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民国救革命烈士 > 第38章 日军使用毒气部队撤退(第3页)

第38章 日军使用毒气部队撤退(第3页)

沿途,那些失魂落魄、建制被打散、茫然无措的溃兵们,远远看到这面在炮火中依旧高高飘扬的旗帜和那杀气腾腾的横幅,听到那象征着重火力、象征着正规军脊梁的沉重炮声,黯淡绝望的眼神中,猛地重新燃起一丝光亮!

“是集团军!是李长官的部队!他们还在打!”

“看!重炮!是咱们的重炮!还有大旗!”

“跟着他们走!有活路!”

呼喊声在溃兵中传递。三三两两的散兵开始向这支打着鲜明旗号、且不断用猛烈炮火阻击追兵的队伍靠拢。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江河。从最初的几十人,到上百人,再到成连、甚至成营被打散但骨干尚存的部队,主动寻来,要求归建!陈瑜来者不拒,迅将他们编入临时组建的掩护部队,分缴获或备用的武器弹药(部分来自工兵团携带的储备),立刻投入阻击战斗。

这支断后部队,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又像一颗倔强的、不断向后弹出致命尖刺(炮火)的“倒刺”,牢牢钉在撤退路径的关键节点上。他们且战且退,每一次短暂停留,都伴随着重炮的怒吼和收拢更多溃兵的呼喊。集团军的威名,在败退的哀鸿中,反而被这面不屈的旗帜和隆隆的炮声,锻造得更加响亮,更加深入人心!如同一道在绝望泥沼中犁出的、充满力量的血色通路,一路向西延伸。

当疲惫不堪却眼神依旧锐利的李锦,站在南京巍峨却伤痕累累的中华门城楼下,回望身后蜿蜒而来的队伍时,一股混杂着悲怆与新生的激流猛烈地冲击着他的胸膛。

曾经齐装满员的集团军,此刻的队列显得稀疏了许多。士兵们军装褴褛,沾满干涸的血迹、污泥和硝烟,许多人身上缠着渗血的绷带,脸上刻满了鏖战后的疲惫与风霜。沉重的脚步声、担架上伤员压抑的呻吟、驮马偶尔的嘶鸣,交织成一曲无声的悲歌,诉说着淞沪那片焦土上的惨烈牺牲。德械第七军的豹式坦克和iv号战车,曾经闪耀着钢铁寒光,如今车身布满弹坑、划痕和火焰灼烧的焦黑,履带缝隙里塞满了暗红色的泥垢,沉默地滚动着,如同负伤的巨兽。新一军、新二军的美械步兵们,紧握着同样沾满战尘的加兰德步枪,步伐沉重。马世荣的骑兵们牵着同样疲惫的战马,马刀入鞘,唯有眼神依旧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与这沉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队伍中那股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士兵们的脊梁依旧挺直,眼神深处燃烧着的不再是迷茫或恐惧,而是经历过血火淬炼后的冷硬与仇恨。更令人动容的是队伍的规模——远非从淞沪撤出时那般单薄!在陈瑜身后,紧随着重炮旅残存的钢铁巨兽(火炮虽减员,但收拢溃兵补充了人力),更跟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穿着各色破旧军装却同样眼神炽热的新面孔!那是陈瑜一路高举“集团军”大旗,在血与火、炮声与呐喊中,如同滚雪球般收拢的溃兵、散勇!他们来自不同的番号,此刻却都紧紧簇拥在那面弹痕累累却依旧高高飘扬的军旗下,汇聚成一股沉默而庞大的洪流。集团军的威名,在败退的炼狱中,被陈瑜和周振邦用炮火和旗帜,硬生生锻打成了败兵心中不倒的灯塔!

“钧座!”陈瑜快步走到李锦面前,虽然同样满面征尘,眼窝深陷,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带着完成艰巨使命后的锐气。他郑重地敬礼:“职部奉命断后,阻敌追兵,重炮旅现存火炮九门,人员…损失三成。工兵团完成预设阵地爆破及道路保障任务。另…”他侧身,手臂有力地指向身后那支庞大的、成分复杂的队伍,“沿途收拢各部散兵及成建制撤退单位,计有…约一万两千余众!皆愿追随我集团军旗帜,共赴国难!请钧座示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自豪。

“一万两千…”李锦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陌生却写满坚定与期待的面孔,心头仿佛被重锤击中,又涌起一股滚烫的热流。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重重拍了拍陈瑜的肩膀:“镇山(陈瑜字),干得好!这面旗,你立起来了!这一万二千兄弟,是新的骨血!是新的力量!”

就在这时,几辆蒙着厚重帆布的军用卡车,在宪兵引导下,轰鸣着从城内驶出,稳稳停在城门内侧空地上。带队的后勤军官跳下车,快步跑到李锦面前敬礼:“报告总司令!军政部紧急调拨批美援装备已运抵!请验收!"

刺啦!帆布被猛地掀开!

刹那间,仿佛有一道崭新的、冰冷的钢铁洪流,冲破了城门的阴影,刺入了所有人的眼帘!

阳光下,成箱成垛的草绿色长条木箱堆积如山,箱体上醒目的白色英文标记和“us”字样宣告着它们的来源。撬开的几口箱子内,崭新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散着枪油和钢铁特有的冷冽光泽,黝黑的枪管笔直,胡桃木枪托纹理清晰;勃朗宁自动步枪(bar)粗犷的散热筒和弹匣散着力量感;中型机枪沉稳地架在三角架上;o毫米和毫米迫击炮的炮管闪着幽光;更远处,用更大帆布覆盖着的,隐约可见美制o毫米a榴弹炮粗壮的炮管轮廓!崭新的头盔、帆布弹药袋、军用水壶…堆积如山!

这是一座钢铁与杀戮之美的山峰!是复仇的力量源泉!

整个城门附近,瞬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只有卡车引擎低沉的轰鸣和风吹过帆布的猎猎声。所有士兵,无论是集团军的老兵,还是刚刚被收拢的溃兵,目光都被牢牢钉在了这片崭新的、散着工业力量的装备上。连日血战、目睹袍泽牺牲的悲愤,被毒气残害的惨痛,长途撤退的疲惫…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和转化的出口!

一个手臂上缠着渗血绷带、从淞沪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师老兵,死死盯着那支崭新的加兰德步枪,喉咙里出野兽般的“嗬嗬”声,眼泪混着脸上的污垢滚滚而下,却咬着牙没哭出声。

一个刚刚被收容、原属被打散的地方部队的年轻士兵,看着那锃亮的迫击炮管,眼神从茫然迅变得锐利,拳头紧紧攥起。

王大山抱着臂,冷冷地看着那堆装备,眼神却像现了新猎物的狼。

就连向来沉稳的楚南河,看着那些美制重炮,眼中也闪过一丝灼热的光芒。

李锦缓缓走到一个敞开的武器箱前。他伸出手,没有一丝犹豫,握住了一支冰冷的加兰德步枪的枪身。钢铁的寒意瞬间透过掌心,沿着手臂蔓延,却奇异地点燃了他胸中那团压抑已久的、混合着无尽悲怆与滔天怒火的烈焰!这支枪,冰冷,沉重,却蕴含着撕裂仇敌的力量!

他猛地转身,面向城楼下黑压压的、沉默却仿佛即将喷的火山般的队伍。高高举起了手中那支崭新的、象征着复仇与新生希望的钢枪!

他的声音,不再低沉,不再压抑,如同淬火的利剑,划破南京城沉重的空气,带着一种斩断过去、誓向未来的决绝力量,在古老的城墙下轰然炸响,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兵的耳中,砸进他们的心里:

“弟兄们!淞沪的血——”

他顿了一下,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或年轻或沧桑、或伤痕累累却都写满仇恨与期待的脸庞,仿佛要将所有人的意志都吸入那支高举的钢枪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能白流!!”

“整军!!”

“备战!!!”

“杀鬼子——!!!”最后三个字,李锦是用尽全身力气,如同受伤雄狮的咆哮,吼了出来!

短暂的死寂。

下一秒!

“杀鬼子——!!!”

“杀!杀!杀!!!”

“血债血偿!!!”

“集团军!杀!!!”

先是老兵们,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赤红着眼睛,挥舞着拳头,用尽生命中所有的愤怒和力量嘶吼!紧接着,那些新加入的溃兵们,被这冲天的杀气彻底点燃,胸中积压的屈辱、恐惧、家仇国恨在这一刻找到了唯一的出口!一万多人!不,是近两万人的怒吼!汇聚成一股足以令山河变色、令鬼神惊避的复仇风暴!声浪如同海啸般从中华门席卷而起,直冲云霄!震得古老的城墙砖石簌簌作响!连城楼上警戒的士兵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充满毁灭力量的呐喊惊得握紧了枪!

南京城厚重的城门,在这震天的“杀”声中,仿佛也微微震颤。

李锦紧握着那支冰冷的钢枪,指关节因用力而白。他昂,目光越过沸腾的人群,投向东方——那里是沦陷的上海,是尸山血海的战场,更是无数倭寇狰狞的面目。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压着铅色的云,仿佛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城墙上弹痕累累,无声诉说着这座城市即将面临的命运。

“淞沪的血,只是开始。”他心中默念,冰冷的枪身汲取着他掌心的温度,也汲取着身后近两万将士冲天的怒火与力量,“板垣…南京…更冷的刀,更烈的火…我们,来了!”

整训的号角,在这片被血与火淬炼过的土地上,在这座即将迎来更残酷风暴的古城之下,在堆积如山的美械装备和震耳欲聋的复仇呐喊中,带着钢铁摩擦的铮鸣和浓烈的硝烟味,凛冽吹响。

喜欢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