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军炮兵根据电子侦听部门提供的坐标,对日军指挥部和后勤设施进行了精确打击。多枚o重型榴弹炮弹命中日军后勤仓库,引连环爆炸,日军的弹药和物资储备损失惨重。
前线日军部队因为通讯中断,无法获得上级指令和炮兵支援,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许多阵地因为得不到弹药补给而逐渐哑火。
一名日军大队长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就像瞎子和聋子,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不知道友军情况,甚至连上级命令都收不到。支那军的炮火却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这简直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
在敌后,集团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活动达到了高潮。
一支十二人特种小队潜伏在日军增援部队必经之路旁。队长“猎鹰”通过夜视仪观察着正在行军的日军队伍。
“目标确认,是第联队第大队,约oo人。”猎鹰低声道,“爆破组准备,在领头车辆通过时引爆路边的炸药。狙击小组重点打击军官和通讯兵。”
队员们无声无息地展开行动。爆破组安置了塑性炸药,计算好引爆时机;狙击手找到理想射击位置,装填特种穿甲弹,可以轻易击穿日军军官的钢盔。
当日军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区时,猎鹰下令:“引爆!”
轰隆一声巨响,领头卡车被炸成碎片,道路被堵塞。同时,精确的狙击子弹呼啸而至,多名日军军官应声倒地。
队伍顿时大乱,士兵们盲目地向四周射击,却找不到敌人踪影。
类似的袭击在日军增援路线上多处生。特种部队不求全歼敌军,只求迟滞行军、制造混乱、斩指挥系统。
另一支特种小队则深入敌后,对日军补给仓库进行破坏。
“黑豹小组报告,已潜入日军后勤基地,现弹药堆积点。”特种队员通过便携电台低声报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确认目标,准许执行破坏任务。”后方指挥中心回应。
几名队员悄无声息地解决掉哨兵,在弹药堆旁安置定时炸弹和燃烧装置,然后迅撤离。
半小时后,巨大的爆炸声从日军后方传来,熊熊烈火照亮了夜空。日军宝贵的弹药和物资在爆炸中化为乌有。
特种部队还执行了侦察引导任务。多支侦察小组靠近太白家日军阵地,通过高精度望远镜和测距仪标记工事位置,坐标立即传回炮兵部队。
“目标:东南方向,距离o米,日军钢筋混凝土工事。”一名侦察兵报告。
几分钟后,一o重型榴弹炮弹准确命中目标,将整个工事炸上了天。
心理战与敌工团也没闲着,他们向日军阵地散传单,上面写着:“你们的后路已被切断,增援无法到达。放下武器,中国军队优待俘虏。”
这些心理战手段虽然不能立即使日军大规模投降,但无疑动摇了他们的军心。
一名被俘的日军士兵后来回忆:“我们看到传单,听说后路被断,增援来不了,士气低落到极点。许多士兵开始怀疑这场战斗的意义。”
经过一天的激战,新一军已经突破日军两道防线,兵临太白家核心阵地。
孙立人将前进指挥部移至刚刚夺取的一个高地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太白家地区。
“报告军长,新师已经占领东南方向制高点,o师切断了日军退往大洛的道路,新o师正在强渡塔奈河。”参谋报告战况。
孙立人点头:“很好。命令各部暂停进攻,巩固既得阵地,防止日军夜间反扑。”
他特别强调:“告诉各师长,日军擅长夜战,今晚一定要加强警戒,布置照明弹和哨戒。”
果然,入夜后,日军起了多次反冲击,试图恢复失去的阵地。但在中国军队密集的火力和严密的警戒下,这些反扑都以失败告终。
藤田大佐在指挥部里焦躁地踱步:“增援在哪里?为什么还没有消息?”
参谋黯然回答:“通讯仍然中断,派去的传令兵都没有回来。侦察兵报告,支那军已经切断了我们与后方的联系。”
藤田脸色铁青:“为今之计,只有死守到底了。命令各部节约弹药,准备明日决战。”
月日清晨,战斗再次打响。
这一天,集团军直属部队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炮兵司令部组织了前所未有的火力打击。重炮师集中所有和o榴弹炮,对太白家核心阵地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猛烈轰击。火箭炮旅的门t“管风琴”进行了三次齐射,将日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
炮击刚停,校射航空队的观测机就飞临上空,引导炮兵对残存火力点进行精确打击。
电子战部队加强了干扰力度,同时继续破译日军通讯。一条关键情报被截获:藤田大佐命令各部死守到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李锦接到这一情报后,对陈瑜说:“告诉孙立人,日军准备玉碎作战,要加强步坦协同,减少步兵伤亡。”
在新一军前沿,士兵们看到令人振奋的景象——第七军第装甲师的坦克部队终于投入战斗了。
数十辆谢尔曼坦克轰鸣着冲向日军阵地,坦克炮直射摧毁日军火力点,车载机枪扫射暴露的日军士兵。装甲步兵搭乘半履带车紧随其后,下车清剿战壕中的残敌。
日军虽然拼死抵抗,用反坦克炮、炸药包和燃烧瓶攻击中国坦克,但在步坦协同战术下,这些努力大多徒劳无功。
到中午时分,新一军已经攻入太白家村内,与日军展开巷战。
村内战斗异常残酷。日军依托每一栋房屋、每一个街垒进行顽强抵抗。中国军队不得不逐屋清剿,使用冲锋枪、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消灭藏身其中的日军。
在新师进攻方向上,一个连的士兵被日军机枪压制在一条街道上。
“火箭筒!干掉那个机枪点!”连长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