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民国救革命烈士 > 第89章 于邦战役(第1页)

第89章 于邦战役(第1页)

一九四三年十月末的胡康河谷,空气中弥漫着雨季残留的湿润与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遮天蔽日的原始丛林,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吞噬着光线与声响,只留下无边无际的绿荫和脚下厚厚的、散着腐殖质气息的淤泥。中国驻印军新一军新师团,作为反攻缅北的先锋,正艰难地向大龙河于邦渡口方向推进。

团长陈鸣人上校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身形矫健,眼神锐利,眉宇间带着一股黄埔军官特有的果决与傲气。部队从临干沙坎出已有数小时,目标是与渡口附近的日军小股部队接触并控制这一关键渡河点。情报显示,那里只有一支日缅混合分队,兵力不强。但在这片危机四伏的丛林里,任何情报都可能失准。

“加快度!注意警戒!”陈鸣人的声音在沉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士兵们三人一组,交替掩护前进。开路先锋挥舞着大砍刀,奋力劈砍着纠缠的藤蔓和灌木,开辟出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汗水浸透了他们的美式军服,蚊虫嗡嗡地围着他们叮咬,但没有人抱怨。这支在蓝姆伽经过严格美式训练、装备精良的部队,求战欲望极其强烈,野人山的耻辱和家国沦陷的仇恨,早已深深刻入每个人的骨髓。

中午时分,队伍前方豁然开朗。一片长约oo米、宽约oo米的林中空地出现在眼前。阳光第一次毫无遮挡地倾泻下来,照亮了空地上低矮茂密的紫茎泽兰和其他灌木。空地的另一端,隐约传来大龙河低沉而持续的流水声。

“团长,穿过这片林空,能节省至少一个小时的路程。”一名参谋建议道。陈鸣人举起望远镜,仔细扫视空地对面的丛林边缘。一片死寂。除了风吹过草叶的沙沙声,听不到任何鸟鸣虫叫,甚至连丛林固有的那种潮湿的“滴答”声也消失了。一种老兵特有的直觉让他心头一紧。“通知先头营,呈散兵队形,谨慎通过林空。机枪手占领两侧有利位置,提供掩护。”他下达了命令,但内心深处那股尽快赶到河边的冲动,以及对自己部队战斗力的自信,最终压过了那一丝不安。

先头营的士兵们迅散开,成扇面队形小心翼翼地踏入林空。开始一段距离平安无事,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比起阴暗潮湿的密林,这里让人感觉舒适不少。但当队伍行进到林空北半部,最茂密的草丛区域时——

“嗒嗒嗒嗒嗒!!!”式重机枪那极具辨识度的、如同撕布机般的咆哮声骤然响起!紧接着,更多式轻机枪、三八式步枪的射击声从林空北端左右两翼的丛林深处爆豆般响起!密集的子弹如同骤雨般贴着地皮扫来,瞬间将茂密的草丛削倒一片!

“噗!噗!噗!”子弹钻入人体的闷响声接连传来。走在最前面的士兵们甚至来不及反应,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鲜血迅染红了身下的绿草。排长刘治高喊一声“隐蔽!”,话音未落,一子弹精准地击中了他的头部,壮烈牺牲。“敌袭!找掩护!”幸存的老兵们声嘶力竭地大吼着,迅扑倒在地,利用草丛和战友的遗体掩护自己。日军的伏击火力布置得极其刁钻,交叉火网几乎覆盖了整个林空。掷弹筒射的式手榴弹划着弧线落下,在人群中炸起一团团夹杂着血肉和断草的黑红色烟柱。

“打!给老子狠狠地打!”反应过来的各级军官和士官们开始组织还击。勃朗宁自动步枪(bar)和加兰德步枪的半自动射击声迅响起,压制着日军的火力点。汤姆森冲锋枪在近距离开火,声音沉闷而致命。陈鸣人听到枪声,脸色一变,立刻率领后续的两个营压了上来。“妈的,是小鬼子主力!不是杂牌!”他怒吼着,“全体都有!从两翼给我包过去!吃掉他们!”团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出了真火,耻辱和愤怒瞬间淹没了对死亡的恐惧。他们呐喊着,不顾横飞的子弹,从林空两侧向日军伏击阵地起了凶猛的反冲击。战斗迅从远程对射演变成残酷的丛林近战和肉搏。

阴暗的丛林里,枪声、爆炸声、嘶吼声、惨叫声响成一片。双方士兵在树木、草丛和岩石间追逐厮杀。刺刀捅入身体的撕裂声、工兵铲劈开骨头的闷响、甚至牙齿和拳头的搏斗无处不在。新师官兵的美式装备和训练在近战中挥了优势,尤其是半自动火力和冲锋枪的密集火力,给主要依靠栓动步枪的日军造成了巨大杀伤。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惨烈混战,这支负责伏击的日军第师团一个精锐加强小队(约o人)被全部歼灭。团士兵们踩着日军的尸体,检查着战利品,脸上混合着胜利的喜悦和失去战友的悲痛。

陈鸣人看着战场,清点着损失。虽全歼敌小队,但自身伤亡同样惨重,牺牲了一个多排的战士,经验丰富的连长江晓垣和先头排排长刘治中尉均壮烈殉国。这是一场惨胜,日军的战斗力和顽强出了预期。“打扫战场,抢救伤员,加固阵地!鬼子肯定不止这点人!”陈鸣人沉声命令道,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战遇伏且损失不小,这给他急于建功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的几天,团继续向于邦推进,并成功与从另一方向穿插的团一部汇合,对于邦渡口周边地区的日军一个中队形成了包围态势。然而,攻击却异常艰难。日军的防御工事极其狡猾和坚固。他们将地堡修筑在大树上,用荆棘和藤蔓完美伪装,地面工事则用沙包和原木加固,并设置了大量陷阱和障碍物。团缺乏重炮支援,仅靠步兵和迫击炮攻坚,进展缓慢。月日,团起了一次强攻。士兵们在机枪掩护下勇敢冲锋,但日军隐蔽的火力点突然开火,造成了大量伤亡。激战一天,虽消灭日军百余名,但自身也损失了六十多人。期间,一架美军p-“野马”战斗机前来助战,试图用机枪扫射日军阵地。但由于丛林遮蔽和通信协调问题,炸弹和子弹竟偏离目标,误伤了己方数名士兵,引得阵地上一片怒骂。陈鸣人不得不紧急呼叫,要求飞机停止攻击。缅甸战场的空地协同,显然还处于粗糙的磨合期。

李克己营长眼见强攻不下,且现大龙河东岸有日军部队活动迹象,判断日军可能增援,于是果断暂停攻击,转为巩固既得阵地。他命令部队在于邦两侧构筑机枪阵地,特别是用重机枪死死封锁住渡口,阻止东岸日军增援。然而,日军第师团长田中新一绝非庸才。他早已洞察于邦的重要性,正在紧急调兵遣将。

o日黄昏,大龙河东岸,一个日军的观测气球缓缓升起,如同一个不祥的预兆。“狗日的!鬼子把炮兵都调来了!”阵地上的中国士兵们心里一沉。真正的考验,来了。从日开始,每天夜里,团一营的阵地上都会落下日军山炮和野炮的炮弹。爆炸的火光撕裂夜幕,震耳欲聋的巨响在河谷中回荡。日军利用炮火掩护和夜色,不断地用木筏和小船向于邦西岸输送援兵。机枪连长吴瑾率领他的重机枪班,坚守在渡口封锁阵地上。每当河面上出现日军的偷渡船只,a重机枪沉重而连续的射击声便会响起,炽热的弹鞭扫过河面,将木筏打碎,将日军士兵扫入滔滔河水之中。冰冷的河水中,漂浮着不少日军的尸体和挣扎的伤兵。尽管日军的偷渡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凭借着夜幕和炮火掩护,以及不顾伤亡的疯狂,西岸日军的兵力仍在一点点增加。于邦地区的敌我力量对比,正在悄然逆转。

日,转机出现。团士兵在清理战场时,从一具日军中尉军官的尸体上搜出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文件。文件显示,日军第师团下属的第、第两个主力步兵联队,以及炮兵、工兵、搜索联队主力,正全部北上,向大龙河、大奈河前线集结!这份情报如同晴天霹雳。陈鸣人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团(欠一营)和友邻的团一部,不仅无法迅吃掉于邦之敌,反而面临着被日军五六倍优势兵力反包围、乃至全军覆没的巨大危险!

雨水敲打着丛林帐篷,电报机滴滴答答响个不停。新师团团长陈鸣人站在作战地图前,眉头紧锁。他的部队已经被日军第师团联队包围在于邦家地区整整五天了。

“团长,我们的弹药只够维持两天了,药品已经用完了。”参谋军官报告道,声音里透着疲惫。

陈鸣人没有回头,目光仍停留在地图上:“日军有什么动向?”

“他们正在加紧构筑工事,看来是想困死我们。今天早上又有一支运输队到达,估计又增加了至少一个中队的兵力。”

帐篷帘子被掀开,师部联络官浑身湿透地走进来:“师长急电,总司令部已经决定动大规模解围行动,李锦总司令亲自指挥。要我们再坚持小时。”

“小时…”陈鸣人喃喃道,转身看向帐篷外阴雨连绵的丛林,“告诉弟兄们,援军就快到了。让各营连节约弹药,瞄准了再打。”

于邦家外围,日军第联队指挥部。

联队长长久竹郎大佐正得意地看着沙盘上对于邦家的包围圈。“支那军已经插翅难飞了,”他对参谋们说,“他们的总司令孙立人现在一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大佐阁下,情报显示中国驻印军可能会有大规模行动。”一名参谋谨慎地提醒。

长久不屑地摆手:“支那人只会防守,他们缺乏进攻的勇气和能力。就算他们敢来,我们坚固的防御工事也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走到帐篷门口,望着阴沉的天空:“雨季就快结束了,等道路条件好转,我们就一举歼灭于邦家的守军,让东京知道我们第师团的厉害!”

然而长久竹郎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自信满满之时,一支中国军队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大力量正在集结,而指挥这支力量的,是一位拥有越时代军事理念的总司令。

密支那,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

李锦站在巨大的沙盘前,双臂交叉在胸前。这位二级上将年仅四十三岁,却已有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眉宇间既有书生的睿智,又有军人的坚毅。他身旁围着参谋长陈瑜、副参谋长方维岳以及各军军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诸位,”李锦开口,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于邦家之围必须解,但我们的目标不止于此。”他用指挥棒指着沙盘:“我要借此机会,给日军第师团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参谋长陈瑜接话道:总司令的计划是:“一、命令孙立人军长,即刻率领新一军主力(欠、团已参战部队),轻装疾进,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度驰援于邦!”“二、命令新二军军长沈德威,抽调其精锐之第团、第团,组成加强支队,由副军长李涛指挥,立即出,迂回至于邦日军侧后,牵制敌军,并伺机与团汇合!”“三、命令集团军炮兵司令周振邦,立即前移炮兵阵地!重炮师之‘长脚汤姆’榴弹炮群,做好远程火力支援准备!目标区域,大龙河东岸日军疑似炮兵阵地和兵力集结点!我要你们用炮火,减轻前线压力!”“四、命令特种作战司令王大山,派出特战分队,提前渗透至日军后方,侦察其炮兵阵地、指挥部位置,并为周振邦的重炮提供精确坐标!同时,开展破袭活动,扰乱日军后勤和通讯!”“五、命令第七军军长楚南河,抽调一个装甲步兵营(以半履带车和吉普车为主,配属少量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组成快机动部队,待命出!一旦道路条件允许,或前线出现突破口,立即投入战斗,用钢铁洪流撕开日军的包围圈!”“六、电令被围之团团长陈鸣人、团团长赵狄:固守待援,保存有生力量,依拖野战工事,消耗敌军!总部的援兵已在路上!”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立即表态:“我部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官兵求战心切,一定能突破日军防线。”

第七军军长楚南河道:“我装甲部队已完成战前检修,随时可以出击。不过这一带地形复杂,坦克行动可能受限。”

李锦点头:“这正是关键所在。维岳,后勤安排如何?”

副参谋长方维岳立即报告:“已经沿预定进攻路线建立了三个前线补给点,储备了足够五天激战的弹药和油料。工兵部队正在抢修通往于邦家的道路,预计明天中午前可以通行坦克。”

李锦走到沙盘前,详细解释道:“日军凭借经验,认为雨季末我们不可能动大规模装甲攻势。但我要用事实告诉他们,时代已经变了。”

他看向电子战司令部司令林修远:“你们的设备准备好了吗?”

林修远立正回答:“是的总司令。我们新装备的无线电侦测系统可以精确定位日军指挥部和炮兵阵地。密码破译部门也已经破译了日军第师团的大部分通讯密码。”

“很好,”李锦微笑道,“开战后,我要你们立即干扰日军通讯,同时监听他们的每一道命令。”

他又转向炮兵司令周振邦:“你们的重炮和火箭炮将是此战的开门锤。”

周振邦信心满满:“和o重炮已经进入预设阵地,火箭炮旅的辆t‘管风琴’也已做好准备。反炮兵雷达连可以即时定位日军火炮位置,保证我们第一时间摧毁它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