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综武侠战损生存指南木易道长 > 第47章(第2页)

第47章(第2页)

“我有师承,但不在此间,我是无净山弟子。”宋雁归笑道:“只我师门并没什么讲究,师父也从不拘我做什么学什么,只要开心平安,不伤天道人和就好。”

“张真人的意思也并非要我拜入武当门下,这邀请于我如今全无坏处,雁归自然无有不应。”

她拱手作揖,笑着朝老人眨了眨眼,又冲明白自己会错了意此刻略显尴尬的宋远桥做了个鬼脸。

“好。”张三丰微微点头,眼底带笑。

宋远桥见状无奈一笑,不再多言语。几人转而说起下山营救俞岱岩途中遇到龙门镖局一行,还有向俞岱岩下手的人似与少林有关云云。

“出去说吧,别打扰岱岩休息。”张三丰一拂衣袖,转头和宋雁归商量道:“雁归你随我来,我带你去看武当山一处绝境可好?”他朝她眨了眨眼,露出一点慈祥外表下的天性顽皮。

“好。”她应得爽快,跟在张三丰身后,一路穿花拂叶。

张三丰的脚步渐快,步伐持重又轻盈,暗合八卦,几出重影,她下意识学起他脚下步法,闻萧萧叶落,观黄昏暮雨,心中久违地感到冲和平静。

她看到另一种道。

-----------------------

作者有话说:《倚天》中的武当,真是师门桃花源,却也难逃诸般命运搓磨。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武当。(木道人:你最好不是在点我。)

原文有一段,当时第一次读到真的很震撼。张三丰重情通达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就亲切可感,摘录如下:

宋远桥和俞莲舟平素见师父无论遇到甚么疑难惊险大事,始终泰然自若,但这一次双手竟然微微颤,眼神中流露出惶惑之色,两人均知三师弟之伤,实是非同小可。

过不多时,张翠山悠悠醒转,叫道:“师父,三哥还能救么?”张三丰不答,只道:“翠山,世上谁人不死?”

金庸不愧为武侠大师。

第5o章悟道且西行

山中不知日月。

俞岱岩醒了。

他尚来不及因右臂残废和不良于行而消沉,就被师父张三丰推着轮椅带到了山中绝境。

说是绝境,其实是悬崖高耸,飞瀑直下的一处断壁下。包括他在内的武当七侠,都曾跟随师父张三丰出入过此地修行。

此刻,流水击石,崖下飞石处一个青衫小人正盘腿打坐。

“师父,这是?”他不由纳罕,不明白师父为何带他来此,也不明白为什么宋雁归会在这里。

她一袭青衫,随意束在脑后,闭着眼。流水淙淙过,有叶萧萧下,春日里的山花袭染她梢,还有山雀栖息在她肩头,林中小兽抱着自己毛茸茸的尾巴将自己盘在她膝上,舔舐着自己的毛。

张三丰从来相信这世间所谓武学奇才,机缘、努力与天赋缺一不可,可他见了宋雁归方知,原来这世间也存在真正得天道厚爱的孩子。

——她只看了一眼,便在他施展的太极步法里悟出了属于自己的道。

短短七日,就形成了自己的道意。

然而宇宙无穷,盈虚有数,张三丰在窥得的一线天机里看到了她行至今日的艰难多舛。

正所谓,破而后立。

这种韧劲,也是他对岱岩的期望。而他的弟子从不叫他失望。

“她如今这是有内力,还是没有?”俞岱岩困惑地看向这满身是谜的孩子,竟一时看不清她眼下的状态。

“万物并作,有无相生,反者,道之动。”张三丰悠悠长叹:“岱岩,这孩子是个奇迹。”

她已在武当完成了她的修行,他预感到她就要离开了。

宋雁归在一片“无”的境地里遨游,眼前如走马灯显现出残缺的碎片一角——她拾取了自己坠海前的一小段记忆。

赵老头曾告诉她,病骨沉疴的唯一解法是在二十之前领悟武道极致,或可在探求过程中借助天道的力量修复病骨。

她失败了,但又没完全失败。

——这就是她坠海的原因。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天道给她留了一线生机,单看她是否能把握得住。

如今看来,她亦不知算不算已经续命成功。至于身体为什么会变小,她没有头绪。

或许是真气走岔导致的结果也说不定。她随意地下了判断。

她睁开眼,气息绵长平缓,周身充盈着如雾似云般朦胧不可捉摸的气,她不知那是什么,但身体久违地感到轻盈松快。

三日后,她向张三丰辞行。

——

宋雁归最终决定一路西行。

选择西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日出手劫走俞岱岩的那几个人武功路数虽源自少林,但说话时夹杂了西域口音。二是听说昆仑山的雪景绝佳,她想去看一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