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民国写文救国无cp > 第93章 拉于–卡瓦鲁班战役(第3页)

第93章 拉于–卡瓦鲁班战役(第3页)

就在日军指挥官犹豫不决时,中国军队的进攻更加猛烈了。

集团军炮兵根据电子侦听部门提供的坐标,对日军指挥部和后勤设施进行了精确打击。多枚o重型榴弹炮弹命中日军后勤仓库,引连环爆炸,日军的弹药和物资储备损失惨重。

前线日军部队因为通讯中断,无法获得上级指令和炮兵支援,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许多阵地因为得不到弹药补给而逐渐哑火。

新技术装备也在战场上挥了重要作用。新一师属的坦克营投入战斗,谢尔曼坦克为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和防护。

在一次攻坚战斗中,两辆谢尔曼坦克配合一个步兵连攻击日军坚固据点。坦克用主炮直射摧毁日军火力点,步兵则清除反坦克小组和隐蔽的日军士兵。

当一辆坦克被日军反坦克炮击中瘫痪时,另一辆坦克立即提供掩护,步兵则上前抢救受伤乘员。这种紧密的步坦协同,大大减少了伤亡,提高了作战效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工兵部队也挥了关键作用。他们修复道路,架设桥梁,清除雷区,为部队机动开辟通路。在一次关键进攻中,工兵们在日军火力下架设了一座浮桥,使坦克和重炮能够渡过河流,对战役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校射航空队的轻型观测机则提供了宝贵的空中侦察和炮火引导。它们在空中盘旋,不断报告日军动向和位置,引导炮兵进行精确打击。

一名日军士兵在日记中写道:“支那军使用了我们从未见过的武器和战术。他们能够精确打击我们的指挥部,干扰我们的通讯,甚至在我们阵地上空释放烟幕掩护进攻这简直是一场不对等的战斗。”

在拉于-卡瓦鲁班战役中,心理战和反战工作继续挥重要作用。

集团军政治部敌工部派出反战劝降小组前往前线,用日语向日军阵地喊话:

“各位同胞,我们是日人民解放同盟的成员。我们曾经像你们一样为军国主义卖命,但现在我们醒悟了!这场战争是日本军阀动的侵略战争,我们不应该为他们白白送死!”

“中国军队优待俘虏,我们受到人道待遇。放下武器吧,活着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些喊话起初遭到日军枪击和怒骂,但随着战斗进行和形势恶化,越来越多日军士兵开始动摇。

一天夜晚,拉于日军一个前沿阵地上,士兵们生了内讧!

原来,部分士兵听了反战宣传后,主张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但军官和死硬分子坚决反对。两派意见不同的人生了激烈争执,甚至拔枪相向。

枪声惊动了中国军队前沿阵地。新师师长李鸿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部队做好准备,但暂不进攻,观察事态展。

内讧持续了约半小时,枪声渐渐平息。第二天清晨,那个阵地上竖起了白旗,约o名日军士兵走出工事,向中国军队投降。

一名投降的日军曹长通过翻译说:“我们中有不少人已经不想再战斗了,但军官们逼迫我们玉碎。昨晚我们终于起来反抗,制服了那些死硬分子。”

李鸿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孙立人和敌工部。

寒江部长得知后非常重视:“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说明我们的心理战和反战宣传正在产生实际效果。”

他立即派出更多懂日语的工作人员前往前线,加强对日军的心理攻势。

与此同时,美军o支队也挥了独特作用。麦瑞尔准将命令部队在敌后活动中,故意留下一些“心理战材料”——包括反战传单、优待俘虏证明,甚至是一些日本国内带来的小礼物。

这些看似小小的举动,却在日军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许多日军士兵开始怀疑自己为何而战,战斗意志逐渐瓦解。

在一次遭遇战中,o支队的一个小队与日军一个中队交火。令人惊讶的是,交火一段时间后,日军中队突然停止射击,举起白旗要求谈判。

通过懂日语的士兵沟通,得知这个中队的士兵已经厌倦战争,愿意放下武器,但要求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麦瑞尔准将接到报告后,立即同意接受投降,并保证战俘待遇。最终,这个中队约o名日军士兵全部放下武器投降,这是缅甸战场上一次较大规模的集体投降事件。

这些心理战和反战工作虽然不能立即使大批日军投降,但无疑动摇了他们的军心,削弱了战斗意志。在一些关键战斗中,这种心理优势甚至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拉于主战场,新一军的进攻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孙立人将前进指挥部移至刚刚夺取的一个高地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拉于地区。

“报告军长,我军已突破日军两道防线,但核心阵地抵抗仍然顽强。”参谋报告战况,“日军依托镇内建筑物构筑了大量火力点,我军逐屋清剿进展缓慢。”

孙立人点头:“命令部队暂停进攻,巩固既得阵地,呼叫炮兵对可疑目标进行打击。”

他特别强调:“告诉各师长,不要急于求成,要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让炮兵和装甲部队多出力。”

集团军炮兵立即响应,根据前沿观测员提供的坐标,对拉于镇内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和o重炮的威力巨大,一炮弹就能将一栋房屋彻底摧毁。

新一师属坦克营也提供了重要支援。谢尔曼坦克直接开进镇内,用主炮直射摧毁日军火力点。但镇内街道狭窄,坦克机动受限,容易遭到日军反坦克小组袭击。

一次,两辆谢尔曼坦克在一条狭窄街道上遭到日军自杀式攻击。一名日军士兵抱着炸药包从旁边楼房跳下,落在其中一辆坦克上。

“轰”的一声巨响,坦克被炸毁,乘员全部牺牲。另一辆坦克急忙后退,但街道太窄,无法调头。

就在这时,跟随坦克的步兵迅反应,用密集火力压制日军,工兵则上前清除路障,为坦克开辟退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次事件后,步坦协同战术更加谨慎。坦克不再贸然进入狭窄街道,而是在主要街道上提供火力支援,由步兵逐屋清剿。

镇内战斗异常残酷。日军依托每一栋房屋、每一个街垒进行顽强抵抗。中国军队不得不使用火焰喷射器、爆破筒和手榴弹清剿每个据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