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民国写文救国无cp > 第100章 进攻密支那(第2页)

第100章 进攻密支那(第2页)

密支那城北,日军第师团临时指挥部。

炮弹如同雨点般落下,猛烈的爆炸让整栋大楼剧烈摇晃,砖石簌簌落下,电灯忽明忽暗。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脸色铁青,指挥部里一片狼藉,参谋们抱着头躲避着爆炸的冲击波,通讯兵徒劳地试图与前沿部队恢复联系,但耳机里只有一片刺耳的沙沙声。“八嘎!支那军的炮火怎么会这么准?!我们的炮兵呢?为什么还不反击?!”田中中将愤怒地咆哮着。“师团长阁下!支那军使用了强烈的电波干扰!命令无法有效传达!而且…而且我们刚准备开火的炮兵阵地,就遭到了支那军恐怖的火力覆盖!损失惨重!”“什么?!”田中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方仿佛完全掌握了他的一举一动。这种被动挨打、通讯中断、指挥失灵的局面,是他从军以来从未遇到过的。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他的心头。

就在正面步兵激烈鏖战、炮兵怒吼、电波厮杀的同时,第七军军长楚南河和实际负责装甲部队训练指挥的韩晓征,正站在一辆半履带指挥车上,用无线电催促着他们的钢铁洪流。“装甲一师周胜!你的先头团到哪里了?度太慢!新师已经和鬼子接上火了!你们必须尽快从西侧打开突破口!”“军座放心!我已经看到密支那的屋顶了!小日本的薄皮坦克不够看!第一装甲营,跟我上!碾碎他们!”无线电里传来周胜师长粗犷豪迈的声音。

公路上,庞大的装甲纵队轰鸣前行。“谢尔曼”中型坦克打头,a“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在两翼游弋,后面紧跟着搭载着装甲步兵的半履带车,以及自行火炮、维修车辆、加油车组成的漫长队伍。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金属的履带碾压着大地,出沉闷而有力的巨响,彰显着无可阻挡的力量。这支强大的装甲生力军,正按照李锦的部署,快投向战场,即将成为压垮密支那日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白天的激烈战斗逐渐平息,但夜色并未带来宁静。零星的枪声和爆炸声依旧不时响起,探照灯的光柱在夜空中交叉扫视,预示着更残酷的战斗可能在黎明到来。

机场方向,特战旅敌后破坏团的几个精锐小组,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利用夜色的掩护,再次悄无声息地渗入城区。他们的目标是进一步确认重要目标,布置诡雷,袭扰日军哨兵,制造混乱。

火车站附近,一队黑影匍匐前进。“组长,看,两点钟方向,那个大型仓库旁边,有履带印迹,还有油味。白天肯定有铁王八躲在这里。”“嗯,标记下来。通知旅部,建议明日优先炮火准备该区域。我们在前面那个岔路口给他们留点‘礼物’。”几名队员熟练地利用阴影靠近路口,用工兵铲快挖掘,将几枚美制反坦克地雷埋设下去,小心地做好伪装……

与此同时,集团军政治部情报总局下属的敌工部和民众动员部也没闲着。通过当地华侨和克钦族游击队的帮助,宣传单被偷偷塞进城区,谣言在日军士兵和当地被强征的民夫中悄悄流传——“盟军大军已到,密支那即将被包围”、“抵抗只有死路一条”。虽然效果无法立刻体现,但这种心理上的侵蚀,却在潜移默化地瓦解着日军的士气。

第一集团军总指挥部,灯火通明,李锦并未休息。他听着参谋长陈瑜和各位处长汇报一天的战果和损失。“今日作战,我军顺利达成初步战役目标,三面合围之势已成。毙伤日军预计过一千五百人,摧毁火炮十余门,坦克装甲车数辆。我军伤亡约四百余人,损失坦克两辆(均因触雷),代价在预计范围内。”“空运持续进行,o师主力正陆续抵达机场。周胜的装甲先锋已抵达西郊,明日可投入攻城作战。”“电子侦听表明,日军指挥系统陷入混乱,田中新一多次严令各部死守,但下属部队求援、抱怨弹药匮乏、通信困难的电文显着增多。”

李锦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拿起蓝色铅笔,在西、南、东三个方向的箭头上又用力向前划了一截,几乎将整个密支那城区完全包裹。“很好。日军已是困兽,但其第师团素称精锐,田中新一也是个顽固的家伙,巷战必然惨烈。”他的手指重点敲了敲火车站和城北殖民署大楼区域,“告诉孙立人、梁卫国、周胜,还有江枫!明日拂晓,动总攻!重点争夺火车站,向城北敌指挥中心猛插!炮兵继续给予最大限度支援!我要在三天内,看到我的旗帜插上密支那的制高点!”

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指挥部内的所有军官都屏息凝神,他们知道,总司令的决心已下,密支那的最终决战,即将拉开序幕。这座战略重镇的解放,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密支那,这座位于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畔的战略重镇,在年月的这个清晨,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之中。昨日的炮火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焦糊味、血腥味和潮湿的泥土味混合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压得人喘不过气。城市西郊和南郊的外围阵地上,随处可见被摧毁的日军土木工事、烧焦的卡车残骸和来不及收殓的尸体,无声地诉说着昨日战斗的残酷。

然而,在这片死寂之下,是双方都在紧张进行的最后准备。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的钢铁洪流已完成最后的集结和部署,就像一张缓缓拉满的强弓,蓄势待。而城内的日军,则如同受伤的困兽,蜷缩在精心构筑的巷战工事里,舔舐伤口,准备进行最绝望的挣扎。

在日军第师团指挥部(城北原英军殖民署大楼地下掩体),师团长田中新一面色憔悴,眼窝深陷,军服上沾满了灰尘。昨日的炮击和通信中断让他倍感屈辱和焦虑。他站在一张铺在弹药箱上的城区地图前,周围是几名同样疲惫的高级军官。

“师团长阁下,”参谋长片冈衷大佐声音沙哑地汇报,“外围警戒部队损失惨重,已全部退入城区主防线。第联队长丸山房安大佐报告,其下属三个大队已按计划进入西城区和火车站周边预设阵地。第联队(欠一个大队)负责城南滨河区域及机场方向防御。第联队剩余部队作为预备队,控制城北核心区域。”

田中新一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几个关键节点:“火车站!这里是枢纽,必须死守!丸山房安知道该怎么做吗?”

“嗨依!”片冈参谋长立刻回答,“丸山大佐已将联队指挥部设在火车站地下室。车站主体建筑、站台、货场仓库均已堡垒化,部署了重机枪、步兵炮和迫击炮。外围街道设置了街垒和反坦克壕,并布设了大量地雷。此外,还配属了一个战车中队(仅剩的辆九五式轻战车和辆九七式中战车)和两门四一式山炮,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田中将又指向城北:“这里,是我们的心脏。所有重要部门必须深藏于地下。支那军的炮火异常精准,绝不能暴露目标。”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告诉每一位士兵,天皇陛下万岁!密支那就是我等之坟墓,务必让敌人为每一寸土地付出十倍、百倍的鲜血!没有命令,绝不后退一步!”

“嗨依!”军官们齐声顿,气氛悲壮而绝望。

此时的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前指(西郊前进指挥所)内,李锦同样一夜未眠,但他精神矍铄,目光如炬。前进指挥所设在一个刚刚夺取的日军半地下掩体内,电台天线林立。参谋长陈瑜、副参谋长方维岳等人围在一旁。

“各部均已准备就绪,”陈瑜汇报,语气沉稳,“新一军孙立人部,新师为主攻,从西面向火车站及城区中心突击;新o师继续向北迂回,彻底封闭北面通道并策应主攻;第o师跟进清剿。第二集团军梁卫国部第师,从南面向滨河区及城东压迫,牵制日军第联队。第七军周胜之装甲第一师,作为决定性突击力量,待步兵打开缺口后,沿主要街道向纵深突进,直插日军心脏!”

李锦点头,目光扫过地图上密支那密密麻麻的街道符号:“巷战,是我们的新课题,也是日军的垂死挣扎。告诉各级指挥官,不要吝啬炮弹,但要打得巧。步、炮、坦、工兵,必须紧密协同。陈瑜,你把我们研究的巷战攻坚‘四组一队’(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合成突击队)战术要点再强调下去。方维岳,后勤保障特别是弹药油料,必须跟上攻击节奏!”

“是!”两人领命。

“还有,”李锦补充道,“林修远的电子战部队要继续压制日军通信,周振邦的炮兵和刚刚加强过来的坦克歼击车,要重点照顾日军的坦克和坚固工事。江枫的特种部队,渗透进去,给我当眼睛,指引重点目标!”

“明白!”

李锦最后看了一眼手表,时针指向清晨六点整。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下令:“总攻开始!”

清晨六点零五分,三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密支那上空的寂静。

紧接着,大地开始剧烈地颤抖!集团军炮兵司令周振邦中将统一指挥下的上百门火炮,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从o榴弹炮到“长脚汤姆”,再到o“榴弹炮之王”,以及令人闻风丧胆的t“管风琴”火箭炮,将钢铁与火焰的风暴倾泻在日军阵地上!

尤其是火车站及其周边区域,瞬间被密集的爆炸所覆盖!砖石结构的站房在巨响中坍塌,铁轨被扭曲成麻花,巨大的烟柱腾起上百米高!炮击精准而猛烈,许多日军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炸得粉身碎骨。

炮火延伸的哨声响起!

“杀啊!”新师团一营营长高举着冲锋枪,第一个跃出进攻阵地。数百名士兵如同潮水般,跟着坦克的掩护,向火车站外围起了冲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起初进展顺利,炮火有效摧毁了大部分外围障碍和明堡。但当先头部队接近火车站主体建筑约oo米时,日军的抵抗骤然加强!

“哒哒哒哒哒——”“咚!咚!”“轰!”

隐藏在废墟中、经过巧妙伪装的机枪火力点突然开火,形成交叉火网;掷弹筒和九二式步兵炮从站房二楼和仓库的射击孔中射出炮弹;甚至还有平射的高射机枪,子弹如同鞭子一样抽打过来,将冲在前面的几名士兵瞬间打倒!

冲在最前面的两辆“谢尔曼”坦克也遭到了攻击。“砰!”一声闷响,一辆九五式轻战车从一处半塌的围墙后闪出,炮虽然难以击穿谢尔曼的正面装甲,却成功吸引了注意力。“一点钟方向!小豆坦克!”车长惊呼。炮塔迅旋转,但就在这时,侧面街道的二楼窗口,一枚日军人肉操纵的“九九式破甲爆雷”被扔了下来,正好落在坦克履带旁!“轰!”一声巨响,坦克猛地一震,左侧履带被炸断,瘫痪在原地。

“狙击手!小心!”“迫击炮!ver!”

进攻部队被猛烈的火力压制在了一片开阔地和小半截街道上,伤亡开始增加。

在新师团指挥所,陈鸣人通过望远镜看到进攻受挫,脸色铁青。“妈的,小鬼子把火车站修成刺猬了!呼叫炮兵!给我轰掉那些火力点!坐标……”

然而,日军工事异常坚固,很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利用地形和废墟巧妙加固,炮火难以彻底清除。

就在这时,通讯兵喊道:“团长!旅部电话!李总司令命令,立刻启动‘四组一队’战术,特种部队引导精确打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