈小六赶紧点头:“是啊,我爹娘在村里,我从邻村回来看看他们。”

红军士兵也没多问,就让他们进去了。村里很热闹,不少老百姓在门口晒太阳,还有几个红军士兵在帮一位老大娘挑水,说说笑笑的,看起来很融洽。林文澜跟在陈小六后面,一边走一边观察——村里的祠堂门口挂着“红军临时指挥部”的牌子,门口有两个红军士兵站岗,祠堂周围的墙上还贴着“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

陈小六的家在村子最里面,是一间简陋的土坯房。他推开门,喊了一声:“爹,娘,我回来了!”

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中年妇女从屋里跑出来,看到陈小六,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小六,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在部队里吗?”陈父拉着陈小六的手,上下打量着他。

“爹,我这次回来是有点事,这位是我的朋友,跟我一起回来的。”陈小六赶紧介绍林文澜。

林文澜笑着点点头:“大叔,大婶,打扰了。”

陈母赶紧把他们让进屋里,倒了两碗热水:“快坐,快坐,一路辛苦了吧?”

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张破旧的地图,上面还画着几个小红点。林文澜一眼就看出来,那些小红点标注的是红军的据点——看来陈家跟红军的关系不一般。

陈小六看出了林文澜的心思,赶紧对父母说:“爹,娘,我这位朋友是来打听点事的,你们知道什么就跟他说,别瞒着。”

陈父和陈母对视了一眼,陈父叹了口气:“小六,你也知道,红军是好人,咱们不能出卖他们。”

“爹,我知道红军是好人,但我现在是国军的士兵,军令难违啊。”陈小六眼圈红了,“我这次来不是要抓他们,就是想打听点情况,要是能避免打仗,不是更好吗?”

林文澜也赶紧说:“大叔,大婶,我知道你们跟红军关系好,但我也不想看到老百姓受苦。要是咱们能找到一个和平解决的办法,不是比打仗强吗?你们就跟我说说,红军在宁都的主力在哪里,有多少人,装备怎么样?”

陈父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了:“红军的主力在宁都西南的翠微峰,大概有一个师的兵力,装备不太好,大部分都是步枪,还有几挺机枪。他们的指挥官姓王,是个很厉害的人,之前跟国军打过好几次仗,都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