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三国奉先是谁? > 第89章(第1页)

第89章(第1页)

“那……那我们该去哪里?”

“兄长出城之后,不必西行,折向东南,去山南道。”沈惟早已为家人想好了退路,“那里山高路险,叛军主力必不会至。且家族在襄阳尚有故旧田产,足以安身。待风波平定,再做计较。”

“那你呢?”沈珩猛地抬起头,“你不与我们一起走?”

沈惟摇了摇头。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望向了西方那片被暮色与风雪笼罩的无尽远方。

“我……还有一件事要做。”

……

与此同时,在河东道的上党郡,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大营中,一场暴雪正席卷着连绵的营账。

“潼关没了!哥舒翰二十万大军,听说一战就没了!”

“完了,这下长安城门户大开,安禄山那头肥猪怕是已经坐上龙椅了!”

“郭帅已经下令,要尽起大军,南下勤王,也不知还来不来得及……”

郭烈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他只是沉默地坐在一旁,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映着跳动的火光,却比帐外的风雪还要冰冷。

他来朔方已经快半年了。

他遵从了那个书生的指引,一路北上,凭着一身悍勇投入了郭子仪麾下。在这里,他那身无处安放的武力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被人当成“狼奴”的桀骜骑兵,而是朔方军中最锋利的一把尖刀。郭子仪看中了他的勇武,破格提拔他为游骑都尉,让他带领一支百人骑兵,专事冲阵与突袭。

在与叛军的数次交锋中,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狼,永远冲在最前面。他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杀人,如何用最简洁的动作撕开敌人的阵线。朔方军的同袍敬畏他,叛军的敌人则恐惧他。

可只有郭烈自己知道,他那颗被包裹在坚硬躯壳里的心,从未有过片刻的安宁。

他越是杀戮,越是感到空虚。他越是获得功勋,越是感到迷茫。他时常会在深夜惊醒,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战场上的血肉横飞,而是长安城里那个凭窗而立的清瘦身影,和他那双仿佛承载了千钧哀愁的眼睛。

是他让自己来的。是他告诉自己,这里有方向。

可现在,方向又是什么?

当“圣驾西狩”这四个字钻入他的耳朵时,郭烈意外地感到了恐慌。

圣驾在逃。

那个书生……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沈惟,是集贤殿的校书郎,是随行的文官。

他一定在那支前途未卜的逃亡队伍里!

郭烈猛地站起身。方才还在高谈阔论的同袍们瞬间噤声,不解地看着他。

他没有理会任何人,径直抓起长槊,掀开帐帘,冲入了外面的风雪之中。

“郭都尉!你要去哪儿?郭帅马上要议事了!”

身后传来同袍的呼喊,但他充耳不闻。他大步流星地走向马厩,解开自己那匹战马的缰绳,翻身而上。没有鞍鞯,没有粮草,只有一人,一马,一槊。

他知道,这是临阵脱逃,是死罪。

他知道,郭子仪的南下勤王之师,是天下大势所向,是所谓的正道。

可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天下,正道,功名,大义……在这一刻都变得无足轻重。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一个简单到近乎疯狂的念头。

他要去找到他。

在六军崩溃、叛军围堵的绝境里,找到那个可能随时都会像风中残烛一样熄灭的灯火。

他双腿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出一声长嘶,化作一道黑色的闪电,冲破了连营的栅栏,义无反顾地向着西南方那片死亡之地,狂奔而去。

……

马嵬坡。

当杨国忠的头颅被挑在长枪上示众时,积蓄已久的兵变达到了第一个顶点。但这并不能平息士卒们的怒火,反而点燃了他们更深的恐惧——他们已经杀了宰相,没有退路了。于是,更加疯狂的念头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国忠谋反,贵妃岂能无罪!”

“杀了杨玉环,以清君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