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北部,新平洋,年月。
中印公路终于修通至这个前线枢纽,第一批运输车队扬起漫天尘土,将宝贵的物资运抵前线。站在刚刚建成的临时指挥所外,李锦注视着这条被称为“生命线”的道路,脸上露出难得的欣慰。
“总司令,公路通车后,我们的补给压力大大减轻了。”参谋长陈瑜报告道,“每天可运送物资量增加了三倍,特别是燃油和重炮弹药。”
李锦点头:“很好。日军第师团在于邦家遭受重创,正是我们乘胜追击的时候。”他转身走向指挥所内的沙盘,“田中新一那个老狐狸现在肯定在重新部署兵力,我们不能给他喘息之机。”
指挥所内,各军军长和直属部队指挥官已经等候多时。见李锦进来,所有人立即起身敬礼。
“诸位,”李锦开口,声音平静却极具穿透力,“于邦家之战证明了我军的实力,但日军第师团主力尚存。田中新一那个老狐狸正在孟拱河谷加紧布防,我们必须趁胜追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他拿起指挥棒,指向沙盘上的目标:“下一步,我们要夺取太白家和大洛地区,控制胡康河谷北部。部署如下:新一军为左翼,兵分三路进攻太白家;新二军为右翼,负责进攻大洛;第七军作为战役预备队,视情况投入扩大战果;集团军直属部队提供全方位支援。”
他特别强调:“这次作战,各直属部队要充分挥作用,我要强调的是各兵种协同。炮兵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的火力支援;电子战部队要确保战场信息单向透明;特种部队要深入敌后破坏和侦察;工兵部队要保障交通线畅通;后勤部门要确保弹药粮秣供应。这是一场现代化战争,任何环节都不容有失。”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立即表态:“我部已经完成休整和补充,官兵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出击。新一军保证完成任务!我计划以新o师为左路,新师为中路,o师为右路,三路并进,相互策应。”
李锦点头赞许,随即转向其他将领:“此次作战,集团军直属部队将全力配合前线。周振邦的炮兵司令部已经在前沿建立了三个炮兵群;林修远的电子战部队会全程干扰日军通讯;王大山的特种部队已深入敌后,开始破坏日军补给线和指挥系统。”
新二军军长沈德威接着说:“我部在大洛方向将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逐步压缩日军防御空间。”
第七军军长楚南河道:“装甲部队已经做好战斗准备,只等总司令一声令下。”
会议结束后,李锦单独留下直属部队指挥官们。
炮兵司令周振邦先报告:“我重炮师已经前移至新平洋附近的新阵地,射程可覆盖太白家和大洛地区。反炮兵雷达连增加了两套新设备,可以更精确地定位日军火炮位置。”
电子战司令林修远接着说:“我们监听到日军第师团正在更换密码本,但我们的破译小组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编码规律,预计小时内就能破解新密码。”
特种作战司令王大山报告:“多支特种小队已经潜入敌后,开始对日军补给线和通讯设施进行破坏。”
李锦满意地点头:“很好。这次作战,我要你们充分挥技术优势,让日军陷入看不见、听不见、打不准的困境。”
与此同时,在日军第师团司令部,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正对着地图愁。
“于邦家的失败是耻辱!”他对参谋们怒吼道,“长久竹郎那个蠢货,一个联队竟然在三天内就全军覆没!”
参谋长武田贞雄大佐谨慎地说:“师团长阁下,支那军这次作战方式与以往完全不同。他们拥有大量重炮和战车,而且战术协同非常出色。”
田中冷哼一声:“那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美国人的援助。但我们皇军有武士道精神,有百战百胜的意志!”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太白家和大洛:“这两个据点必须守住。太白家控制着通往孟拱的道路,大洛则是胡康河谷的门户。命令第联队守太白家,第联队残部与第联队一个大队守大洛。”
“支那军于邦家之战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火力和机动能力,”田中对着参谋们说,“但他们犯了兵家大忌——分兵进攻。这是我们重创他们的好机会。”
参谋长濑尾少将点头附和:“师团长阁下高见。我们已经在大白家地区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第、联队残部与新调来的第联队形成了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
田中走到地图前,指着太白家周边地形:“这里山峦起伏,丛林密布,支那军的装甲部队难以展开。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层层阻击,消耗敌军有生力量,然后伺机反击。”
他转身命令:“立即给各部下达作战指令:第一线部队要顽强抵抗,最大限度地杀伤敌军;第二线部队做好反冲击准备;炮兵要集中使用,重点打击支那军的集结地和交通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武田犹豫道:“阁下,第联队在于邦家作战中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兵力,是否需要增援?”
田中摇头:“没有增援了。南方军司令部把兵力都调去对付英帕尔的英军了。告诉他们,为天皇尽忠的时候到了!”
然而田中不知道的是,他的一切部署都在中国军队的监视之下。集团军电子战司令部已经破译了日军大部分通讯密码,日军的调动和部署几乎透明地展现在中国军队面前。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回到指挥部后,立即召集各师师长部署任务。
“总司令命令我部兵分三路进攻太白家,”孙立人指着地图说,“新o师为左路,沿塔奈河东岸推进;新师为中路,沿主干道正面进攻;o师为右路,我从侧翼包抄。各师必须在三天内到达进攻出位置。”
新师师长李鸿问道:“军长,太白家日军防御情况如何?”
孙立人回答:“据侦察和特战部队报告,日军第联队约oo人防守太白家,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包括多层战壕、钢筋混凝土火力点和大量隐蔽炮兵阵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但我们的优势在于火力和机动性。集团军炮兵将为我们提供强大火力支援,电子战部队将干扰日军通讯,特种部队已经在前线活动。”
各师领命后迅开拔。部队沿着泥泞的道路前进,坦克和装甲车轰鸣着,炮兵牵引车拖着沉重的大炮,步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空中不时有校射航空队的轻型观测机飞过,为部队提供侦察和引导。
在新师行进队伍中,士兵们议论纷纷。
“听说这次打太白家,小鬼子布置了很多反坦克壕和地雷。”一个年轻士兵有些担心地说。
老兵拍拍他的肩:“怕什么?于邦家那一仗,咱们不是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咱们有大炮有坦克,还有飞机帮忙,小鬼子只有挨打的份!”
另一名士兵插话:“最重要的是,这回是李总司令指挥。听说他打仗神出鬼没,小鬼子根本摸不着头脑。”
确实,在李锦的指挥下,这支部队已经不再是战争初期那支装备简陋、战术落后的军队了。美式训练和装备,加上李锦带来的新战术理念,使中国驻印军成为一支令人畏惧的力量。
经过两天行军,新一军各师到达预定位置。孙立人将前进指挥部设在一个可以俯瞰太白家地区的小山上。
“报告军长,各师已到达进攻出位置,请求指示。”参谋报告道。
孙立人看了看表:“命令各部今晚好好休息,明日凌晨点开始炮火准备,点整步兵起攻击。”
他特别强调:“告诉各师长,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我们的火力优势明显,要让大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