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民国救国 > 第二十七章 铁幕下的双面棋局(第3页)

第二十七章 铁幕下的双面棋局(第3页)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蒋介石径直走到李锦面前,两人相距不过一米。空气仿佛被冻结了。

“李锦!”蒋介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雷霆万钧的怒意和山岳般的威压,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在地上,“你在江西,打得‘很好’啊!战报很‘漂亮’!消耗也很‘巨大’!我且问你,你向德国人买炮管、买坦克零件,向美国人买汽油、买药品!这手伸得很长啊!是谁给你的胆子?!绕过军政部,绕过中央!你想干什么?!拥兵自重吗?!还是觉得我蒋中正管不了你了?!”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所有在场军官的心头!周胜、王强、梁卫国、楚南河、周振邦、韩晓征、刘毅、赵铁柱、林修远……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陈瑜更是感觉双腿软,几乎站立不住。完了!最坏的情况生了!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李锦身上。只见这位年轻的军长,在委员长滔天怒火的威压之下,腰杆挺得笔直,如同一杆宁折不弯的长枪。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辩解,没有任何惶恐,只有一种近乎殉道般的平静和……坦然!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死寂中,李锦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魂飞魄散的动作!

他猛地抬起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探向自己腰间——那支象征着军人荣誉的、镀铬的德制鲁格po手枪!

“钧座!”“保护委座!”惊呼声四起!钱大钧、陈诚以及周围的侍卫官脸色剧变,瞬间拔枪!周胜、楚南河等人也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枪套,心脏几乎停止跳动!难道……难道李锦要……?!

电光火石之间!

李锦的手已经握住了枪柄!但下一刻,他的动作并非拔枪指向任何人,而是以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的度,拇指一按卡榫,卸下了手枪的弹匣!紧接着,“咔嚓”一声脆响,他猛地拉动套筒,将枪膛里那颗已经上膛的黄澄澄的子弹也退了出来!

然后,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注视下,李锦双手托着那把卸掉弹匣和子弹、空荡荡的手枪,连同那颗退出的子弹,高高举过头顶!他双膝一弯,“咚”的一声,竟然直挺挺地跪在了坚硬冰冷的碎石路面上!

膝盖撞击地面的声音,在死寂的旷野中清晰得如同惊雷!

“校长!”李锦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一种撕裂般的悲怆和无比的决绝,响彻四野,震撼着每一个人的灵魂,“学生李锦,自束受教于黄埔,蒙校长不弃,委以重任!东征北伐,学生何曾惜命?抚宁一战,我第七军将士浴血杀敌,力挫倭寇锋芒!然……然……”他声音哽咽,眼中瞬间布满了血丝和泪水(这泪水有表演,亦有真实的悲愤),“然学生无能!未能乘胜追击,为国开疆!反因一纸电令,含恨南撤!此为学生心中第一痛!九一八国耻,东北沦丧,学生身为军人,手握重兵,却只能坐视山河破碎!此为学生心中第二痛!今奉命剿匪于江西,赤匪据险顽抗,地形复杂,学生虽竭尽全力,日夜督战,然战事迁延,重装备损耗巨大,进展未能尽如人意!学生深知有负校长栽培,有负党国重托!此为学生心中第三痛!”

他猛地将双手托着的空枪和那颗子弹高高举起,头颅深深低下,声音悲愤欲绝,如同泣血:“学生深知罪孽深重!今日校长亲临问罪,学生无颜狡辩!唯有此身此命,报效校长知遇之恩!请校长就用学生这柄随您东征北伐、沾满叛逆之血的佩枪,”他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蒋介石震惊的脸庞,一字一句,如同杜鹃啼血,“毙了学生这个无能的败军之将!以正军法!以儆效尤!学生李锦,引颈就戮,死而无怨!”

说完,他猛地将额头重重磕在冰冷坚硬的路面上!出一声沉闷的撞击声!鲜血,瞬间从他光洁的额头渗出,蜿蜒流下,与他眼角涌出的泪水混合在一起,滴落在尘土中。

时间,在这一刻彻底凝固了。

旷野之上,秋风呜咽。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悲壮决绝的一幕彻底惊呆了!周胜、王强、梁卫国、楚南河……这些身经百战的悍将,看着跪在地上、额头淌血、高举空枪引颈受戮的军长,无不目眦欲裂!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愤和忠诚瞬间冲垮了理智!不知是谁带的头,哗啦啦一片声响,第七军所有在场的将校军官,齐刷刷地朝着蒋介石跪了下去!

“委座!”“校长!”“钧座无罪!”悲愤的呼喊声响成一片!周胜虎目含泪,嘶声吼道:“抚宁血战,我第七军将士用命!撤退之令,非钧座所愿!九一八之耻,非第七军之过!江西剿匪,地形险恶,赤匪狡诈,我部已竭尽全力!钧座日夜操劳,殚精竭虑,何罪之有?!若校长要治罪,请治我等辅佐不力之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校长明察!”楚南河的声音带着装甲兵的刚硬,“我部装甲装备损耗,皆有实据!演习为求逼真,消耗巨大!采购备件,只为持久作战,非为私利!若校长疑心,末将愿以项上人头担保钧座清白!”

陈瑜跪在李锦身侧,看着军长额头的鲜血,想起滦河边的绝望,想起南货店的秘密,想起那些为了保存实力、为了未来而不得不演的戏,一股巨大的悲怆涌上心头,他泣不成声:“校长!钧座一片赤诚,天地可鉴啊!他若有二心,何须等到今日!抚宁谷地,他若抗命,第七军足以……”

“住口!”一直沉默的蒋介石突然出一声厉喝,打断了陈瑜的话。他的脸色依旧阴沉,但眼中那滔天的怒火和冰冷的杀意,却在李锦那石破天惊的一跪、一磕、一番泣血陈词,以及第七军将校们群情激愤的跪地请命下,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看着跪在脚下、额头淌血、双手高举空枪的李锦。这个他最得意的学生之一,黄埔一期的高材生,北伐时的先锋猛将,抚宁战役中挫败日寇的英雄……此刻以最卑微、最惨烈、也最决绝的方式,表达着他的“忠诚”与“委屈”。那额头上的血,那眼角的泪,那托举的空枪……这一切,太具有冲击力了!尤其是那句“请校长就用学生这柄随您东征北伐、沾满叛逆之血的佩枪,毙了学生这个无能的败军之将!”如同重锤,狠狠砸在蒋介石最看重的情义和师生名分上!

他心中的疑虑和愤怒并未完全消除,军统的报告、联络参谋的密报,都像刺一样扎着他。但眼前这悲壮的一幕,第七军将校同仇敌忾的忠诚姿态,以及李锦那番关于抚宁撤退、九一八国耻、江西剿匪困难的“肺腑之言”,又让他不得不重新权衡。李锦的解释(采购为剿匪持久战)似乎也说得通。若此刻真严惩李锦,第七军这支他倾注心血打造的王牌,恐怕瞬间离心离德!值此“剿匪”关键时刻,他需要这把锋利的刀!他需要李锦的“忠诚”!

更重要的是,李锦这番以死明志的举动,极大地满足了他作为“校长”和“领袖”的权威感与掌控欲。

蒋介石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了几下,眼神复杂地变幻着。最终,那冰冷的杀意缓缓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痛心、失望、无奈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的复杂神情。他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郁结尽数吐出。

他没有去接李锦高举的那把空枪。

他缓缓弯下腰,伸出了手,亲自去搀扶跪在地上的李锦。声音依旧低沉,却已没有了刚才的雷霆之怒,带着一种疲惫和沉重:“起来!成何体统!堂堂军长,黄埔学生,像个什么样子!”

李锦的身体微微一震,没有立刻起身,只是抬起头,额头的鲜血顺着脸颊流下,目光中充满了“委屈”和“感激”,声音哽咽:“校长……”

“起来!”蒋介石的声音加重了几分,手上用力。他身后的钱大钧、陈诚等人也连忙上前,将李锦搀扶起来。

蒋介石看着李锦额头的伤口和脸上的血泪,眉头紧锁,对旁边的侍卫喝道:“愣着干什么!拿药来!”随即,他目光扫过依旧跪在地上的第七军众将校,沉声道:“都起来!”

众将校这才纷纷起身,但脸上依旧带着悲愤和担忧。

蒋介石的目光重新落到李锦脸上,语气放缓,带着一种语重心长的意味:“慕寒(李锦字),你的忠心,我是知道的。抚宁之事,东北之事,此乃国家之大不幸,非你一人之过。江西剿匪,困难重重,我也知晓。然采购军械物资,事关重大,程序规章,不可轻废!此风断不可长!念你一心为公,情有可原,此次……下不为例!”

“谢校长宽宥!学生知错了!定当谨遵教诲!”李锦立刻挺直身体,大声回答,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

“嗯。”蒋介石点点头,目光变得深邃,“你的难处,我也知道。装备损耗,在所难免。这样吧,”他转向钱大钧,“给军政部报,第七军剿匪作战消耗巨大,特别是重装备备件及特种弹药,酌情优先补充。另外……”他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权衡,“第七军新立战功(指那些‘辉煌’战报),将士用命。军长李锦,授二等宝鼎勋章!所请补充物资,照准半数,由军政部统筹办理,不得再行私下交易!”

“谢校长隆恩!学生及第七军全体将士,定当奋勇杀敌,报效党国!”李锦再次立正敬礼,声音洪亮。他知道,这关,暂时过了。老蒋的疑心并未完全消除,但通过这场以生命为赌注的、近乎自残的惨烈表演,他不仅保住了性命,保住了第七军,保住了秘密采购的初步成果,更重新赢得了老蒋表面上的“信任”和一部分急需的补给!那枚“三等宝鼎勋章”,就是最好的护身符和烟雾弹。

一场足以让第七军万劫不复的风暴,在李锦惊世骇俗的“忠烈”表演下,以他额头的一道伤疤、官升一级、获得部分“合法”补给而暂时平息。然而,李锦心中没有丝毫轻松。他额头的血在冷风中微微刺痛,时刻提醒着他所处的险境和肩上的重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到军部,屏退左右,李锦独自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目光越过江西的群山,越过长江,越过黄河,死死钉在东北那片被染成刺目血红的地方。他用铅笔,在“沈阳”、“长春”、“哈尔滨”的位置上,狠狠地、反复地画着圈,力道之大,几乎要戳破坚韧的图纸。

然后,他的笔锋缓缓下移,落在了东南沿海——福建。

一个更大胆、更关键的计划,在他心中迅成型。江西这潭混水,只是权宜之计。他需要一块更靠近海岸线、更便于将来接收外援、也更远离南京直接控制的地方,作为第七军真正的根基和未来抗日的跳板!

“福建……”李锦的手指在地图上“福州”、“厦门”的位置重重敲了敲,眼神锐利如刀。他拿起桌上的专用密电本,沉吟片刻,开始亲自草拟一份措辞极其隐晦、只有特定接收方才能解读的电文。这份电文,将通过林修远掌握的、另一条独立于军统之外的秘密电台频道出,目的地,是上海一个特定的邮箱地址,最终会辗转抵达那位身处苏区、运筹帷幄的“周先生”手中。

电文的末尾,李锦用铅笔写下一行只有他和收信人才能完全理解的暗语:

“赣南米贵,‘生意’难做。欲觅滨海新埠,货通南北,静待东风。‘掌柜’意属闽地,盼‘总号’暗助,搅动商海,以利择机迁栈。——‘青瓷’叩。”

灯光下,李锦额头的伤口已经简单包扎,纱布边缘渗着淡淡的殷红。他放下笔,望向窗外无边的黑夜。那黑暗仿佛凝固的深渊,吞噬着破碎的山河。但他眼中跳动的火焰,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炽热、更加决绝。双面棋局已然铺开,更凶险的博弈,更宏大的布局,正在这沉沉夜幕下,悄然启动。

喜欢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